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睿思网
4月16日,龙湖集团发布针对存量资产运营的全新品牌“逍遥洲资管”。龙湖亦对“逍遥洲”之名作出阐释,寓意为一片安享自在的生活乐土、和畅顺达的投资乐土。
从规划上来看,这更多只是将旗下不同业态的存量资产,进行统一归口管理,但也向市场传达了一个积极信号:当下房地产行业主旋律,并不只有“危机”与“自救”,“升级”与“发展”仍占据重要位置。
航道拓宽仍显“窄”
据介绍,逍遥洲资管由原来的长租公寓航道(龙湖将业务板块称为航道)演变而来。除了继承了长租公寓“冠寓”的管理,此次还一并将服务式公寓“霞菲公馆”、活力街区“欢肆”、产业办公“蓝海引擎”、妇儿医院“佑佑宝贝”及颐年公寓“椿山万树”等业务的运营管理权收入囊中。
但显然,龙湖以上产业大多仍处于培养阶段。其中,长租公寓板块最为成熟。
截至2023年底,长租公寓“冠寓”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等城市,累计开业客房12.3万间,整体出租率约95.5%,去年租金收入(不含税)约为25.5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已转正。
其他几个产业,如服务式公寓品牌霞菲公馆,2023年度于杭州和上海开业2个项目,杭州项目拥有客房239间、上海项目则为228间;产业办公业务在北京虽已成功将一栋旧产业园升级改造,但与2017年成立的养老、2018年成立的医疗类似,业务规模要相对更小一些;而由公寓和街区式商业混合打造的欢肆街区,目前尚未有项目正式落地,不过据称合肥项目将在今年开业。
可见,扩宽过后的资管航道,短期内仍需倚重原来的长租公寓产业,但长期来看,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在当前城市更新、产业转型的趋势下,有望打开相当的发展空间。
不断加强运营业务
逍遥洲资管的组建,体现了龙湖想要进一步加强运营业务的计划。事实上,龙湖的营运板块2023年的收入约为248.8亿元,同比增长5.7%,而集团整体收入比同期下降27.87%。而2024年1-3月,运营收入为33.8亿元,同期的物业预售则为234亿元。
运营业务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当然,龙湖的运营收入大多来自相对成熟的商业广场项目业务线,即“天街”的运营管理,收入占比77.4%,而非来自仍需时间发育的逍遥洲资管相关业务。
龙湖天街系列商场截至2023年年底,已开业88座,建筑面积月797万平方米,整体出租率96.2%,去年营业额632亿元。2024年,龙湖计划还将在成都、合肥、南宁、南京等地新开14座商场,在本年底开业总数将超过100座。
据透露,目前龙湖的投资性物业资产的规模已经接近2000亿元,庞大的相关资产,能够提供稳定的经常性收入,有助于帮助龙湖穿越当前的房地产周期。
经营性物业贷也是该业务板块可以重点考虑和利用的工具。当前龙湖已有70座商业物业进行了相关融资,余额约474亿元,平均利率不足4%。剩下各类符合要求的商业物业仍有约40座可供利用。此前则有消息指,龙湖等公司4月初在一次经营性物业贷款集中签约中,进一步获得了信贷支持。据称,12家房企合计在该次信贷签约中获得146亿元的贷款。
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购物中心、保租房等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开闸和扩容,对相关资产的证券化,更将成为龙湖未来的一大看点,这也是“资管”的应有之义。
债务安全放第一位
不过,可能是次操作缺乏增量,更多是业务的重新组合,颇有“新瓶装旧酒”的意味,市场反应平平。
作为一家以销售型物业开发起家的房企,近年龙湖虽然在转型方面有所起色,但“老本行”的乏力拖累了市场评价。
今年1-3月,龙湖累计销售额234.8亿元,同比去年下降53.69%。随后,惠誉、标普等评级机构相继下调龙湖评级,销售疲软、利润空间承压系主因。
庆幸的是,作为没出险的代表房企,龙湖当前的财务状况仍算稳健,充足的流动性和增量商业贷款足以覆盖其未来12个月的偿债需求。
在上月举行的年度业绩发布会上,龙湖集团董事会主席陈序平表示,仍会将“债务安全放在第一位”。
据透露,龙湖2024年到期债务约100亿元,其中,2024年内行权或刚性到期的境内公开债券存续规模约为60亿元,目前已全额备妥5月到期境内公司债兑付资金。同时,今年还会提前规划偿还2025年到期的债务。2026年底前,龙湖已无境外到期公开债券。
虽未有燃眉之急,但要穿越这轮行业周期,似乎仍需立足长远。此次逍遥洲资管将多个潜力板块归口管理,相信亦是着眼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