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湘股策 谌食其
12月3日,常德臻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常德臻诚”)100%股权在湖南联交所公开挂牌转让。
作为南新制药(688189.SH)旗下的医药销售公司,常德臻诚的业绩相当惨淡。成立四年来持续亏损,累计亏损达1.65亿元。截至2024年9月底,净资产已经亏成-1.58亿元。
南新制药的业绩表现也不理想,今年前三季度亏损7184万元。自2020年登陆科创板以来,公司累计亏损1.81亿元。
更可怕的是,南新制药的新药研发命运多舛,至今仍在吃老本。
2018年4月,公司核心产品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简称“力纬”)监测期满。
6年过去了,仿制产品的竞争如期而至,但南新制药始终未能拿出第二款核心创新药。美氟尼酮片仍在二期临床,曾大力宣传的NX-2016在信披中已经没了踪影。
盘点众多在研项目,南新制药很难拿出第二个“力纬”,经营前景并不乐观。
平庸的关键在研项目
南新制药目前在研新品足有20项,但在今年中报具体披露的只有8个项目。
其中,1类化药(境内外均未上市的创新药)2个——盐酸美氟尼酮片、美他非尼片。
先来说美氟尼酮。
据公司信披称,美氟尼酮通过减少炎症、氧化应激以及降低纤维化细胞因子表达来延缓肾脏纤维化,改善肾功能,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领域将是一个重大突破。
其实,美氟尼酮并非“first-in-class”,而是广谱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的“近亲”。
吡非尼酮早在2008年已于日本上市,并在2014年前陆续进入欧盟、中美等地市场。该药物目前主要用于治疗罕见病“肺间质纤维化”(IPF)。
值得注意的是,吡非尼酮虽单价颇高,但并无化合物专利。此外,罗氏手中的相关药品专利保护已在2021年到期,瑞士山德士等企业已着手仿制,罗氏亦开始主动降低吡非尼酮价格。
2024年医保目录中,吡非尼酮跻身“乙类“,并注备“限特发性肺纤维化。”
然而,或许是看不上罕见病市场,南新制药对IPF似乎兴趣不大,其研发的美氟尼酮瞄准了“糖尿病肾病”(DKD),并以此为方向开展临床研究。
然而,糖尿病发病机制复杂、并发症众多还需要长期用药,在此领域展开临床,无疑是一场漫长艰苦的持久战。
公示平台资料显示,美氟尼酮已完成的I期和Ib期临床的受试者用药时程分别为1天和7天,只在单一医疗机构开展。
目前正在进行的II期临床实验,患者用药时程拉长到了足足36周,并要在全国31家医疗机构展开,其难度和时长较I期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南新制药自称“该药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的安全性、耐受性较好”,但II期结果究竟如何,是否具备充分的临床价值,仍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毕竟,罗氏折腾了这么多年,也未能将吡非尼酮引入肾脏纤维化治疗领域。
更何况,II期之后,还有难度“再加倍”的III期临床。
失败风险不小、临床周期漫长,美氟尼酮很难说是一个理想的研发项目。
在投入方面,盐酸美氟尼酮片的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33亿元,已累计投入6356.58万元。结合目前进度来看,该项目颇有超预算的可能。
今年上半年,南新制药的盐酸美氟尼酮片研究项目仅追加投入了5.56万元经费,似乎暂时进入停滞阶段。
相比之下,南新制药的另一个1类创新药项目——美他非尼片,研发进度“稳妥”了不少。
美他非尼片已完成IIa期临床,不仅5700万元的预计总投资规模远小于美氟尼酮,累计投入也只有1833.99万元,花费较为理想。
研发难度较低的原因,正如南新制药在信披中所言:“美他非尼是在索拉非尼和瑞戈非尼结构基础上优化得到的”,这比美氟尼酮的创新程度更低。
不过,美他非尼并未开拓新的临床应用场景,即便研发成功顺利上市,也需要从已有药品中“打出”一片市场,盈利前景相对有限。
与“前辈”索拉非尼、瑞戈非尼一样,美他非尼也是“多靶点蛋白激酶抑制剂”,目前主要用于肾癌、肝癌、甲状腺癌治疗。
索拉非尼是目前肝癌治疗的一线药物,拜耳手中的化合物专利期已在2022年底过期。
目前,石药集团、青峰医药等多家国内企业的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已上市销售,该类药品的持续降价已成定局。
目前,拜耳原研的多吉美零售价约60片6000元,而重庆药友的迪凯美约60片600元,即约合10元一片(0.2g)。
瑞戈非尼在医保目录中,被限定在肝癌的二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的三线治疗。应用场景受限,商业价值当然不如索拉非尼。
至于南新制药在研的美他非尼,虽然自称为“优于索拉非尼和瑞戈非尼的第三代多靶点激酶抑制剂”,但是否当真如此,还得看临床实验结果。
一旦其整体药效不能显著优于索拉非尼,南新制药势必将被卷入尚未看到下限的价格战当中。
创新有限的改善给药路径
至于南新制药其他的2、3甚至4类化药研发项目,大多是在给药方式上做出创新,如帕拉米韦吸入溶液、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布洛芬混悬液等。
实际上,当年南新制药之所以靠“力纬”获利不菲,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主要流感治疗药物奥司他韦是口服的,而“力纬”能以注射液的方式帮助难以吞咽的重症患者。
现在,南新制药显然想延续这一路径:一方面将布洛芬、奥司他韦等常见口服药物制成“混悬剂”或“混悬液”,另一方面则是将“力纬”的给药方式推进至“吸入”。
前者创新性小、竞争较多,而且依然是口服,主要面向儿童市场,商业前景非常一般。
以布洛芬混悬液为例,强生的“美林”在各药店一般卖到40元100ml(2g),扬州三药的“怡情”则低于15元。且在近期,葵花药业的布洛芬混悬液也拿到了药品注册证书,市场再加入一名头部竞争者。
至于后者,南新制药认为其帕拉米韦吸入溶液能“为临床提供全新的治疗手段,填补空白”。
不过,只见“不能口服只能输液”,罕闻“无法输液只能吸入”,南新制药的这项创新或许很难复制以往的成功。
研发实力相对欠缺
医药研发,既重人力,也重学历。
2023年,复兴医药在研创新药、生物制药项目超70个,集团研发人员3491人,平均每个项目接近50人。
同期,南新制药在研新品20项,研发人员67人,平均到每个项目才3.3人。
这样的人员配置,很难对南新制药研发项目的含金量抱有期待。
今年上半年,南新制药的研发人员增至74人,员工占比达到20.44%。不过,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仅有16人,比去年末少了2人。
在财报中,南新制药总要论述其“精简高效的研发团队”这一核心竞争力。
就目前研发人员数量来看,“精简”确实做到了极致,但是否“高效”,还得看具体成果,看什么时候才能拿出进入上市阶段的1类创新药。
实际上,公司在招股书中大力宣传的“NX-2016项目”已经取消, 该项目拟投入金额为1.15亿元。
2023年5月,主导该项目的公司前“首席科学家”胡双华宣布退休。
实际上,胡双华是较早一批的海归博士,且曾在中科院任职,是南新制药IPO时高管团队中最有分量的专家学者。
此外,中科院上海细胞所博士后王兴旺亦于今年退休离职,公司再次失去一名核心科学家。
至于2022年补位任公司研究院院长的吴弼东博士,则是药物分析专业出身,曾在“毒物分析实验室”任职10年。吴弼东博士能否在药物研发领域也有所成就?且拭目以待。
更重要的是,对于南新制药来说,NX-2016项目的取消相当于放弃了未来的流感治疗市场。
实际上,无论是主流的奥司他韦,还是南新制药的“力纬”,都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预防作用好于治疗效果,已是上一代流感治疗药物。
以玛巴洛沙韦、法匹拉韦为代表的RNA抑制剂路线的药物,才是具备显著治疗优势的新一代药物。
南新制药的NX-2016项目,走的正是RNA路线,打算在未来与罗氏、富山化学等企业在流感市场继续竞争。
目前,玛巴洛沙韦、法匹拉韦皆已在国内获批上市。
而南新制药在2022年放弃NX-2016项目后,至今再未披露RNA路线抗流感药的开发意向。后续公司核心产品面临的被替代风险,恐将与日俱增。
对AI制药缺乏认知
AI涌现,未来已来。但南新制药似乎毫无察觉。
在创新药领域,尤其是小分子化药创新领域,正迎来AI技术发展带来的变革。
其实,在全球制药领域,AI制药早已深入人心,备受追捧,各大跨国药企纷纷下注,国内也正在迎头赶上。
今年3月,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正式发布。据称,其与中科院药物研究所合作,“创建了一个包含一亿个全新、成药性好的小分子化合物数据库”;研发人员通过该模型,能够“快速定位目标靶标蛋白”,并可以“从数据库中筛选出有效的小分子化合物进行作用”,从而大幅缩短研发周期。
近期,湖南省四所高校联手推出了专用于药物研发的大语言模型Y-MOL。据称,其在“药物-药物相互作用、药物-靶标相互作用、分子属性预测等方面表现优异,在各种药物研发任务的理解和通用性方面表现出强大的能力”。
AI赋能,将极大改变小分子药物的研发流程,对创新药行业而言意义重大,而且正逐步迈入实用阶段。
然而,对于药企而言,AI技术既是机遇也是风险。
复兴医药,构建全球首创的AI药物研发量化决策评估系统,还将外部大模型引入了公司的自研药物研发项目管理平台。对这样积极把握行业前沿的头部企业,AI技术自然是机遇。
至于南新制药,在至今为止的信披中,皆绝口不提AI,甚至在阐述行业情况时都没有提及相关形势。
前瞻意识、前期积累均有缺失,在初现端倪的AI时代,南新制药恐怕是要“掉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