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片来源:ICphoto
上半年,比亚迪(002594.SZ)、长安汽车(000625.SZ)、奇瑞汽车、吉利汽车(00175.HK)及长城汽车(601633.SH)位列自主品牌销量前五。除奇瑞汽车外,其余四家车企均已披露半年报。
从数据上不难看出,不管是销售规模、营收水平还是盈利能力,比亚迪都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紧随其后的长安汽车在上半年大幅提升净利,奇瑞汽车快速追赶销量,吉利汽车加速电动化转型,头部自主品牌正在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中各自发力。
2023年上半年头部自主品牌车企主要财务数据(图片来源:蓝鲸财经制图)
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自主品牌零售销量达到93万辆,占国内乘用车市场总销量的比重达到49.3%,同比增长6.7个百分点,7月自主品牌零售销量再度提升至94万辆。2023年前7个月,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达到50%,同比增加4.4个百分点,头部品牌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比亚迪营收领先,吉利、长安加速转型
当前,自主品牌赛道已经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比亚迪8月28日发布的财报显示,上半年其实现营收约2601.24亿元,同比增长72.72%;营收大幅提升主要由于其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长。
按收入来源划分,期内比亚迪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的营业收入约为2088.24亿元,同比增长91.11%,占集团总收入的80.28%。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业务收入约为510.9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19.64%。两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1.11%、24.20%,汽车业务营收比重持续提升。
上半年,吉利汽车以约731.82亿元的营收居于自主品牌第二位,营收同比增长25.78%。期内,吉利汽车进一步提升极氪品牌的直营渠道建设速度和运营效率,极氪品牌营收同比增长141.1%至212.8亿元,占吉利汽车上半年总营收近三成。
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699.71亿元、654.92亿元,同比增长12.61%及15.76%。
期内,长城汽车来源于中国市场的收入虽然出现了6.68%的下跌,但来源于其他国家的收入由2022年上半年的93.01亿元增长至2023年上半年的206.67亿元,增幅达到122.22%。对应来看,长城汽车上半年出口销量同比增长80.22%,旗下SUV、轿车及其他车型(主要为新能源车)出口销量分别实现了同比102.52%、599.79%的增长,海外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一直以合资业务和自主燃油车业务为主导的长安汽车,也在今年上半年提速电动化转型。但从销售表现上看,其目前的销售主力仍为自主燃油车。期内,其自主品牌销量达到约102.05万辆,占总销量的83.95%;其中自主新能源车型销量约为17.61万辆,其余84.44万辆仍为燃油车型。
在刚刚落幕的成都国际车展期间,长安汽车发布了继深蓝、阿维塔之后第三个新能源品牌“启源”,并推出首款新车启源A07,预示着其将全面加速推进电气化转型进程。
而在自主品牌车企中排名销量第六位的江淮汽车,上半年销售新车16.25万辆,同比提升29.09%;对应的营收约为223.69亿元,同比增长25.87%,已经与比亚迪、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拉开一定差距。
“价格战”挤压利润空间,自主品牌降本忙
对于身处“价格战”当中的车企而言,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上半年,比亚迪整体毛利率约为18.33%,较2022年同期提升4.82个百分点;其中,汽车业务毛利率达到20.67%,同比增长4.36个百分点。比亚迪在财报中提及,毛利率微增得益于品牌销量规模化增长,上半年其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25.56万辆,同比大增94.25%。
长安汽车以17.54%的整体毛利率(采用(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总收入的方式计算)紧随其后,虽处于自主品牌中靠前水平,但仍出现了2.28个百分点的同比下。;期内,其归母净利润约为76.53亿元,同比提升30.65%。
长安汽车在财报中提及,旗下新能源品牌阿维塔受今年第一款高端产品处于导入初期和行业“价格战”影响,销量未达预期;同时,该品牌仍处于战略投入期,资源投入较多,导致利润同比亏损加大。而长安福特受燃油车市场萎缩及新能源车发展不及预期影响,销量同比下降,也对利润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业绩说明会上,长安汽车总会计师张德勇透露,该公司全力推进全域降本增效,成立电池等重点降本专项项目,设计成本向平台化、模块化、通用化及车型改款、换代等技术降本方面转型推进。
加速转型之下,长城汽车上半年整体毛利率同比减少1.53个百分点至16.85%,归母净利润出现了超七成的同比下跌。
深化向新能源及智能化转型、产品结构调整、加大品牌及渠道建设投入、坚持在新能源及智能化领域的研发投入、汇率收益减少,是长城汽车盈利水平下跌的主要原因。期内,长城汽车研发费用及销售费用分别达到约35.09亿元及32.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48%及46.80%。
同期,吉利汽车的毛利率约为14.4%,同比微跌0.2个百分点。财报透露,上半年碳酸锂价格下滑使电池价格降低,有利于集团控制新能源汽车成本;然而毛利率仍受到新能源转型及日益加剧的汽车市场竞争影响。
针对成本管控问题,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在业绩会上表示:“吉利的成本供应链体系非常强大。从全价值链的角度来看,如果无法形成规模化效应,企业将会失去所有机会。”是以,吉利汽车上半年加大了铺开销售渠道的速度,分销及销售费用为四家车企中最高,达到47.68亿元。无论是极氪、银河还是几何,旗下新能源产品规模化销售对分摊“价格战”带来的风险至关重要,快速铺排销售渠道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随着更多新品牌、新产品、新技术入场,未来,自主品牌也将面临更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