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发展,车企的背后电池企业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在乘着新能源发展大势收获机遇的同时,也加入了内卷的大潮中。原材料价格波动和行业整体产能过剩之下,动力电池产业正进入变革期。
3月16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现场接受采访的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辉表示,行业确实正陷入“苦战”,谁能活下来要看谁能将产品性价比做到极致。
作为一家主营动力电池及智能储能的公司,成立于2017年的瑞浦兰钧也搭上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快车道。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其总产能达到35.2GWh,汽车装机和储能业务分别在国内排名第六和第四位。
在曹辉看来,企业在当前的产业竞争格局之下要么选择创新,要么选择降本,低水平重复他人的扩产路径没有意义。“相较于其他一些行业而言,新能源行业的增速还是比较快的,但产能扩展的速度太激进了,所以带来了产能过剩问题。当产品盈利变小、制造成本变高,对于企业来说过多的产线不再是一种资产而是一种负担。”
瑞浦兰钧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其研发的问顶电池技术。该项技术的原理在于,通过宏观及微观固液界面的优化、电极和电解液技术的进步,将锂离子在电池内核的动力学性能提升超30%,增强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快充能力。
曹辉用一组数据进行例证。“目前,瑞浦兰钧的问顶电池上部空间浪费只有8毫米,相当于建房子把得房率从85%提升至92%-93%。我们同时把解耦的长度从30多毫米减少至12-13毫米,缩短了将近60%的阻抗。所以我们的电池目前在高能量、高密度方面非常有优势。”
他直言,企业之间的差距并不是特别大,谁在创新方面走得快一点,实现局部反超的概率就高一点。二线电池企业的竞争力很强,且跟一线企业的差距正在缩小,技术正是突破点所在。
另一突破点则是全球化布局。在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加速出海的大趋势下,瑞浦兰钧计划进一步拓展至东南亚和欧洲市场。而据曹辉介绍,是否靠近客户以及是否像中国一样具有成本优势是其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考量因素。
“我们坚定走出去,不走出去就会失去太多机会。我们50%以上的产品甚至60%以上都是走到海外去了。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我们没有办法逆潮流而行,但是我们会小步快走,得对自己的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