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7月23日讯(记者 黄玉洁 张书维)近期,北京量化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北京量化派”)发生注册资本变动,注册资本从5000万元增至2亿元,增幅3倍。增资方式为控股股东量子数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量子数科”)认缴。
量子数科及其全资附属公司北京量化派,均为量化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量化派”)的综合联属实体。今年5月,量化派第三次递表港交所谋求上市。
量化派的创始人周灏创业背后得到宜信创始人兼CEO唐宁的助推。
2011年,师兄唐宁对周灏抛出橄榄枝,邀请他回国加入宜信风控团队。周灏未接受,而是在第二年回国加入一家跨境电商,担任CMO。
兼具电商和金融背景的周灏创立量化派,将两者经验融合,在电商群雄逐鹿厮杀中其用户数据却异军突起。2021年至2023年,量化派旗下运营的电商平台“羊小咩”以每用户平均收入按交易值除以付费用户数目计算后竟高达1.48万元,“傲视”淘宝、京东等一众电商巨头。据资料,截至2022年底,年度四大电商平台的每用户平均收入为5902元。
另一方面,仅有156名员工的量化派,已经是第四次冲击IPO了。过去近10年里,量化派的基本盘有两个:羊小咩和消费地图。其中消费地图明显体现了量化派的上市野心讲圆了本地业务和增长的前景,羊小咩则为其现金贷业务转型的中间产品却又结合电商业务发生了“变异”。蓝鲸新闻《解析量化派》系列稿件聚焦量化派业务,试图分析行业现状和转型问题。
多家消费地图合作方竟称“从未听说”
你用过“消费地图”吗?但是量化派已经依靠这个产品一年赚取超过2个亿了。
消费地图是量化派要重点发力的平台,于2022年第二季度上线,多以微信小程序和APP两种形式呈现。消费地图主要特点是推广本地服务,如汽车销售、餐饮及娱乐,发放相关消费券或优惠券等。
北京某文化传媒公司(平台前合作方)告诉蓝鲸新闻,消费地图在前期是类似“大众点评”的存在。
财务数据来看,消费地图表现强势,上线仅两年业绩直追已上线多年的“羊小咩”,直接为量化派贡献了超40%的营收。2022年至2023年,量化派通过消费地图录得投入2.06亿元以及2.22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43.3%、41.9%。
过去两年,消费地图上的平均月活跃用户自6.23万名增至8.1万名,年注册用户分别为25.7万、55.7万,年交易值分别为4.21亿元、3.22亿元。七麦数据显示,消费地图累计下载量为4.57万,近30天下载量仅为1,或为蓝鲸新闻记者所贡献。
2023年,消费地图曾尝试送过小范围的“外卖”,但业务疑似面临停摆,“他们卖盒饭的业务是做黄了。”业内人士称。目前,消费地图应用中还可以看到“企业团餐”窗口,蓝鲸新闻拨打其中的联系电话进行业务了解时,对方表示打错电话,其与消费地图无关。
消费地图主要依靠数字化营销服务获得收入,包括为本地商家提供精准营销以及广告投放。换言之,消费地图为商家营销并收取营销费,从营销产生的交易值中赚取约6%至22%的百分比。
广告投放的定价模式为,每月自本地商家赚取约9700元至6.98万元的固定费用。蓝鲸新闻了解到,从消费地图商业模式固定服务费特征来看,应系标准化流量合作而不是非标的广告投放。
以消费地图对标的大众点评为例,其大部分单个商家的上架及展示和流量的一系列费用区间在数百到一两千每月的区间,对比消费地图和大众点评流量的差距并且几倍收费贵于大众点评,商业模式值得推敲。
从企业承担角度,保利时光里商场的一B2层500平实体铺面为例,其对外公开招商的月租为10万元;港汇恒隆商场50平热门商铺月租为7.5万元,消费地图的合作几乎与线下商铺成本的最大头租金不相上下。
大部分收入来自与汽车行业
根据招股书,量化派为本地商家提供的精准营销服务中,大部分收入来自与汽车行业本地商家的交易,2022年至2023年分别为1.62亿元以及1.82亿元。
模式是用户由消费地图获得汽车本地商家消费券,在本地商家核销服务后,券值的一部分将按照约定的百分比作为服务费分配给消费地图。每张汽车消费券收取3000元或5000元,占券面值约50%至100%。截至2022年及2023年末,汽车消费券的核销率分别高达99.97%及100%。
蓝鲸新闻观察到,消费地图平台中目前能看到有2个地区、5家商家提供“消费地图汽车联盟汽车专用购车金”服务,定价5000元,包含5000元购车金以及购车礼包。购买时间以及核销时间均为2024年全年,仅限在特定公司使用。
然而,消费地图的商品详情页中并未明确5000元购车金的具体使用规则,于是蓝鲸新闻致电5家购车金使用商家。其中1家联系电话停机,1家工作人员表示不了解。
当问及该购车金如何使用时,某汽车修理商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我没听说跟消费地图有过合作。”为了进一步解答记者疑问,该商家的市场部门人员回电,称“我们市场这块没有投消费地图的券,(之前)可能有,但近期我们同事没有投(消费地图)这块。”
有2户商家隶属同一公司,其向蓝鲸新闻表示公司是2022年与消费地图有过购车金相关合作。对方追问记者,“你是在哪发现的(购车金)?现在我们都终止合作了,从23年我们就终止合作了,(消费地图)还在用我们公司做展示吗,我去找消费地图(问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已进入7月份,购买时间以及核销时间自2024年1月1日起的购车金,在消费地图APP中显示评价为0且无人抢购。
只能线下核销的“购车金”使用券,多家线下核销商家竟不知情。
广告投放方面,蓝鲸新闻通过消费地图应用程序了解到,消费地图上展示了不到10家公司的滑页广告,均为北京当地公司,类型包含文化传媒公司、工程咨询公司、信息技术公司,以及科技贸易公司等。
蓝鲸新闻一一致电上述公司,联系到的5家公司中,有2家传媒公司表示与消费地图合作过,其中一家表示,“他们最开始搞过促销,我们买过他们的服务,但这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没有合作了。
另外3家表示从未听说过消费地图这一程序或平台,从未与消费地图合作过。
有一家情况“特殊”名称自带传媒的公司,在蓝鲸新闻首次致电时表示:“我们是会计公司,具体情况我不太了解。消费地图应该是我们的客户,我们给他报税的。”当日下午,蓝鲸新闻再次致电该公司询问具体是如何给消费地图报税时,对方又矢口否认,称自己不认识消费地图。
货物价格翻倍销量却不低
招股书介绍,截至2023年12月31日,量化派在消费地图上拥有逾2024名业务伙伴。
从调查结果来看,消费地图平台广告位展示的“业务伙伴”,除从事会计业务的那家文化传媒公司外,无一家表示正在与消费地图开展合作。
消费地图上线两年,年收入均超2亿的本地服务以及广告投放服务,似乎已在平台上“难觅踪迹”,平台上的招商企业微信也显示“该用户不存在”。
相反的,蓝鲸新闻观察到,消费地图平台中具有较大占幅的是电商类型商品交易服务。
量化派也在招股书中提到,希望消费地图上的收入流多样化,只不过这只占极小部分。2022年,通过消费地图商品交易赋能录得收入小于500元。
根据蓝鲸新闻观察,消费地图中出售的产品存在大幅溢价现象。其中,某品牌男鞋售价为549元,没有优惠券可以使用。而另一知名电商平台国际自营店中售卖的该款男鞋原价为429元,券后342.95元。经对比,消费地图的价格比其他电商平台高出206.05元,溢价60.08%。
此外,某品牌同型号肩颈按摩仪在消费地图售价3378元,其他电商平台上官方旗舰店售价1999元(原价2400元),溢价68.98%。蓝鲸新闻对比5款商品(包含手表、运动鞋、针织帽、按摩椅以及电饭煲)在消费地图与其他电商平台售价,分别溢价约在680元(溢价幅度18.47%,下同)、206.05元(60.08%)、1379元(68.98%)、283.85元(147%)、708.1元(233%),平均溢价651.4元,平均溢价幅度105.51%。
只不过,消费地图中虽然存在翻倍的溢价现象,但并不影响其销量。
可以看到APP中,例如粮油食品、水壶等一些日用消费品的销量均为38件,酒水、针织帽、运用鞋销量等其他商品销量可达几千。以上述消费地图上的“某品牌新款男鞋”来看,4个尺码销量分别为431件、937件、7089件以及8843件。此外,另一品牌帽子的销量也在3039件至8018件不等。
消费地图中几乎所有商品,包括上述提到的如此高销量的产品,均无用户评价,大部分上千交易量商品在淘宝、京东或拼多多等平台均至少有上百条评价。
招股书中,量化派亦披露消费地图与大客户味道云之间的合作模式,即味道云作为政府派券的合作伙伴,委托量化派通过消费地图派发优惠券。量化派按交易值约6%至22%向本地商家收取服务费,并按百分比给味道云分成,分成百分比介于50%至70%,待商家入驻18个月或24个月后便不再向味道云分成。
据平台披露信息,截至2023年12月31日,味道云已向消费地图介绍1302个本地商家,且主要为汽车服务提供商。某展示在消费地图中的电汽车消费节参与商家告诉蓝鲸新闻记者,“我们只是跟政府合作,不知道消费地图是什么。”
2022年及2023年,消费地图与味道云介绍的本地商家合作,产生的交易值分别为3.86亿元及3.20亿万元,消费地图从中获得收入分别为1.98亿元及2.19亿元,占消费地图总收入的绝大比重。
据悉,味道云是由量化派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李岩,于2021年介绍给量化派的,系李岩持股公司北京丰升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99.7%)合伙人——北京丰升为嘉兴丰升贰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参股公司,持有味道云8.6%的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