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坐在一辆没有人操控方向盘的汽车里看着窗外的风景,而汽车自己却能找到路,这就像一部科幻电影,但你却是主角!
2024年4月19日,百度Apollo成立七周年之际百度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组总裁王云鹏发布了内部信。王云鹏在信中详细地回顾了百度Apollo七年来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揭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次的重点在于百度Apollo提出了新口号:1亿营收,1亿利润。这在robotaxi领域内是唯一一家明确设定创造多少利润和营收目标的公司,即便是无人驾驶的标杆企业waymo也未设立具体目标或公布相关数据。
目前,百度旗下的自动驾驶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已经在武汉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日订单量超过了当地网约车市场的1%,按目前增长速度,萝卜快跑的订单量将进一步提升。
随着马斯克也高调入局robotaxi,作为最先喊出“ALL IN AI”的互联网公司此次举动可能带来自动驾驶业务的商业模式化新春。据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测算,Robotaxi市场规模到2030年将大幅度增加以至胜过网约车市场规模,这对传统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以及高德打车造成冲击,可能未来若干年后司机驾驶网约车的场景将逐渐落幕。
百度也表明了这次战役的四个阶段:重构自动驾驶栈、商业模式转型、智驾智舱产品领先、高精地图差异,以上种种行为看起来是势在必行。但是完成“正毛利”的挑战不能仅凭喊出口号,实际究竟是画饼还是有十足底气支撑呢?
1 百度的底气
首先我们从发展轨迹出发,百度旗下的自动驾驶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已经实现了在武汉的大规模运营,是目前全球覆盖范围最大的自动驾驶运营区域之一。李彦宏在4月16日深圳举行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表示,萝卜快跑已经覆盖了武汉的3000多平方公里和770万人口。这预示着萝卜快跑已经在地理覆盖上具备一定影响力,扩张到更多城市有望继续降低运营成本。
其次,财务数据来看,根据百度的2023年财报显示萝卜快跑在2023年四季度的服务单数同比增长了49%,达到了83.9万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百度公布的数据在武汉地区,全无人驾驶的订单比例高达45%。同时,服务时间段的拓展,运营时间也从最初的早九晚五拓展到了7x24小时全天候服务,这无疑增加了服务的可用性,进一步推动了订单量的增长。
另外,依托于技术支持,靠着apollo平台自动驾驶技术加持下萝卜快跑作为全国首个在武汉完成“万里长江第一跨”的无人驾驶汽车,实现了高架桥的复杂场景支持。虽然武汉没有重庆的地形复杂,但是长江这道天堑对车辆的考察是极高的。
最后,有效数据积累是实现商业化落地的另一大关键要素。百度近年来对于实现差异化场景下足了功夫,目前已经覆盖了10多个城市包括北京、武汉、重庆、深圳、上海等,数据积累对于无人驾驶模型训练的进步很重要,只有积累了足够数据量才能解锁新场景并且提升用户服务质量。
基于以上因素,我可以做出一个简单粗略的估计。若百度萝卜快跑保持其历史增长速度,并且没有重大的市场或政策变动,2024年的订单量可能会比2023年增长40%-60%。粗略估计可能大概为500万单左右,目前有平台补贴加持通过让利换来大量订单,后续回归正常价格,按此推测25年底前大概率实现1亿营收。
2 实现目标的挑战
随着萝卜快跑商业化模式推进,传统平台也不会够坐以待毙。滴滴出行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于2024年4月7日与广汽埃安合作共同开发了首款L4级别无人驾驶量产车型。滴滴结合广汽埃安在生产制造方面技术优势,有效降低了硬件成本,同时确保了产品质量。由于滴滴出行本身积累的庞大用户群体,在运营上较萝卜快跑有着较强优势,无需再大笔投入营销费用。
可见,此次合作,展现了行业巨头之间的资源整合能力,直接在研发生产环节弥补了滴滴的弱势。这毫无疑问增加市场上的竞争压力,迫使百度萝卜快跑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以及加快市场占有速度,以保持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所以,百度萝卜快跑可能需要考虑与其他企业建立类似的合作关系,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比如:能够与其他硬件制造商合作进一步降低成本;与共享出行平台合作利用现有出行服务网络和客户基础加速推广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目前,Robotaxi与传统网约车之间主要差距在于成本,现有的运营车型多基于改造,需要安装昂贵的设备,如车顶的激光雷达等。
此外,人员薪资也是不低的成本。实现完全的自动化无人驾驶要脱离配备安全员,否则无人驾驶将是伪命题。萝卜快跑需要在北京、重庆、武汉外更多的地方实现全无人自动驾驶。要想实现全无人自动驾驶,要求精确的感知系统(如雷达和摄像头)、先进的算法、和深度学习系统。
从技术角度带来的成本看,百度选取的是纯视觉和激光雷达双路径策略,其中纯视觉路线受环境和光线影响大,需要辅以其他传感器。另外激光雷达成本高且极端天气下精度降低。未来百度该如何破局,从两者之间进行平衡还是走纯视觉路线降低成本未知,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百度对于目标没有明确时间范围限制。
如今,萝卜快跑在无人驾这盘棋上即将迎来新的强劲对手特斯拉。
近日马斯克在媒体上曝光8月8日即将推出正式的无人驾驶网约车服务。据Tesla AI官方账号宣布,FSD已经累计驾驶超过了16亿公里,采用自研FSD芯片,走纯视觉技术路线,避免了昂贵的激光雷达成本。如果未来特斯拉开放授权,可能冲击市场吸引用户转向,影响萝卜快跑的市场份额。
最后安全问题以及法规也是制约因素。目前,技术不够成熟发生交通意外状况仍然较难界定,人们对安全性的问题仍保有怀疑态度,这为后续推广也增添了难度。1个亿的营收可能很快完成,1个亿的盈利就很难了,百度任重而道远。
3 百度的优化之路
百度可以对纯视觉驾驶方案进一步跟进。
目前,特斯拉采取纯视觉的方案将会直接降低自动驾驶的运营成本,同时优化算法和规划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交通情况。马斯克曾明确表示依赖激光雷达的公司注定会失败。经济解决方案无论对厂商还是消费大众无疑都是优先考虑的问题,王云鹏在信中提及第一场仗就是重构自动驾驶模型,有可能就是推翻以往数据从纯视觉的路线出发降低整车成本实现“正毛利”。
其实百度也有在极越01上量产了国内唯一的纯视觉城市领航辅助驾驶产品,未来百度可以进一步在算法优化,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更多的城市路线复杂地段测试,以提高数据标注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持续迭代和优化视觉算法。
另一方面,百度可以谋求融合的办法降低成本。在纯视觉探索上,百度也可以结合其他类型的传感器进行信息融合,提高系统整体感知力。
不可否定量产车型也是降低成本的途径。
百度可以利用现有资源规模化生产,以供不同车型供用户选择。百度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不必全部舍弃推翻重来。根据公开数据显示,百度也有探索过量产的可靠性,如研发了第五代量产无人车Apollo Moon。
除了成本,用户体验也是决定了萝卜快跑的市场。智能化汽车交互体验,是提升用户粘性的重要因素。利用大模型本地化技术和文心大模型能力,让汽车具备“类人”的智商和情商,实现与用户的自然交流。百度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和需求,不断升级产品和服务,例如新增上车点、优化接单时间和路线规划,以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乘车体验。
最后则是通过优化自动驾驶业务调度。一方面能够减少拥堵空驾驶和等待时间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能源消耗。百度可以开发高级的动态调度系统,实时响应路况变化、交通状况和车辆状态;利用大数据预测需求,安排车辆以平衡供需;通过车队协同,使自动驾驶车辆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和路线优化,减少拥堵并提高运输效率;优先使用节能路径和速度规划,降低运营成本。
百度的四场战役充满了挑战,但是无人驾驶领域也充满了机遇,未来百度如何决策将改变这盘无人驾驶棋盘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