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华为扭亏为盈,千亿市值赛力斯提前半年溢价回购子公司股权

获得重庆国资援手后,赛力斯提前半年履行回购承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6月12日讯(记者 王健文)背靠华为实现扭亏为盈后,赛力斯宣布提前回购子公司股权。

6月11日晚间,赛力斯公告称,子公司赛力斯汽车将斥资12.54亿元从菁云创富、赛新基金手中回购赛力斯电动55%股权。在参与创立赛力斯电动时,上述两家投资方共投资11亿元,而赛力斯此次回购股权,除支付投资款外,还额外支付了每年约6%的资金成本。

2022年初,赛力斯旗下的SF5车型曾陷入“停产”风波,就在这时,重庆国资及时出手,与赛力斯签署了合作协议。在搭上华为“快车”并成功实现扭亏后,公司也提前半年履行了与国资间的回购承诺。

在宣布回购后的第二个交易日,赛力斯的股价收于85.99元/股,较前一交易日微跌0.02%,市值约为1298亿元。

获重庆国资援手,提前履行回购承诺

根据赛力斯公告,子公司赛力斯汽车将斥资12.54亿元收购赛力斯电动55%股权。赛力斯电动由赛力斯汽车、赛新基金以及菁云创富三方共同出资设立,三方分别持股45%、15%、40%。此次收购之后,赛力斯电动将由赛力斯汽车持股100%。

但从公告中看,赛力斯电动仍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5亿元、0.29亿元,净亏损分别为0.53亿元、0.11亿元。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的总资产为22.22亿元,净资产为7.85亿元。

赛力斯之所以要斥资超12亿元收购一家亏损公司的股权,源于重庆国资对公司伸出的“援手”。

赛力斯电动成立于2021年12月末,公司成立之时,正值赛力斯旗下的SF5车型陷入“变相停产”传闻,赛力斯的生产能力也因此受到市场怀疑。

就在此时,重庆国资与赛力斯达成了合作,根据公司公告,各方将合计出资20亿元建立赛力斯电动,其中,赛力斯汽车出资9亿元,赛新基金出资3亿元,菁云创富出资8亿元。上述20亿元资金将用于建设赛力斯智能电动汽车零部件总成项目。

除赛力斯汽车外,赛力斯电动的另两个股东均具有重庆国资背景。赛新基金是由国有独资企业重庆发展投资发起设立的,而菁云创富的股东则包括建信信托以及两家重庆国资投资的基金。

在成立之初,赛力斯就和重庆国资方约定了资金退出时间。根据协议,在首期投资款实际缴付完毕的36个月内,赛力斯可以通过定增的方式购买投资人所持的赛力斯电动股权。也可以对相关股权进行回购,回购时公司将额外向重庆国资方支付6%的年利率。

从时间上看,合作公告发出日期为2022年1月4日晚,而赛力斯可以在36个月内对股权进行回购,赛力斯最晚可以在2025年年初前回购股权。不过,赛力斯最终选择在2024年6月进行回购,较最终期限提前了半年。

这也意味着,在不计算现金分红的情况下,若想回购上述股权,赛力斯除了要支付11亿元投资款外,还要支付每年6%的资金成本,按照2.5年的投资期计算,赛力斯共需要支付12.65亿元,这与公司此次的回购金额12.54亿元大体接近。

在公告中,赛力斯也表示,此次回购股权有利于降低公司融资成本,不会损害公司及股东权益。此外,由于投资协议股份售回约定,赛力斯电动已经被百分之百纳入公司合并报表,此次交易不会导致合并报表范围变化。

当然,能够提前进行回购,也得益于赛力斯的经营情况有所好转。2024年一季度,赛力斯实现扭亏。一季报显示,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65.61亿元,同比增长421.76%;归母净利润为2.20亿元,同比增加8.4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搭上华为“快车”后,持续扩充产能

回顾赛力斯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无论是因SF5陷入舆论漩涡,还是实现扭亏为盈,都是源于公司和华为的合作。

赛力斯成立于2007年,在成立之初,公司是公司创始人张兴海兄弟控制的一家资产整合平台,名为小康有限(后更名为小康股份)。成立后,公司对张兴海控制下的汽车集团、渝安集团等汽车、摩托车及配件业务进行了整合,与东风集团合资成立的东风小康也归于公司旗下。

2016年,赛力斯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但随着燃油车市场竞争加剧,加之公司开始烧钱进行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自2018年开始,公司的业绩便持续下滑。2018年至2020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2.40亿元、181.32亿元、143.0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亿元、0.67亿元、-17.29亿元。

在此背景下,赛力斯亟需借助外力“翻身”。在2021年4月的上海车展期间,公司与华为官宣合作,双方共同打造的赛力斯SF5也正式上市。受益于此次合作,赛力斯的股价“一飞冲天”。2021年4月1日至6月22日,公司的股价由23.64元/股增长至78.23元/股,涨幅达230.92%,市值也增至1015亿元。

不过,自2021年年底问界M5发布后,SF5便一度停止接受预定,也有部分付了定金的车主表示无法提车,这也让市场对赛力斯的产能产生了质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赛力斯选择“牵手”重庆国资。此后,公司也频繁扩张产能。

2022年7月,赛力斯完成了一笔71.30亿元的定增,这也刷新了当时A股电动汽车行业的融资记录。根据公告,上述融资款将用于电动化车型开发及产品平台技术升级项目、工厂智能化升级与电驱产线建设项目、用户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此次定增完成后,公司的产能仍较为紧张。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新能源汽车工厂的年产能为15万辆,同年公司共生产新能源汽车15.37万辆,产能利用率为102.49%。2024年,公司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进一步增长,受益于问界M7、M9等车型大卖,2024年1-5月,公司新能源车型的累计销量达15.68万辆,同比增长342.35%。

在助力赛力斯实现扭亏的同时,快速增长的销量也对公司的产能提出了更多要求。

今年4月,赛力斯抛出一份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根据公告,公司计划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重庆产业母基金、两江开投、两江产发持有的龙盛新能源100%股权。由于评估工作还未完成,这项交易的对价也尚未确定。

龙盛新能源的主要资产为两江超级工厂,该工厂主要用于生产问界M9系列新能源汽车产品,是赛力斯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今年2月,该工厂正式建成投产,预计年产能将达到7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