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血拼,雷鸟双线临战

在充满变数的AR市场,雷鸟创新的双线战略,面临市场、技术、成本上的优劣考量和挑战。

文|科技新知 王思原 

今年以来,市场对智能眼镜产业多持乐观态度,认为其有希望开启下一轮消费电子的创新周期。9月下旬,Snap和Meta先后两场顶尖发布会,更是将AR市场带入新的周期。

事实上,AR眼镜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与变革的阶段。坦白讲,这段时间就是国内外AR企业争夺行业“话语权”的关键时刻。各大厂商在技术、产品和市场层面“摩拳擦掌”,意图占据领先地位。

在这个关键节点,国内AR企业雷鸟创新完成新一轮融资交割的消息不胫而走。按照雷鸟创新的说法,其近半年总融资额已超过5亿元,并且将资金投入技术和规模化生产建设。

显然,在充满变数的AR市场,雷鸟创新不想做掉队的那个。只是在产业爆发前夕,雷鸟创新的双线战略在市场、技术、成本上有何优劣?硬件之外,应用生态和消费者群体教育,又给其带来怎样的难题?机会之外,雷鸟创新的压力有多大?

Part.1 双线押注,AI眼镜风云再起

如今智能眼镜市场能够备受关注,与Meta第二代智能AI眼镜产品RayBan Meta的大获成功脱不开关系。

根据TheVerge数据,截至2024年5月RayBan Meta的全球销量可能已经突破100万副。大卖的原因也十分简单,就是摒弃了显示屏相关的技术投入和成本,售价降至299美元,成功打开了大众消费市场。

所谓“AI眼镜”是在普通眼镜基础上,增加AI功能,被认为是从传统眼镜向AR眼镜迭代的一款过渡产品。不同于将重点放在虚拟与现实结合的AR眼镜,AI眼镜更加注重通过AI提升语音交互能力。

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给了国内一众AR智能眼镜厂商一个打开第二增长曲线的机会,雷鸟就是其中之一。在融资用途中也表明将深入AI+AR技术研发、AR产研制造基地扩建。

按照Meta“先眼镜后AI”的逻辑,与传统眼镜厂商合作貌似是较为正确的选择。雷鸟也是如此,在2022年与博士眼镜成立联合实验室之后,现在还成立了合资公司。

作为“AI提供商”,雷鸟需要传统眼镜厂商完善的供应链,以及已经成熟的零售渠道。理论上,这些门店都可以扩展为雷鸟创新新一代AI眼镜的销售渠道,吸引更多的传统眼镜用户。

不过一个现实是,国内零售环境与国外截然不同。如果将AI眼镜看作是消费电子类产品,会涉及售前体验、售后服务等多链路环节,也导致其成交场景几乎不会在卖场,更难说有人会去眼镜店买一副智能眼镜。大多成交还是会走向电商平台,或者线下的3C店铺,对于消费者来说一个简单的逻辑就是,“起码不用担心售后问题”。

跟华为、小米这两家3C巨头对比,雷鸟所合作的博士眼镜官网显示,目前博士眼镜已在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开设500余家连锁门店。然而截至2023年底,华为已在全球建立超过60000家门店和专柜;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线下零售店数量超过12000家。

另外,手机厂商多以体验中心的定位做渠道运营,门店几乎集合了所有生态产品,并且通过前期市场教育,消费者在小米、华为等店铺购买电饭煲、吸尘器等生活产品已是常态,即便将传统眼镜放到这些店铺去售卖,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无太大冲突。

所以,如果与XR的同行对比,雷鸟与传统眼镜厂商的合作可能在渠道上能取得一定优势,但与目前已经进场的巨头相比,也是天壤之别。

不过不能否认的一点是,中国近视人口近 7 亿,智能眼镜的目标用户近视比例会更高,专业眼镜验配终端在智能眼镜大潮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与博士眼镜的合作,雷鸟创新是不是一定就能啃下智能眼镜这块硬骨头,实际还是要看产品力与市场力。

此前,魅族MYVU眼镜也曾入驻过博士眼镜全国线下门店,但并没有掀起大的浪花。诚然,雷鸟创新与博士眼镜的这次合作更加深入、全面,但相比依视路-陆逊梯卡和Ray-Ban,博士眼镜在供应链、品牌等方面完全不能与之相比,实际能起到的化学反应和推力也有待观察。

Part.2 应用和生态,难以跨越两座大山

背靠世界最强硬件供应链,国产智能眼镜厂商无论是做AI眼镜还是AR眼镜,面临的问题从不是硬件,而是应用与生态。

AI眼镜,本质是AR眼镜发展的一环,因为少了显示技术,所以在应用场景上容易落地,但也十分有限,只能围绕翻译、导航、音乐这些以音频为主的功能。

即便如此,不同产品之间的差距也十分明显。Meta 作为全球社交巨头拥有大量的强势社交产品,因此Ray-Ban Meta 智能眼镜很好地支持了 Instagram、Message 等 Meta 平台的视频直播、视频通话功能,还能将拍到的照片便捷地发布到平台上,完全可以利用更好的摄像头和拍摄质量。

事实上,这也是吸引不少人购买的核心卖点。然而,国内目前包括华为、小米在内的厂商也仅是支持简单的语音功能,更像是一款带有智能耳机功能的眼睛。即便加入摄像头,如果没有对接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也无太大用武之地,只能徒增成本和重量。这样来看,雷鸟如何打造AI眼镜也是需要认真思考问题。

当然,AI眼镜只会是吸引更广泛的潜在用户群体看到AR的过渡产品,AR眼镜才是雷鸟乃至行业的罗马,所以AR生态建设也是长期战略制高点。

据悉,雷鸟很早就开始布局开发者服务和RayNeo OS自研系统方面的生态建设,为开发者提供AI Studio低代码开发平台、AI Store共创社区。但这些也是行业共识和基础建设,几乎所有相关品牌也都有自己的开发者共创社区,然而这些社区截止目前也未诞生过一个AR行业“杀手级”应用。

的确,当前AR眼镜的内容生态发展十分有限,与智能手机的内容生态仍有不小距离。对于消费级AR眼镜玩家而言,等不到应用端的“爆款”,便只能“旧壶装新酒”,暂且借用智能手机的内容生态。然而,用户是否情愿使AR眼镜屈居于智能手机“高端配件”的地位,也成了雷鸟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除了应用生态外,AR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如果不像iPhone4那样直接有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能力,那么就需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消费者教育和市场培育,让消费者逐渐接受并习惯使用这种新型设备。在这个过程中,AR企业不仅需要有坚实的技术沉淀,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这对雷鸟来说又是一重挑战。

Part.3 市场血拼,挑战百万销量门槛

现在的AR行业,正处于百家争鸣的时代。

随着AI眼镜大热,今年以来国内一些大厂也在竞相发布新品。今年4月中旬,小米米家智能音频眼镜悦享版正式发售;5月,华为发布了搭载HarmonyOS 4操作系统,并接入盘古AI大模型的智能眼镜;9月,字节跳动全资收购Oladance,被认为是布局AI眼镜领域的重要一步。

如果将这些公司分成三类,第一类是XR相关公司,他们将AI眼镜看作是终极VR设备的过渡产品,雷鸟就是如此;第二类是大模型相关公司,他们认为AI眼镜是大模型落地的重要场景之一,比如字节;第三类是硬件厂商,将AI眼镜看作更加智能化的下一代产品,比如华为。

细看这些公司,字节本就是一个庞大的流量池,且本身就有电商平台,一旦推出AI眼镜,在推广上不会占据下风;更重要的是华为、小米这两家3C巨头,除了本身自带的流量和品牌声量外,在渠道上更是“无敌”的存在。

国外群狼环伺,国内群雄割据,每走一步都要够稳、够准,但这背后同样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洛图科技(RUNTO)发布的《中国VR/AR设备零售市场月度追踪(China VR/AR Devices Retail Market Monthly Tracker)》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消费级XR设备(包括AR和VR)的全渠道销量为26.1万台,同比下降20.4%。其中,AR设备销量同比增长49%,不仅反映了市场对AR技术的认可,也预示着AR行业即将迎来新的爆发期。

另外一个重点是成本,需要强调的是,虽然Meta刚刚发布的Orion成本超过1万美元,但得益于技术的逐步成熟,AR眼镜部分器件的成本正在逐步下探,部分关键器件的价格降幅近30%,为市场进一步爆发带来了更大的机会。

就目前市场数据来看,雷鸟已经走过了0到1的阶段。但其他国内头部企业也推出越来越多具有创新功能设计以及针对不同场景和需求的AR产品,接入AIGC的无限AR眼镜,以华为、星纪魅族为代表的玩家也在推进AR技术与智能眼镜的融合,抢夺中腰部的市场份额。各家都在不断刷新市场和用户对AR技术的认知,抢占市场先机。

此外,多家AR企业也获得了大额融资,可以说在技术和资金上,主流AR企业并无太大差异。而根据洛图科技(RUNTO)预测,2024年全年AR设备在全渠道的销量规模也将仅达到28.1万台。

虽然AR设备的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但是全球范围看,年度出货量未达到百万级别,仍未达到大众消费品的范畴。而小市场之下,雷鸟的领先地位也不稳妥,谁都有可能完成超车。

总的来看,AI+AR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技术层面的瓶颈依然存在,如高精度地图构建、实时数据处理等。其次,隐私和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在涉及到个人数据收集和处理时。此外,高昂的成本和有限的应用场景也是制约AR设备普及的重要因素。

对于雷鸟来说,AI与AR的融合,不仅仅是简单技术的叠加,更是一场关于交互方式和信息呈现的升级与变革。技术的持续创新、市场的竞争压力以及用户接受度的不确定性,都是雷鸟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最后,对于所有AR相关企业来说,一定不能被动地等待风口出现,如何培养用户社群、打造应用生态,需要的也不仅仅是一家AR企业的参与,只有打造出一个可循环的AR生态,通过良性竞争推动生态建设,才能实现AR大爆发。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