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于11月我国汽车出口走势进行了剖析。他表示,2023年前11月,累计出口新能源车继续攀升至160万台,同比增长87%,不过值得注意的是,11月单月的新能源车出口仅15.3万台,增速剧烈放缓到6%。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新能源车出口160万辆,同比增长87%。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达到155万辆,同比增长96%,占到出口份额的97%。今年中国对欧洲国家的新能源车出口表现走弱,尤其11月下滑明显,从11月单月数据来看,新能源车出口增速大幅放缓至6%,为15.3万辆。
图片来源:崔东树公号
在今年整车出海国家中,欧洲和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为两大主力方向。进入11月,比利时、西班牙、英国等市场出口较弱。其中,电动车补贴政策的改变,也让外界对其和欧洲市场的电动化转型进程产生了疑问。
近日德国联邦经济部宣布消息,针对购买电动汽车的政府补贴申请只能截至12月17日午夜12点,而此前申请的补贴将不受影响。
根据德国之前的补贴计划,消费者购买电动车能够获得6750欧元的补贴,其中政府承担4500欧元,车企承担2250欧元。业内普遍预计,在德国政府突然终止了电动车的大额补贴之后,必然会对几大德国本土车企的电动化历程产生重大影响,同时还要面对外部如特斯拉、中国车企等激烈的电动化竞争。
面对德国提前终止电动汽车补贴,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聚焦到了出海风头更盛的中国车企。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针对此事回应相关媒体时表示,由于中国针对B端的出口车很少,从这一角度看,德国全面取消补贴对欧洲本土的车企影响更大一些。
而根据《科创板日报》消息,长城汽车证券部表示,在德国主要销售的车型是摩卡。但由于业务量不大,补贴下滑没什么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德国,英国政府自2011年起发放电动车补贴,旨在完成汽车市场由燃油车向电动车的转型,但去年6月,英国宣布取消对电动汽车1500英镑补贴的政策,这意味着电动汽车补贴计划正式结束,此前英国已经逐步退坡补贴,从2500英镑变成1500英镑,可以享受补贴车型的最高售价也从3.5万英镑下降到3.2万英镑。
尽管欧洲市场的出海速度出现放缓,但崔东树强调,今年自主品牌对泰国等东南亚国出口走强。
基于紧邻中国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东南亚主要国家普遍于2022-2023年推出针对新能源汽车购买的税收补贴政策,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逐渐在东南亚呈现井喷之势。
中国车企也加速在东南亚当地建厂。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在泰国曼谷罗勇府伟华工业园新建工厂,占地面积近600万莱(1莱约1600平方米),预计2024年开始投产,年产能约15万辆。
比亚迪之外,长安汽车也公开表示,将投资200亿泰铢在泰国罗勇府建厂,总规模为20万辆/年,一期产能为10万辆/年,将于2025年一季度正式投产。
12月25日,据合创汽车官微消息,其与缅甸MNEM 有限公司签署经销协议,正式进军缅甸市场。按照战略合作协议,合创汽车将携手缅甸MNEM公司,在缅甸推出合创Z03、A06、V09等智能电动潮酷新品和服务。
尽管11月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暂时放缓,不过,崔东树预计,随着红海局势的缓和和欧洲反补贴影响的逐步适应,中国对欧洲出口预计还能回升向上。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