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银行回应“取款需派出所同意”,电信诈骗频发下银行取款业务持续收紧

根据辖区派出所要求,取款2万元以上,需要支行工作人员向派出所报备,派出所对客户账户核实后,便可以取款。

6月11日,有网友反映,在吉林省长春市的一家吉林银行取款,被告知需要辖区派出所同意才行,该事件立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当事网友发布视频称,其母亲携带了银行卡、身份证等证件,前往长春市吉林银行取款,被银行告知需派出所同意才能办理。该网友表示,因另一银行存款利息较高,其母亲想将吉林银行的钱转入到另一家银行,总金额不到10万元。最终,他们等了很久,派出所审核后,才在银行窗口成功转账。

12日,吉林银行该涉事支行工作人员回应称,根据辖区派出所要求,取款2万元以上,需要支行工作人员向派出所报备,派出所对客户账户核实后,便可以取款。此举并非银行单方面决定,而是基于当前电信诈骗案件频发,为防范电信诈骗、保护居民财产安全而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措施。

然而这一做法背后是否间接干预客户的正常金融活动以及间接侵犯客户的隐私引发了不少用户疑问以及担忧,这种操作是否具备合理性?

对此,蓝鲸新闻也致电吉林银行总行客服,其表示对于取款要求本行并没有什么特别规定,但具体要以取款网点的要求为准。

在取款环节出现诸多限制的背后是政策面上持续收紧。

在6月前后,多家银行相继暂停了无卡取款业务。例如交通银行(601328.SH)、中信银行(601998.SH)、农业银行(601288.SH)等多家银行陆续发布公告,表示暂停无卡存取款业务中预约取款或其他部分功能。

农行在公告中称,为了提供更便捷、高效地服务,该行于2024年5月9日(周四)起暂停掌银无卡取款服务。

中信银行则表示,自5月17日起关闭现金自助设备授权码取款功能。

交通银行发布公告,为推进业务高质量发展,加强风险管理,该行将于2024年5月24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中无卡取款功能中的预约取款服务。

然而这并非是对无卡业务的全面取缔,自助设备无卡存取款的收紧更多的是出于安全性考量。

之后客户仍可通过交通银行智能机具办理有卡取款、扫码取款或前往银行营业网点办理取款业务。

近年来,我国电信网络诈骗频发,现金是最常见的洗钱通道。因为部分无卡存取款业务存在难以准确识别取款人身份等缺陷,业务发生时无法准确识别客户身份,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对客户利益和社会效益带来了较大损失,加大了银行监控的难度,这是银行进行业务调整的主要原因。

今年5月初,央行行长潘功胜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修订草案)》的说明,这是自2007年1月起施行的反洗钱法将迎来首次重大修改。修订草案中明确全面贯彻了“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其中明确开展洗钱风险评估、要求金融机构不得采取与洗钱风险状况不匹配的风险管理措施、应基于风险开展客户尽职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等。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相关业务调整可能会给部分用户带来不便,但金融业务的严监管仍会是大势所趋,特别是电信诈骗高发区,相关规定会相比其他地区更加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