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承成本压力,周大福“一口价”金饰4月将涨价

具体涨价在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幅度约10%-15%。

蓝鲸新闻记者 孙煜摄

蓝鲸新闻3月28日讯(记者 孙煜)金价再创新高,Wind数据显示,3月28日,伦敦黄金现货价格突破3070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一度突破3109美元/盎司关口。

蓝鲸新闻从周大福门店了解到,今日足金饰品价格为932元/克,投资黄金类价格为818元/克。

店员表示:“金价一直涨,相比于克重金饰,‘一口价’金饰近来销售情况较好,但马上4月份也要涨价了,具体涨价在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幅度大概是10%-20%”。

店员称:“‘一口价’金饰上一次涨价是在去年10月,金价一直新高,品牌方也有压力。”

周大福3月28日金价情况;来源:周大福

“一口价”金饰成周大福业绩增长新动力

黄金饰品分为按克重计价和固定价格两种售卖方式,按克重计价的金饰价格根据每日金价变化而产生波动,固定价格的黄金饰品则不受短期金价波动的影响,仍为“一口价”。

这也导致了,在金价一天一个变化的当下,消费者选购金饰时,更加偏爱“一口价”金饰,以周大福为例,“一口价”金饰上一次调价是在去年10月,近半年来相关产品价格并无变化,在金价上涨趋势中,性价比更为明显。

实际上,从周大福近期发布的财报中同样可以看出,整体营业额在降低,但“一口价”金饰的销售额却实现翻倍增长。

周大福财报显示,2024年4-9月,整体营业额为394.08亿港元,同比下降20%。分产品看,黄金首饰及产品的销售额下滑了22%,但其中定价类黄金饰品,即“一口价”金饰的营业额却同比增长了近118%。

从“一口价”金饰销售占比的变动看,2024年4-9月,“一口价”金饰占周大福黄金首饰产品零售值约14%,上年同期占比仅为5%,2024年10-12月,占比进一步扩大到了19%。

业内人士表示,这也是周大福此次“一口价”金饰涨价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整体金饰销量下滑的情况下,“一口价”金饰的销量实现增长,公司希望通过涨价来拉动业绩增长,可以预想,在消费者选购额不变的情况下,周大福“一口价”金饰的上涨,将直接带动公司业绩的增长。

具体看此次涨价情况,蓝鲸新闻从周大福处了解到,“一口价”金饰产品的涨价幅度在10%-15%之间,按件数看,整体涨价百元至千元不等。去年10月,周大福的一口价类产品也做了一次价格调整,涨幅同样在10%-15%之间。

另据界面新闻报道,关于“一口价”金饰产品涨价的问题,周大福董事总经理黄绍基表示,“今年涨多少次,看黄金价格,我估计按这样的趋势可能不只涨一次。我们上次调价是去年十月份,到今天(黄金价格)涨了百分之十几,我们也撑不了,一定会涨。”

周大福业绩滑坡,价值链有待重构

从周大福的产品体系看,包括黄金首饰及产品、珠宝镶嵌、铂金及K金首饰、钟表等。其中,黄金饰品在收入比重中的占比接近80%,包含计价黄金、定价黄金、金粒金条,计价黄金占比较高。

需要指出的是,“一口价”金饰涨价,或许可以给周大福增加收益,但周大福想要阻止业绩滑坡,仍需在金价波动与金饰需求疲软中,重构价值链。

从周大福近年业绩表现看,财报显示,2025财年上半年(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6个月)营业额为394亿港元,同比下滑20%;净利润为25亿港元,同比下滑44%,净利接近腰斩。从零售点看,2025财年上半年净关闭239家门店,同店销售额下滑25.4%。

值得一提的是,周大福当期的毛利率增加了6.5个百分点至31.4%,公司表示,毛利率的增加主要由于黄金价格飙升,使得零售产品毛利率有所改善,此外,定价黄金产品的贡献增多。

2024年9-12月,周大福零售值仍旧下滑,同比下降14.2%,谈及原因,周大福表示,黄金价格的持续上涨影响了市场的消费需求。

但是,有分析人士告诉蓝鲸新闻,金价上涨,根据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更多应该促进金饰消费,周大福金饰需求不振,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产品溢价较高,此外,婚庆的场景的黄金需求所有减少。

从周大福面临的压力看,除了下游销售额的下滑,还面临上游成本端的压力,谈及此次周大福“一口价”金饰涨价,周大福董事总经理黄绍基向界面新闻直言:“金价上涨超10%,我们也撑不了,调价是必然选择。”

黄金分析师周英皓告诉蓝鲸新闻,“一口金”涨价是成本压力、利润导向与行业趋势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背后折射出黄金珠宝行业的深层矛盾,如何在金价波动与消费疲软中重构价值链。

“短期来看,调价是利润修复的无奈之举,长期而言,品牌需通过产品创新、渠道优化与精准营销,在高端化与大众化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周英皓表示。

周大福的管理层同样注意到了产品创新、渠道优化的重要性。谈及未来规划,周大福在财报中提到了品牌转型、优化产品、加速数字化进程、提升运营效率及强化人才培养等各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业绩承压的并非周大福一家,周生生、老凤祥、六福集团等多家黄金零售企业同样面临业绩下滑压力。此外,通过涨价带动业绩增长,也已成为行业共识,老铺黄金、周生生等品牌同样多次调整价格。

推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