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夏能源网
在固态电池领域低调研发持续投入的企业不在少数,刚刚,又一家电池厂商向行业秀出了肌肉。
华夏能源网&华夏储能(公众号hxcn3060)获悉,8月28日,鹏辉能源(SZ:300438)发布了最新的全固态电池产品。
一周前,鹏辉能源即发预告称,即将举办的产品技术发布会,提到“全固态电池重大突破”一句话,引发行业关注。彼时,二级市场即迎来强烈反应,鹏辉能源股价连续收获两个“20cm涨停”。
此后,鹏辉能源还透露,本次为公司固态电池等产品技术的发布,涉及材料、工艺及产品安全性等技术和性能的研发进展,以及基于此为实现产品量产和产业化所做的切实工作。
28日,发布会召开,鹏辉能源第一代固态电池20Ah实物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
鹏辉能源20Ah固态电池产品(来源:发布会)
据介绍,在技术路线上,鹏辉能源的该款全固态电池产品采用了氧化物技术路线。
当前,固态电池有三种技术路线——聚合物、硫化物和氧化物,三种技术路线各有优劣。另外还有一种卤化物路线,但比较小众。
一般来说,聚合物固态电池容易加工,与现有的液态电解液的生产设备、工艺都比较兼容,但电导率低,在高温下也容易发生起火燃烧的现象;硫化物固态电池是三种材料体系中电导率最高的,但热动力稳定性较差,且硫化物容易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反应产生硫化氢剧毒气体;氧化物固态电池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相对于硫化物电导率还是偏低。
国际市场上,目前欧洲电池厂商主要看好聚合物路线,日韩主要看好硫化物路线,而国内多数看好氧化物路线。例如,太蓝新能源、清陶能源、赣锋锂业(SZ:002460)等均押注了氧化物路线。
但锂电巨头宁德时代(SZ:300750)的选择则有所不同,看好硫化物路线。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在今年4月举行的CIBF活动上确认了上述技术路线,同时还透露了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表,目标是“在2027年达到小批量生产水平”。
随着鹏辉能源新品的发布,国内固态电池氧化物技术“阵营”又增添一员。
一般来说,传统氧化物电解质需高温烧结为致密陶瓷,工艺能耗高且效率低,同时,陶瓷固有脆性,也使其难以制备大容量电芯。而鹏辉能源介绍,公司创新了电解质湿法涂布工艺,从而绕开氧化物固态电解质高温烧结过程,避开陶瓷材料固有脆性。
鹏辉能源公布其技术路线(来源:线上发布会)
鹏辉能源在发布会中介绍,公司的第一代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280Wh/kg,并计划到2025年,在材料端搭配使用更高比例硅基负极后,能量密度将达300Wh/kg以上。
此外,据鹏辉能源研发相关人士介绍,公司第一代固态电池有两大核心优势——安全表现优异和降本实力。
在安全方面,鹏辉能源称,电池采用无机固态电解质替代隔膜与电解液,通过新型无机复合粘结剂,可改善陶瓷弯折易脆特性,提升电解质层的粘附与塑性,减少固态电池内短路概率。同时,通过功能添加剂,可提升无机复合电解质层的离子电导率,降低电芯内阻值,并通过添加高导热功能添加剂及安全添加剂,提升固态电池的散热能力和安全性能。
在成本方面,鹏辉能源称,电池采用电解质湿法涂布工艺,整体成本相较常规锂电成本预计仅高出15%左右。“在未来3—5年,随着工艺不断优化及材料进一步降本,有望达到与常规锂电相同成本。”
另外,在此次发布会上,鹏辉能源也给出了量产时间表:2025年启动中试研发并小规模生产,2026年正式建立产线并批量生产。
这一时间表,超出了此前行业预期。此前,行业普遍公认的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为2027年之后。
在当前,全固态电池已经被视为动力及储能电池的“终极形态”,国内外电池企业也在这一赛道展开了竞赛。未来,国内厂商能否抢跑,将直接决定中国在下一代电池技术上的核心竞争力水平。
鹏辉能源刚刚发布的202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37.73亿元,同比下降13.75%;净利润4167.90万元,同比下降83.41%。
截至8月28日收盘,鹏辉能源报收22.66元/股,涨跌幅-8.67%,总市值114.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