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车险新命题:从“人”到从“车”,自动驾驶挑战现有产品形态

车险产品将被重新定义为两大类。车辆本身的保险产品包括车损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等,仍由车主购买。系统责任险则涵盖自动驾驶系统的故障、黑客攻击、软件错误等问题,保险责任更多地转向自动驾驶技术制造商或软件提供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8月1日讯(记者 李丹萍)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进程提速。近期,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平台萝卜快跑“加速出圈”,已在11个城市开放载人测试运营服务,并在北京、武汉、重庆、深圳、上海开展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测试。

新业态的出现,也伴随讨论与争议,自动驾驶是否安全?自动驾驶的车辆是否配置了保险?一旦发生意外,责任认定与赔偿该如何划定,交通事故风险又是如何进行兜底?

蓝鲸新闻从业内多方采访了解到,眼下,自动驾驶车辆多采用“交强险+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的组合方案承保,被保险人录入的是每辆车配备的安全员的信息,出险状况较好。

但目前的承保方案并非长久之计。自动驾驶功能配置以及开始渗透至20万元以下的汽车市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成本降低,自动驾驶功能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配。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传统的车险产品难以满足自动驾驶车险的全部风险,传统车险主要关注人为驾驶行为的风险,而自动驾驶汽车则依赖于先进的软件和硬件系统的安全性,风险的变化,投保主体、保险责任、费率定价以及条款形态也会相应发生转变。

业内认为,自动驾驶时代,车险产品或经历根本性的调整,产品形态由传统车险转变为责任险。保费定价将根据车辆使用情况、行驶环境和驾驶行为等进行动态调整,以应对车辆在不同情况下的风险变化。系统责任险则涵盖自动驾驶系统的故障、黑客攻击、软件错误等问题,保险责任将更多地转向自动驾驶技术制造商或软件提供商。

保险权责划分暂未因无人驾驶而改变依据和标准

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根据《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实施指南(试行)》等规定,目前,萝卜快跑车等无人驾驶出租车保险至少包含了三个险种:交强险、车损险以及不低于500万元保额的商业三者险。百度方面也曾公开表示,公司为每辆无人车及车上乘客购买了500万的高额保险。

从部分保险公司的反馈来看,“出险情况较好,基本没有什么赔付。”根据百度方面的测试数据,自动驾驶实际车辆出险率为人类司机的1/14。

驾驶自动化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L3级别是关键转折点。根据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制定的标准,广义的自动驾驶从L0至L5共分为6个层级。L0只提供预警信息,不介入驾驶操作。L1和L2以驾驶员为主,为辅助驾驶。只有到L3及以上才算是逐步减少直至摆脱驾驶员干预的自动驾驶。L4是高度驾驶自动化,L5是完全驾驶自动化。

如何划分责任,是自动驾驶的核心问题。

律商联讯风险信息董事总经理戴海燕向蓝鲸新闻记者介绍,目前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无人驾驶期间发生事故的责任认定划分,仍是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交通法规进行基础判断。责任的划分目前没有因为事故一方是无人驾驶而改变依据和标准,责任承担主体为车辆所有人、管理人。

一般情况下,由车辆所有人、管理人先行承担赔偿责任。车辆所有人、管理人在承担赔偿责任后,有权依法向自动驾驶系统开发者、汽车制造者、设备提供者等相关责任方进行追偿。若无人驾驶汽车因交通违法行为或事故需要承担责任,通常由车辆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来承担。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行人违规,若无人驾驶出租车与行人发生事故,且行人存在违规行为(如闯红灯),行人可能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在无人驾驶车辆行驶过程中,安全员的作用不等同于驾驶人,因此两者承担的责任也不一致。若发生事故时车辆配备有安全员,但安全员无过错,则难以直接追责安全员。

瑞再中国原总裁陈东辉表示,对于L3及以上层级的无人驾驶,行业共识是由车的生产厂商承担事故责任,“现在很多新能源车厂商目前都在推L2.9自动驾驶,就是不想担责任。”为此,目前的投保方案不是长久之计,其直言,无人驾驶出租车有运营平台,一旦出现事故,平台应该是责任主体。

“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保险权责划分涉及多个方面,需要更多案例的积累和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未来责任归属将会更加清晰明确和合理。”戴海燕补充道。

产品形态或由传统车险转变为责任险

毕马威预测模型显示,如果自动驾驶技术按照预期的方向发展,从2025年至2040年,自动驾驶汽车将逐步代替存量汽车,车辆事故发生率将降低80%,每辆车的平均事故率在2040年将降低到0.9%。

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的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并改变人们出行的方式,同时也为保险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传统车险主要针对人为驾驶行为的风险,而自动驾驶汽车则依赖于软件和硬件的安全性能,可能需要开发出软件故障、网络攻击等新型风险保障。当开启自动驾驶功能后,车险的产品形态将发生改变,由传统车险转变为‘责任险’,这部分保费应由生产厂商或者软件提供商来购买保险。另外,自动驾驶下保险责任范围的改变也引发了新的需求。车主的安全、车辆损失及第三方人员的安全都需纳入保障范围。”车车科技CEO张磊在接受蓝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险公司必须开发创新的保险产品,来满足新兴市场的需求,包括通过数据分析和动态定价策略来适应新的风险环境。

张磊指出,在自动驾驶时代,车险产品需要经历根本性的调整。传统车险主要关注人为驾驶行为的风险,而自动驾驶汽车则依赖于先进的软件和硬件系统的安全性。因此,车险产品将被重新定义为两大类。车辆本身的保险产品包括车损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等,这些仍由车主购买。保费定价将根据车辆使用情况、行驶环境和驾驶行为等进行动态调整,以应对车辆在不同情况下的风险变化。系统责任险则涵盖自动驾驶系统的故障、黑客攻击、软件错误等问题,保险责任将更多地转向自动驾驶技术制造商或软件提供商,确保系统故障和网络安全问题得到有效保障。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理赔机制也将迎来重大变化。未来的理赔过程将高度自动化,利用车辆和系统的传感器数据、驾驶记录等进行事故重建和责任认定。这一自动化流程不仅将减少人为干扰,还将提高理赔效率。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使事故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更加便捷,从而简化理赔过程。

行业已在进行相关研究工作

眼下,保险公司在开发自动驾驶保险方面仍有不少难点和堵点。

律商联讯风险信息销售总监侯维强指出,首先是技术挑战。无人驾驶汽车依赖于复杂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其技术故障风险(如软件算法、传感器、雷达等)、网络安全风险以及法律和道德风险等,都是传统车险尚未有效覆盖的领域。保险公司需要构建新的风险评估模型,以准确评估无人驾驶汽车的风险水平。

其次在于数据获取与处理,无人驾驶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包括驾驶行为、车辆状态、环境信息等。特别是关于事故原因、频率和严重程度的数据,这对风险评估和定价构成了挑战。另外,责任归属问题带来的法律挑战,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管理挑战等,都需要逐一解决。

从形态来看,其认为可能衍生出综合责任保险、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保险、软件更新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

保险公司如何做才能有效应对自动驾驶技术带来的挑战?

张磊认为,行业需要采取系列积极策略。一是建立新能源汽车保险大数据平台。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保险公司可以收集和分析新能源汽车驾驶数据及自动驾驶技术数据,为风险评估和定价提供支持。二是提高投保、理赔数字化流程。三是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制定定价大模型。四是开发针对自动驾驶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的专属保险产品。五是利用车联网技术和智能化系统优化理赔流程。六是建立完善的维修网络,融入车生态,整合维修、保养等在内的全方位车后服务,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在技术层面,保险公司不仅本身需要投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还可以通过与保险科技公司合作,运用AI技术,对车辆数据、驾驶行为数据等进行深入分析,以建立风险模型帮助公司更准确地评估风险,降低承保风险。

在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保险公司、车企和保险科技公司将通力合作,共同应对行业变革带来的挑战。保险公司需开发适应自动驾驶的保险产品,涵盖新型风险如系统故障、软件安全和网络攻击等。车企通过收集和分析驾驶数据,帮助保险公司制定更精准的保费定价模型。而保险科技公司则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保险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优化保费定价和理赔效率。

数家保险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尽管有难度,但行业已经有在进行无人驾驶方面的研究工作,相应保险产品的落地也值得期待。(蓝鲸新闻 李丹萍 lidanping@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