【保险+健康】加码医改扶贫养老,商业健康险三维度助力民生

过去六年,商业健康保险大发展,但仍初基础水平,未来,持续加码医改、扶贫、养老三领域,商业健康险将在三维度助力民生。

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逐渐加强,商业健康险随之站上风口。一方面,健康险业务高速增长,据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069.51亿元,同比增长42.30%;另一方面,专业健康险公司也有望进一步扩容,据中国保险业协会的信息披露显示,目前已有5家拟设健康险公司正排队等待保监会审批。

不过,据日前中保协发布“2017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显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为60.6分,处于基础水平的低区位置,健康认知度得分78.3分,但保障认知度仅为55分。报告显示,我国个人商业健康保险配置不足,进一步提升空间还很大。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黄洪日前指出,尽管过去6年间商业健康保险的增长速度很快,但无论是深度还是密度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而这也充分地表明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黄洪进一步支出,商业健康保险天然就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深化医改的持续动力,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康服务产业链条的重要整合者。近年来,商业健康保险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趋多样化的健康保障需求,加大创新力度,加快发展,服务健康中国的能力和作用明显增强。

直击看病难看病贵痛点,商业健康险助医改平稳过渡深水区

事实上,早在2009年,保监会就曾公开发布《关于保险业深入贯彻医改意见 积极参与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进一步丰富健康保险产品体系,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在保险责任、保险费率、支付方式和服务内容等方面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

时至今日,从产品体系来看,除了补充医疗保险、疾病险等商业健康险外,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开始在北京、上海等31个城市开展试点。日前,税优健康险上市销售以来首个高额案件理赔现身,有投保人因患病获得保险公司赔付的25万元保险金。

从支付方式来看,今年起上海试行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自愿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数据显示,此举运行两个月以来效果显著。截至2月28日,累计承保16883人,产生保费1128.4万元,有效运用医保个人账户结余资金1112.96万元,提供风险保额33.8亿元。

黄洪指出,医改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工程,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协力推进,而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市场化机制,具有诸多优势,可以在深化医改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医改进入深水区,看病贵、看病难声音仍不绝于耳。医疗服务价格谈判、医疗服务行为监管、基层医疗布局,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医药费用高,创新力度不足,创新药物注册流程偏慢,使许多药物获取时间比其他国家晚等问题也凸显而出。

黄洪谈到,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方面医疗费用加重患者的负担,另一方面造成了医疗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和配置,扰乱了医疗配制,而商业医疗保险作为支付方可以和有关部门合作,借助自己人才技术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支付方式的改革,加强医疗行为管控,推动分歧诊疗,双向制度的落实,挤出医疗中的水分,降低不合理医疗费用。

同时,鉴于商业健康保险的功能作用与医改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对其具有正向的激励作用,黄洪具体指出,商业健康保险方面可以发挥自身技术网络人才的优势,承担大病保险,加强医疗队伍管控为核心,优质服务为根本,配合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分期诊疗,公益性改革,家庭医生,医药专家,药品流动改革等方式,持续探索服务医改、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新方式新举措。以医保为龙头,通过“三医联动”推动医改持续深入开展。

此外,黄洪同时谈到,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既是经济增长、提质换挡的现实需要,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更是塑造医疗保障体系的必由之路,同时以商业健康保险整合健康产业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

长动能,有利于推动医疗服务重心从“治病”向“防病”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

而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三医联动”也为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有行业专家认为,针对国家正在推进的医疗数据开放和系统互联互通趋势,挖掘大数据价值,实现精准定价、理赔直付、医保合作、业务监测等。可以预见,今后谁能快速提升健康险产品设计、精准定价销售、信息系统和健康服务的专业能力,谁就能绕道超车,并引领行业走出专业化发展之路。

破题因病致贫,商业健康险扶贫发力报销额度的剩余“30%

此外,黄洪同时提到,商业保险服务健康中国的能力和作用还体现在响应国家扶贫开发战略,利用健康保险实现精准扶贫方面。

据悉,2016年以来,15个中央有关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围绕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提出大病保险对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提高新农合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切实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加大商业健康补充保险和社会救助的力度;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一站式”信息对接和即时结算。

据黄洪透露,截至2016年底共有6家保险公司在全国三四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大病保险,覆盖城乡居民10.1亿人,5年多来,全国累计超过1100万人直接受益于大病保险,平均提高了13个百分点,最高赔付111.6万元。

黄洪指出,在我国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人口达到2800多万。我们国家目前大致有7000万贫困人口,其中因为有病引起的贫困占42%,保险业积极相应国家扶贫开发战略,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向贫困人口,特困人员,医保对象实行倾斜性的政策支持,放宽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水平。

针对基本医疗保险投资和保障水平较低,因病致贫等问题,黄洪指出,2009年广东湛江率先探索城乡保险,从基本医保中拿出一小部分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放大了基本医保的保障效应,延伸了基本医保制度,目前大病保险作为我国医保领域的重大制度创新,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中国式医改解决世界性难题的重要探索。开展了中国式医改的新途径,成为近年来医改工作的样本。

黄洪具体谈到,据其了解,上述例子基本上实现了贫困人口中的特殊人群自付医疗费用都降到5%以下,也就是说基本上实现了特困人群生病住院基本上不花钱。而如果按照目前普遍水平来看,报销比例大概70%,如果加上全部医疗费用这个比例还会下降。黄洪指出,对于特困人群来讲,要个人负担30%无疑是雪上加霜。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补充医保商业健康险有“大作为”

黄洪同时谈到,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处于人口红利期,我们应当提早准备,充分认识健康保险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商业健康保险放到重要位置。

据了解,在我国健康保险被分成四大类,分别是医疗保险、重疾险、长期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险。然而长期以来,只有医疗保险和重疾险是健康保险中的活跃因素,长期护理保险在市场上有所缺位。不过这种情况或将发生转变,据了解,《“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出,要求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适销对路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和服务。从目前来看,也已有上海、长春等地区正在推进对长期护理保险的探索。

据黄洪透露的数据显示,老年人口在全球中占据大约10%,医疗金在其费用支出中占据的分量不容忽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并且正在快速进入老龄化,如果不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仅靠基本医保,财政恐难以承受。

黄洪指出,作为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健康保险是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选择,主要通过商业健康保险这种市场化的机制来提供,从而构建起政府企业个人共担医疗保障体系,保险机构借助自身的优势接受政府的委托,积极参与项目经办管理,可以减轻政府负担,降低运行成本,放大保障效应,方便参保群众。

因此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黄洪表示,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既是经济增长体制换岗的现实需要,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更是塑造可持续医疗保障体系的必由之路。切实把商业健康保险放到重要的位置,加强顶层设计和健康指导,为健康中国建设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