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欲入局,中证A50指数热度延续到场外

中证A50热度延续到场外。

证监会官网显示,近期,中欧基金正在申请发行A50指数基金,相关材料已获接收。

蓝鲸新闻注意到,仅6月以来,中欧便申请了3只指数基金,并且都是跟踪热门指数,分别是:沪深300指数发起式、中证沪深港黄金股指数发起式、中证A50指数基金。拉长至全年,中欧申请的指数基金还包括:北证50指数、红利低波100、央企红利、沪深300指数增强、上证科创板100等等,成立形式以发起式为主。

ETF的基建耗费颇多,中欧基金的ETF规模为0,很难短时间打开局面。而指数因为被动追踪,又是良好的资产配置工具,据悉,中欧基金选择绕道场外布局指数,来补齐产品线,便于资产配置。

过去两年,ETF迎来大爆发,场外的指数基金关注度相对不高。不过,期间部分基金公司正在悄悄把主战场转至场外。

以天弘基金为例,公司有459亿的ETF规模,其中场外联接直接投资贡献了七成以上的规模。例如,天弘沪深300ETF一季报显示,产品规模为80.84亿,其中,90.50%的规模都由该产品的场外联接基金贡献。使用“场外包围场内”的战术,与天弘的客群优势有关。“天弘的线上零售客户排名靠前,场外指数基金对零售客户是更友好的。”相关人士称。

我国目前股民超2亿,基民超7亿,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占多数。场外指数基金成本低、透明度高,是良好的资产配置工具,“去场外”目前也是各家公司的共识。Wind数据显示,开年至今共新发94只指数联接基金,平均发行规模为1.49亿元,其中八成是发起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