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电子赴港IPO:深度绑定吉利转型智能车灯,李书福之子现身第二大股东

背靠“吉利系”,晶科电子业绩高速增长,但“吉利依赖症”也随之凸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9月3日讯(记者 邵雨婷)近日,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晶科电子”)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了招股书,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2021年以前,晶科电子的核心收入来自于LED照明业务,是飞利浦照明、三星电子等公司的供应商。直到公司与吉利汽车建立合作,突然转换赛道,攻向汽车智能视觉业务,开始主要生产智能车灯产品。背靠“吉利系”,公司业绩高速增长,但“吉利依赖症”也随之凸显。

弃科创板转战港股,吉利董事长之子入股

招股书显示,晶科电子深耕于LED智能视觉行业,主要分为汽车智能视觉(智能车灯等产品)、高端照明,新型显示三项业务。

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前五个月(下称“报告期”),晶科电子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88亿元、14.11亿元、18.58亿元以及8.4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800万元、3907.1万元、7204.3万元以及3217.3万元。

近三年,晶科电子的营收增长较快,净利润波动较大,公司称,主要是由于2021年9月公司收购领为视觉的控股权益并合并其业绩后,汽车智能视觉业务开始产生收入。

2021年之前,晶科电子的核心业务为照明器件产品,主要客户为飞利浦照明、三星电子、TCL等,年营收尚不足10亿元。2018年,通用照明市场上游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传导至中下游,晶科电子董事长肖国伟表示,未来将注重在智能照明、汽车照明等新兴市场领域的发展。

在招股书中,晶科电子称,吉利控股开发各种先进智能技术的新车型,导致对汽车智能视觉产品有庞大且持续的需求。于是,2018年,晶科电子与吉利控股旗下的浙江吉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吉创”)合资设立了领为视觉,主要从事智能车灯的研发和产业化。

彼时,晶科电子持有领为视觉49%的股权。2019年,晶科电子代价1640万元认购了领为视觉的41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获得了控股权益并合并了其业绩,持股51%,开始转型进入汽车智能视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2月,浙江吉创将领为视觉51%的股权转让给耀宁科技。天眼查APP显示,耀宁科技由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的儿子李星星控股,持股比例为80.75%。2023年12月,晶科电子向耀宁科技发行6858.26万股股份,以此收购了领为视觉的全部权益,耀宁科技也由此成为晶科电子的第二大股东,目前持有13.76%的股权。

招股书显示,上市前,晶科电子的第一大股东为微晶先进光电,持股比例为40.58%;肖国伟、袁立明及陈正豪、劳美良夫妇四人控制微晶先进光电65.68%股份,肖国伟控制下的四家员工持股平台与以上股东共同组成控股股东集团,合共持有晶科电子约47.11%股份。

此次并非晶科电子首次冲击资本市场。

早在牵手吉利之前的2016年,晶科电子在新三板挂牌,于2019年从新三板摘牌冲刺科创版,计划募资2.39亿元,但2020年5月,晶科电子并未选择回复首轮问询,而是撤回了上市申请。在此次港股IPO招股书中,晶科电子称,撤回系考虑到高端照明及智能汽车照明业务还处于相对早期阶段以及战略发展的需要。

撤回上市申请后,公司与吉利深入绑定合作,公司业绩稳定增长,直到2024年1月,晶科电子向港交所递表,8月1日招股书到期后,于月底重新递表,上市之势似略显急迫。

抱上吉利“大腿”后更换赛道,关联交易金额将持续增长

拿下领为视觉后,晶科电子迅速转变了公司的产品结构。

招股书显示,2023年,晶科电子的高端照明业务收入从2021年的10.34亿元下降至6.51亿元,占比从2021年的74.5%下降至2023年的35.0%;汽车智能视觉业务的收入从2021年的7425.1万元增至7.71亿元,占比则由5.3%提升至41.5%;新型显示产品的收入从2021年的2.80亿元增至4.36亿元,占比从20.2%增至23.5%,波动不大。

2021年,晶科电子正式踏进智能视觉行业的,晶科电子汽车智能视觉业务主要与吉利系企业合作,2022年以来,晶科电子的第一大客户均为吉利系企业,包括吉利汽车、领克、极氪、沃尔沃、精灵、路特斯等。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前五个月,来自吉利系企业的收入分别为5060万元、3.5亿元、7.06亿元及3.27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3.6%、24.8%、38%及38.8%。

晶科电子称,预计与吉利的交易金额将继续增长,2024至2026年,来自吉利系的交易金额将进一步增至10.81亿元、12.18亿元和12.55亿元。晶科电子也表示,公司面临客户集中风险,若主要客户减少或停止采购,又无法寻得新客户,业务及盈利能力或会受到不利影响。

本次港交所上市,公司融资资金将用于扩张晶科电子的汽车智能视觉产品产能、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以及提升海内外营销能力、扩大销售渠道及客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