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3年即将收官。近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回头来看,今年,我国国民经济“成绩单”预计如何,面临怎样的挑战?中长期如何释放增长潜力?明年又需要打出怎样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拳”来助力经济稳增长?
值此之际,蓝鲸财经推出经济回望与展望系列稿件,邀请宏观经济研究专家共话经济“形”与“势”,共探经济增长新动能。本期,蓝鲸财经记者独家对话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全年GDP增速有望超过5%,顺利达成年初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
“我国经济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企业仍面临需求不足制约;有部分产业外迁的风险;房地产的持续下滑需要寻找更多的新动能以弥补其留下的增长缺口;地方债务压力影响投资动能等。”
“2024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将是关键,要处理好存量债务与增量债务之间的关系,考虑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准财政功能。”
鲁政委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目标体系,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与失业率、物价、金融稳定性等多样化的目标挂钩,通过明确的政策规则,提升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来稳定市场预期。在财政政策方面,需要实施更积极的政策措施,将2024年赤字率维持在3%以上的水平,继续推进城投存量高息债务置换,提升债务可持续性。货币政策方面,降准、降息均有空间,深化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行,缓和存款定期化趋势,也是明年重点。
鲁政委认为,经济增长“新动能”的核心是通过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我国的产业升级。当前,我国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能优化和结构升级。但与以往产业间为主的产业结构切换不同,本轮产业结构升级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产业内的升级,以数字化和绿色化为特征的产业内部“新势力”正在崛起,逐渐成为引领增长的主要力量。
全年5%的增长目标预期可实现
蓝鲸财经:2023年即将收官。回顾来看,中国经济一季度整体超预期,二季度、三季度恢复速度有所减缓,经济复苏的动能回落。您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如何评价,面临哪些突出挑战?今年全年经济增速能否达到5%的预期目标?
鲁政委: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呈现恢复向好的态势,但复苏进程也具有波浪式和曲折式的特点。今年经济增长的结构性亮点颇多。一是8月以来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恢复正增长。2023年第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盈利触底回升,全部A股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二是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之后服务消费的快速复苏,今年1-10月我国服务零售额同比累计增长19.0%,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个百分点。三是城镇失业率稳步下降。10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至5.0%,已经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均值。
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一是企业仍面临需求不足制约。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显示,11月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上升至60.6%,在连续3个月运行在60%以下后再次回到60%以上。二是在美欧“中国+N”的产业链策略下,我国面临着一些产业外迁的风险。根据外管局数据,我国今年第三季度净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商直接投资)为118亿美元,自有统计数据以来首次转负。三是房地产处于下行周期,房地产市场延续低迷,房地产投资持续负增长。房地产的持续下滑需要寻找更多的新动能以弥补其留下的增长缺口。四是地方债务压力影响投资动能。与2022年末相比,2023年10月仅东部地区固投同比加快,债务压力较大的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固投增速都出现明显的回落。对地方财政支出依赖程度较高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行业投资下行压力较大。
展望全年的GDP增速,前三季度GDP累计增长5.2%。在前三季度经济恢复向好的基础上,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只需达到4.4%以上,即可实现全年5%的增长目标。因此,我认为,全年GDP增速有望超过5%,顺利达成年初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
明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将是关键
蓝鲸财经:2024年是中国经济夯实复苏基础、推进结构转型的关键阶段。日前,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2024年经济工作,提出要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您认为,明年5%的增长目标是否可期?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是否应该淡化对经济增速的目标预期?
鲁政委:制定5%的增长目标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增速更加接近潜在水平。2023年物价总体较低,CPI同比多次出现负增长,表明经济增速可能略低于潜在水平,有提升的空间。逆周期政策力度的提升能够增强经济动能,弥合产出缺口。一方面,2023年第四季度增发特别国债,意在提振岁末年初经济增长。根据我们的估算,在特别国债的支持下,2023年基建投资同比可能达到8%左右。另一方面,城中村改造的深入推进将缓和房地产投资的下行压力。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住房面积估计为13.1亿平方米,每年将带来大约7471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与2022年房地产投资之比为5.6%。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目标体系,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与失业率、物价、金融稳定性等多样化的目标挂钩,通过明确的政策规则,提升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稳定市场预期,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蓝鲸财经:站在当前时点,可以说稳住经济增长基本盘是相当重要的,对于下一步货币和财政政策助力经济稳增长,您有何建议?或者说,明年我们应该推出怎样的政策措施?
鲁政委:2024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将是关键。
财政政策方面,中央政府杠杆率有提升空间。与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中央政府杠杆率、中央政府债务规模占政府部门债务规模比例均属于较低水平。2022年我国中央政府杠杆率为21.4%,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经济体的中央政府杠杆率在100%左右,印度、巴西、韩国等发展中经济体的中央政府杠杆率分别为55%、81%、48%。我国中央政府债务规模占政府债务规模的比例为42.5%。而上述对比经济体在60%-100%之间。
货币政策方面,降准、降息均有空间。我国债务付息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土地出让收入下降亦影响到地方化债的能力。
在此背景下,我认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需要进行更紧密的配合:一是继续对存量债务进行低息置换,降低存量债务的偿还压力,助力化解隐性债务;二是对增量债务,继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政府债券发行营造良好的环境;三是考虑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准财政功能,包括增加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使用,同时配合增加PSL(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抵押补充贷款)规模。值得注意的是,在广谱利率中,存款利率下行的速度相对较慢,长期限定期存款利率与政府债券利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倒挂,因此,深化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行,缓和存款定期化趋势,也可能是2024年的重点。
数字化和绿色化为特征的产业内部“新势力”正在崛起
蓝鲸财经:有观点认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需要不断摆脱依赖人口数量、低劳动力成本、牺牲资源环境的传统发展模式,不断促成新旧动能切换,寻找新动能、培育新引擎、构建新支撑。但也有观点认为,“新动能”只能在“旧动能”的基础上产生。就您看来,寻找经济增长“新动能”是否是一个伪命题?经济“新动能”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
鲁政委:寻找经济增长“新动能”并非是一个伪命题。经济增长新动能的核心是通过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我国的产业升级。当前,我国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能优化和结构升级。但与以往产业间为主的产业结构切换不同,本轮产业结构升级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产业内的升级,以数字化和绿色化为特征的产业内部“新势力”正在崛起,并逐渐成为引领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我国经济分行业的情况来看,今年以来每个月利润累计同比增速均持续为正的三个行业即电气机械、运输设备、专用设备,全部都与绿色化浪潮密切相关。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来看,钢筋水泥的“铁公基”增速越来越低,而增速更高的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数据机房(IDC)投资、新能源设备制造和电站等数字化和绿色化的投资。从出口结构来看,绿色低碳相关产品出口高速增长,1至10月,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同比累计增长31.0%,高于整体出口增速36.6个百分点。产业升级中不断涌现的新动能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蓝鲸财经:如果说,我们需要寻找“新动能”,那么政策层面需要予以哪些支持,还可以通过哪些举措助力实现经济回暖和攀升?
鲁政委:随着购房年龄人口的逐渐见顶,我们需要寻找接力地产的“新动能”。一是可以考虑通过承接发达国家高附加值制造业来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土地与税收优惠、优化营商环境等提供政策支持。二是提升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财政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的占比,加大对高等教育、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三是加大对医疗服务、养老育幼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服务消费的支持力度。既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养老医疗支出、文娱支出比例,也可以通过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增加优质服务的供给。
除了实施寻找“新动能”的跨周期政策外,我们还需要通过逆周期政策来扩大总需求,稳定市场信心。一是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将2024年赤字率维持在3%以上的水平,继续推进城投存量高息债务置换,提升债务可持续性。二是加快存款利率改革,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继续下降。2021年以来央行持续深化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但居民与企业存款定期化的趋势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存款利率下降的影响,制约了债券利率与贷款利率的下行空间。三是缓和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在投资端,通过PSL等为“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考虑增加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保交楼”专项借款规模,呵护购房者信心。在消费端,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新态势,进一步放松限购、限售等措施,优化普通住宅认定标准,支持更多地区居民提取公积金作为首付。(蓝鲸财经 李丹萍 lidanping@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