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背后的经济账

想学日本,让运动员睡纸板床?

文|正解局

还有不到40天,巴黎奥运会就开幕了。

但调查显示,52%的法国人觉得国家没有做好准备。

而最近,法媒又搞了一场街头采访,问问巴黎人对奥运会有啥想法。

大家态度很一致:没准备好,不看好,别来。

被吐槽最多的是塞纳河。

巴黎奥组委说要在塞纳河进行铁人三项比赛,花了14亿欧元治理河道污染。

可到现在,总统马克龙也没能兑现“塞纳河游泳”的承诺。

有人调侃,法国总统也要“罢工”了。

01

法国人有反骨,他们吐槽奥运会,其实不稀奇。

所以最开始有人猜测,法国人就是觉得巴黎奥组委的态度不太端正。

首先是不体谅运动员,40度高温也坚决不装空调。

却准备了300欧元一个的移动空调,让大家自己掏钱买。

还找了一家日本供应商,造了1.6万张“纸板床”,主打一个致敬东京。

当时,中国300斤举重运动员就在东京奥运村无奈睡地板。

面对媒体批评,巴黎奥组委的一个发言人解释,这次纸板床的性能很好,能承重200公斤。

但有心人一查,巴黎这次买的纸板床,和东京奥运会的是同一家……

不光如此,他们还用回收渔网做床垫。

比赛结束后,再回收利用。

把素食占比60%,说成是低碳健康。

要是就到此为止,大家也不至于群情激愤。

怪就怪里约和日本,谁让他们开了先例?

所以法国人不满意的,并不是这些细枝末节。

而是巴黎奥组委信誓旦旦许下承诺,却不积极努力实现。

比如,一直没准备好的开幕式。

巴黎奥组委主席托尼-艾斯坦盖曾说:“要用3个小时让全世界了解法国,塞纳河是最好的方式。”

巴黎奥组委主席托尼-艾斯坦盖

巴黎也有一句老话:

“巴黎很美,但如果没有塞纳河,也就没有巴黎。”

无论是从文化还是商业角度看,塞纳河上的开幕式都含金量超标。

可是丰满的理想,还是没敌过干瘪的现实。

到目前为止,塞纳河的水依旧是深棕色。

为了让大家放心,总统马克龙提出要到塞纳河游泳。

巴黎市长也随声附和:“我们已经在挑选泳衣啦。”

但很多法国人对此报以嘲讽。

有人发泳装视频,把心声唱出来:“塞纳河是巴黎的下水道,只是有一点大肠杆菌。”

还有人做好了准备,打算在马克龙游泳那天,到上游干一票“大的”。

最后专家站出来为塞纳河作保,棕色河水只是因为下雨后泥沙翻滚。

但无奈法国人过不了心里这道坎,就是不满意。

在安保方面,巴黎的准备也让人不放心。

近年来,法国经历的恐袭、骚乱,真是太多了。

2019年,就在巴黎圣母院附近的警察局里,恐怖分子持枪杀死四名警察。

而去年6月28到7月2日,一群17岁左右的青年,在法国街头烧了5900辆汽车和300个银行网点,劫了200多家店铺,袭警270次。

最后是全国断网,才把事情平息下来。

所以心惊胆战的巴黎奥组委,计划动用4.5万名警察和宪兵、2万名私人保安、1.5万名士兵参加安保。

可惜人手不够。

巴黎奥组委只好向46个国家寻求支援。

终于,35个国家伸出援手,愿意提供相应的技术专家团队,如文件欺诈专家、排雷专家、反无人机专家,以及机动部队和嗅探犬小组。

可就算是这样,上个月马克龙还是心虚,在采访时给自己找台阶:

“如果开幕式风险太高,可能限制人数,活动将转移到特罗卡德罗广场,甚至是法兰西体育场内举办。”

直到6月17日,巴黎人终于等来了期待已久的开幕式彩排,55艘船在塞纳河顺流而下。

巴黎奥组委透露,在6月底还会安排更大规模的彩排,而正式的开幕式上会有80艘装扮精美的表演船。

虽说开幕式基本有了眉目,可巴黎奥组委这拖延症也太严重了。

02

因为有诸多不满,很多人把巴黎奥运会的各种状况,总结为法国人摆烂。

据一位留学生透露,法国人工作从来不着急:

“我这公寓前不久有个电梯坏了,维修工每周只来施工一天,花了5周才修好。”

但实际上,这次巴黎奥运会,法国人还是挺支棱的。

为了筹备奥运,巴黎修建了70座建筑。

就算是先前被推迟完工的几条地铁,现在也是连夜赶工。

2019年被烧的巴黎圣母院,修复工程原本是一波三折,完工遥遥无期,最近也已经干到塔尖了。

出租公寓都忙着翻修,小吃店开始接外卖订单。

全在为迎接奥运做准备。

安保方面,巴黎也是天罗地网。

在开幕式阶段,巴黎就会在塞纳河畔、战神广场、埃菲尔铁塔等地附近设立“奥运安全区”。

原本住在安全区内的居民,都要持证出行。

想要进入其中观看奥运开幕式的游客,要提前一周凭二维码入区。

安全区建设的成本非常高,法国奥组委专门为巴黎拨款5亿欧元,还提供了1千万欧元的网络安全经费。

所以巴黎奥运会的问题,其实不是摆烂。

是真缺钱。

我们暂且算一笔账。

巴黎奥运会的预算是91亿欧元,其中40亿欧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余的是运营费用。

但实际上,巴黎奥组委手里只有约50亿欧元。

这些钱大致由3个部分组成:一是法国奥组委筹来的14亿欧元,二是来自赞助商的12.26亿欧元赞助费;第三就是预计有24亿欧元的门票和转播冠名。

巴黎奥运会倒计时100天时,伊利用上千架无人机,在巴黎上空做了预热

剩下的窟窿谁来补?

当然是巴黎市政府。

往届奥运会多有超支,各地都是这么干的。

比如:

2020年东京,预算1.35万亿日元(约合85亿美元),实际花了250亿美元。

2016年里约,预算46亿美元,实际支出翻了倍。

2012年伦敦,预算66亿美元,实际花费为200亿美元。

但问题是,巴黎市政被疫情暴打了3年后,从2021年开始就进入亏损,账面上不仅没钱,还有1.21亿赤字。

到2022年底,赤字已经高达41.8亿欧元。

作为一座拥有220万人口的城市,巴黎拥有5万多吃皇粮的公务人员,2021年光发工资就花了25.69亿欧元。

都要吃不起饭了,拿啥办奥运会?

偏偏这次奥运会状况频出,搞得巴黎焦头烂额。

1、没完没了的罢工

在奥运临近的几个月里,巴黎各行各业,只要跟奥运沾点边,都想搞罢工。

包括但不限于:机场空管员、货车司机、街道保洁……

甚至制作奖牌的工人里,也有20%罢工,就是要让冠军们拿不到金牌。

起因是去年,马克龙提出要推动法国人提前退休。

大家的应对思路很一致,赚钱的时间少了,那势必得多赚点,办法就是涨工资、发奖金,逼政府先把钱掏出来。

脑壳最硬的是法国警察工会。

此前,他们直接向政府提出,要是不发1900欧元奥运会奖金,他们就去干扰火炬传递。

没人干活,巴黎也不是一点办法没有。

据知情人士透露,巴黎奥组委曾在拉夏贝尔体育馆的建设中,聘请了很多工费极低的非法移民工人。

可这些人看到别人罢工,居然也照葫芦画瓢,罢工为自己争取法国公民身份。

2、糟心的场馆搭建

因为缺钱,从一开始巴黎就没打算建太多场馆,能用旧的就绝不建新的,省一笔是一笔。

但就算如此,巴黎奥组委还是花了很多冤枉钱。

2016年,巴黎曾提出建设一个水上运动中心,容纳观众人数约1.5万。

但随着建设,项目方发现预算做得太低,筹建成本不是最开始的7000万欧元,而是1.75亿欧元(约合13.57亿元人民币)。

最后奥组委决定缩小建设规模,在水上中心仅举办花样游泳、跳水和水球的预选赛,其他项目转移到楠泰尔拉德芳斯场馆举办。

类似的情况还有射击比赛场地。

2021年,巴黎奥组委打算在塞纳-圣德尼省,征用“拉库尔纳夫中心”作为射击比赛场地。

后来却测量出只有13公顷大小,容不下所有弹道,原本已经清理出的部分,在2022年7月又被种上了绿植。

1200万欧元,白花了。

估计巴黎奥组委也尝够了被贫穷封印的滋味。

玩笑归玩笑,大部分人对巴黎奥运会还是充满关心和期待的。

吐槽的火力,大体集中在两点。

一是环境,二是安全。

法国人都知道,塞纳河的污染,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1889年6月16日,法国《费加罗报》罗列过自塞纳河中打捞出来的动物尸体:

“2021只狗、977只猫、2257只老鼠、507只鸡鸭、3066公斤肉类内脏……”

要用一场奥运会就解决这个百年顽疾,哪有那么容易?

还有原本就让人头疼的安保问题。

现在,除了恐袭,各种罢工、游行都已经成了巴黎的日常活动了。

巴黎奥组委要是把注意力全放在这些事情上,那奥运会估计要废了。

所以他们不仅仅是补短板,更把重点放在了拉长板上。

03

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奥运会的商业运作。

就拿门票一项来谈,巴黎玩得太花了。

这次巴黎奥运会,大约有1280万张门票,其中60%的价格不超过100欧元,便宜的只要27欧元。

前段时间,巴黎政府还用13000封邮件送出去5万多张免费票。

但你要是觉得划算,那就太小瞧巴黎奥组委了。

这些低价门票能存在,那全是天价票的功劳。

先说官方票价。

塞纳河上的开幕式,一共有6类门票,价格从90欧元到2700欧元(约合2.12万元人民币)之间,但到目前已经只剩D类轮椅票和A类天价票可选。

再看项目门票,田径首发场680欧元,游泳500欧元,体操、击剑480欧元。

等到了分销商手里,这些票的价格翻出三四倍。

比如飞猪上,在阿尔玛桥上360度观看开幕式的A类票,价格80216元/人起,在河边观看的B类白银套餐,价格也高达42224元。

飞猪上的一个比赛项目套餐:3晚当地“五星级酒店+田径、跳水、体操门票套餐”最低价为95640元/人起。

GR8 Experience公司还推出了“超独家”的款待套餐,价格高达50万美元。

到目前为止,开幕式只剩天价票,所有热门项目都已售罄。(有些是被黄牛抢走了)

很多冷门票,也被用捆绑销售的方式,跟热门票一起卖光。

为了让大家买得放心,巴黎奥组委还在5月中旬打开了门票转售功能,大家可以把不想看的比赛门票转手卖掉或赠给朋友。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巴黎的翻身仗算是先赢一局。

不仅如此,巴黎奥运会在服务和周边上,赚的钱不会少。

5月14日,法国CDES公布了一项报告,其中显示奥运期间巴黎大区将有1600万游客到访,其中就包括约200万外国游客。

这带来的旅游收入是相当可观的。

比如酒店,现在的入住价格已经翻了近4倍。

与此同时,报告还算出奥运期间大巴黎区的相关收益,约在67亿至111亿欧元。

未来10年,这届奥运会都对巴黎经济有积极影响。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曾说:“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战斗。”

近几年,几乎每个奥运主办城市,都受到了意想不到的考验。

所以法国人也不用太悲观。

没人非要目睹奇迹。

咬紧牙关走完全程,就是惊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