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交易推高业绩,小分子研发独角兽凌凯科技赴港IPO

上市公司入股,关联交易推高业绩

蓝鲸新闻6月21日讯(记者 邵雨婷)近日,上海凌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凌凯科技”)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拟于主板上市,华泰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凌凯科技是一家小分子药物研发商,专注于制药、新材料、新能源行业,产品主要用于抗病毒、抗肿瘤、诊断及罕见病的制备。截至2023年,凌凯科技已成功实现了12个小分子化合物产品的商业化。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3年的收入计算,化学合成一体化解决方案市场前五大市场参与者合共占据67.9%的市场份额,凌凯科技排名第五,市场份额约为11.7%。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凌凯科技录得收入分别为1.35亿元、2.16亿元、4.85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3694.2万元、-7115万元、1.36亿元;同期毛利率分别为17%、3.8%、48.3%。

2023年,凌凯科技得以扭亏为盈,主要源于与前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

凌凯科技的收入主要分为小分子化合物产品销售、工艺技术服务及授权、流动化学设备设计与销售三部分。此前,在小分子化合物产品中,医药产品原本占据了主要部分,2022年占比达93.8%。但2023年,医药产品的收入由2022年的2.03亿元降至8509.3万元,同比下降了58.13%。

虽然医药产品卖不动了,但2023年,公司推出的新产品“三氯化铽六水合物”带来了1.12亿元的营收增量,新材料产品及新能源产品业务的收入从765.2万元增至1.52亿元,拉高了小分子化合物产品销售业务的整体收入。

同时,工艺技术服务及授权业务的收入从2022年的591.5万元大幅增长至2.10亿元,收入占比从2.7%增至43.4%;凌凯科技还新增了流动化学设备设计与销售业务,该业务获得3715.6万元的收入。

这两项业务的增长均受益于山东凌凯。山东凌凯曾为凌凯科技的子公司,现为联营公司,目前山东凌凯的实际控股股东为华神科技(000790.SZ)。

2023年,凌凯科技与山东凌凯签订了设备设计与销售协议,合同价值约为6000万元,截至2023年末已有3720万元已确认为收入。工艺技术服务及授权业务方面,也是通过授权“山东凌凯”非独家使用双氟磺酰亚胺锂及硫酰氟加工技术而获得授权收入,山东凌凯也由此成为凌凯科技2023年的第四大客户。

蓝鲸新闻注意到,2023年,凌凯科技的前五大客户中,除了客户G外,均为当年新增的客户。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凌凯科技的前五大客户分别占公司同年总收入的58.1%、61.9%、79.8%。也就是说,凌凯科技较为依赖大客户,但客户稳定度却不够强。

依赖大客户的情况下,凌凯科技的话语权似乎并不高,凌凯科技对客户的应收账款显著增加。2021年至2023年,应收账款总额分别为0.4亿元、0.5亿元、2.4亿元,这导致公司现金流入减少,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32亿元、-0.77亿元、-1.09亿元。

目前,凌凯科技的经营仍主要依靠融资款。

2022年至2023年,凌凯科技共完成了三轮增资,最后一次增资后估值为35.6亿元。2022年9月,华神科技的全资子公司海南华神星瑞药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不超过2亿元增资凌凯科技,目前,华神科技间接持有凌凯科技5.40%股权。还有一家上市公司也参股凌凯科技。招股书显示,2022年6月,富祥药业(300497.SZ)参与凌凯科技的A轮融资。

IPO前,创始人陆茜直接持股56.11%,陆茜及其持有的天津凌盛、天津凌仁为凌凯科技的控股股东,合计行使约76.60%的投票权。华神科技通过海南华神持股5.40%;富祥药业直接持股3.48%,富祥药业的总经理及董事长包建华持股4.27%。

本次冲刺IPO,凌凯科技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拓展国内外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公司全球影响力;优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通过战略合作和并购,拓展业务领域,提升公司整体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