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私有化、加速跑马圈地,泛华控股能否讲好资本新“故事”?

泛华未来估值的想象空间在哪?或许是开放平台。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蓝鲸财经获悉,日前,被称“亚洲保险中介第一股”的泛华控股集团(下称“泛华”,NASDAQ:FANH)披露公告称,任命林创斌(Ben Lin)担任泛华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战略官。他将助力泛华明确战略方向、推动公司的海外业务扩张和强化资本市场运作。

2023年,泛华明确提升市场占有率这一经营目标,计划通过三条路径实现,加大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大数字运营投入;加快并购扩张。

近年来,归母净利润持续下滑的泛华并未停下扩张脚步,反而有提速趋势,收购MGA平台,收购保险中介机构,打造开放平台,加速“跑马圈地”背后,或是其想要实现保险销售的业务公司到行业平台型公司的大转身,在赋能中小机构的同时,讲述一个资本新“故事”,直接改变其估值模式。

从业务公司到行业平台型公司

公告内容显示,林创斌拥有精算师背景和超过18年的金融行业从业经验。林创斌毕业于悉尼麦考瑞大学,获得商业学士(精算学)学位和商业硕士学位,曾在多家金融机构担任重要职位,对全球保险行业有着深入的了解。2016年至2023年,担任资本集团副总裁,兼任亚洲保险和工业行业投资分析师。此前曾担任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负责中国互联网行业和亚洲保险行业研究。

泛华控股表示,公司目前正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致力于成为亚洲领先的独立金融顾问公司。而林创斌对保险行业及其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将在泛华实现这一战略愿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价值。“他将助力泛华明确战略方向、推动公司的海外业务扩张和强化资本市场运作。”

有“大摩”背景熟悉资本市场运作,亦对中国互联网行业和亚洲保险行业有深入研究,从林创斌的各种能力标签来看,与泛华未来发展路线十分契合。

一位投资人士在接受蓝鲸财经采访时表示,尽管泛华具有一定的成长性,但也面临估值提升的问题。在当前金融监管趋严、市场环境弱的背景下,引入关键核心高管有助于泛华拓展新的战略性业务空间。

2021年12月16日,泛华发布两条重磅消息。一是宣布启动私有化。二是重大人事调整。老将汪春林递交辞呈,卸任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一职,公司创始人兼董事胡义南重新出山“掌舵”,出任泛华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但这一计划在一年后终止。2022年12月23日,泛华宣布撤销私有化邀约。胡义南称,“去年发起私有化邀约,是希望借此契机推动公司内部的战略调整。鉴于PCAOB公布中概股审计取得重大进展,目前中概股退市风险已经缓解,同时公司的战略调整也已经得到了确立,我认为保留泛华在美国的上市地位更符合公司的长远发展利益。”

这便是泛华启动的“专业化、职业化、数字化、开放平台”新战略。但从现有趋势来看,泛华也许有更大的野心,欲摘掉“保险中介”的标签,通过第三方金融服务提供商的定位,实现从业务公司到行业平台公司的大转身,来讲述一个资本新故事,直接改变其估值模式,打开估值空间。

去年11月,泛华举行开放平台战略发布会,胡义南直言“泛华已为此准备了20多年,当前是最好的时机。”按照官方口径,泛华的开放平台,将向各类中介机构及个险销售主体提供统一合规框架;全市场产品与服务货架;科技与数字运营能力;专业培训服务支持;流动资金与资本变现通路。

回溯来看,2018年年中,泛华的股价一度达到30美元/股,此后震荡下行,至2021年宣布私有化前夕,仅在6美元/股左右,在低迷将近一年后,官宣开放平台战略、撤销私有化的消息,有效刺激其股价回升,截至7月3日收盘,泛华股价为8.39美元/股。

521发展计划或难达预期

仅从商业模式来看,泛华的改变不可谓不大。作为一家老牌保险中介公司,20多年来,泛华经历了保险行业的发展壮大,自身亦是不断调整变革。

拉一条时间轴,1998年,泛华的前身广东南风汽车俱乐部成立,主营车险销售;2004年,公司拆分成泛华金融和泛华保险;2006年,泛华进军寿险行业;2007年10月,泛华在纳斯达克主板上市,被称为“亚洲保险中介第一股”。

从以财险起家,到毅然放弃,转道寿险业务,这是泛华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2017年8月,泛华宣布剥离财险机构,将财险业务平台化转型,把财险佣金差的销售模式改变为赚取流量费的开放式平台盈利模式,全面将业务重心转向寿险销售。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泛华寿险业务收入为9.91亿元,与财险平分秋色;2017年大幅增长为24.24亿元;2022年,泛华实现总保费127.8亿元,其中寿险总保费124.1亿元,同比增长10.2%,更能反映业务成色的寿险新单保费同比增长2%至25.6亿元。

但这一业务数据,与其早前定下的目标,有着极大差距。2018年6月,泛华推出521发展计划,希望在五年后,泛华的年寿险新单保费规模达到100亿元,年利润超过20亿元。

2023年,是这一计划收官之年。从今年一季度财务数据来看,泛华实现寿险总保费43.6亿元,同比增长29.1%,其中寿险新单保费同比增长55.9%至7.7亿元。一般而言,一季度是保险机构业绩冲刺的黄金时期,为全年业绩实现打基础,若按一季度规模粗略推算,泛华全年寿险新单保费大概率难以实现100亿元的目标。

值得关注是的,泛华近年来归母净利润连续下滑,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6.1亿元、1.89亿元、2.68亿元、2.51亿元以及1亿元。

而与521计划捆绑并行的“泛华幸福奋斗计划”则在2020年12月草草告终。该计划是指泛华拿出约20%的上市股份(1500万份ADR),投入约25亿元资金,对泛华未来5年的经营战略规划与目标进行支持,部分有资格的泛华内外勤参与出资支持,通过完成履约条件,分享公司成长的资本价值。 彼时,泛华管理层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幸福奋斗计划的推出,体现了泛华管理层对于未来5年寿险市场黄金10年和公司经营业绩稳定向上的坚定预期。”但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不尽人意。

泛华开启“买买买”模式

传统的保险中介机构以销售为导向,处在简单的产销中间节点上,商业模式再造是现阶段保险中介机构发展的重中之重。泛华未来的想象空间在哪?或许是开放平台。

2023年,泛华定下“提升市占率”的经营目标,主要通过三条路径来实现,加大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大数字运营投入;加快并购扩张。

去年11月,泛华开放平台并购布局落下第一子,收购国内知名MGA(管理型总代理,Managing General Agent)平台中融慧金,采用换股的方式,计划增发6200万普通股新股,置换中融慧金57.73%的股权。今年2月,泛华接连向吉林中吉世安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武汉泰平在线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抛出橄榄枝,同样采用换股方式,并包含对赌协议,要求实现高增长。6月,泛华宣布在四川眉山天府新区建设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以满足其开放平台业务所需的技术支持。不难发现,尽管利润下降,但泛华正在加大投资力度“跑马圈地”。

胡义南曾表示,期待在未来一两年完成对20家-30家中小保险中介机构的参股或并购,并通过与中融慧金的MGA平台融合,链接300-500家中小保险代理机构渠道。

对于泛华想要打造的开放平台,有业内人士认为目标远大,能够为中小主体积极赋能,提升市场竞争力,带动行业提升整体经营水平,构建多方共赢格局。

但也有业内人士对此秉持较为谨慎的态度。“无论是新概念、还是新平台,无非都是以保险中介为中心,只不过是增加了为其他中介机构提供服务,但自己从事保险中介业务的同时,又为其他保险中介提供服务,这可能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所以最后大概率要么完全通过并购参股消除冲突、要么通过放弃自己的中介业务完全只提供服务,否则很难兼顾球员和裁判两个角色。”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在接受蓝鲸财经采访时表示。

沈萌指出,为了开放平台成长,泛华需要吸引更多中小中介机构参与形成聚集效应,但通过平台服务,提升中小中介机构的实力,就成为自身中介业务的竞争者,“如果利用平台信息与他人进行不当竞争,既会得罪平台的用户,也可能触犯法律法规。”

当前,开放平台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形成清晰稳定的盈利模式,如何控制数字化投入成本和未来管理成本,是否能得到相关监管政策支持等,都还是未知。

一位业内人士直言,一家企业在兜售其新商业模式的故事时,要让市场为之买单,不仅要有与以往不同的概念,更需要在新领域形成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蓝鲸财经 李丹萍 lidanping@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