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批集采平均降价56%年节省167亿,肝素、奥司他韦等药品市场加速洗牌

集采的冲击对于大多头部企业影响有限,经过多轮集采后大品种仿制药业务逐渐接近“应采尽采”,头部企业对仿制药业务的依赖性降低,将重心转向创新药领域。

3月29日,第八批国采在海南开标在即,此次集采涉及41个品种,181个品规的药品,其中39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省16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集采不乏市场销量超10亿的大品种,其中,肝素类产品今年首次纳入集采,包括那屈肝素和依诺肝素,蓝鲸财经注意到,此次两款肝素类产品竞争中原研厂商全部未中标,而一些市场规模过小的“光脚企业”拟中标,或靠集采快速打开市场。

此次两款肝素类产品其背后是50亿的市场,行业洗牌开始。

而奥司他韦干混悬剂也再一次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从公布的中标数据来看,平均降价83%,龙头企业东阳光药再次低价中标。

肝素类药品首次被纳入,原研全部出局,50亿市场生变

肝素类产品作为首次纳入集采的产品颇受关注,此次涉及两款肝素类产品,按照此次国采的竞价规则,那屈肝素6进4;依诺肝素11进9,分别淘汰两家企业。

合计超过50亿的市场争夺战,竞争激烈。

肝素是临床最常使用的抗凝血、抗血栓药物之一,其临床应用相当广泛,是血栓栓塞性疾病、心肌梗死、心血管手术、血液透析等一系列疾病的临床用药。

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肝素类产品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肝素类产品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万;2021年销售额超过120亿元,同比增长12.98%。

被纳入此次集采的两款肝素类产品:依诺肝素和那屈肝素在2021年的销售额分别为28亿元和27亿元,占据所有肝素类产品的半壁江山。

有业内人士认为,肝素类产品作为一个经典抗凝血药物,拥有非常稳定的基础需求,而随着心血管患病率的逐年增加,抗血栓市场及肝素类产品需求还会有进一步提升,肝素类产品的前景向好,而此次集采后50亿市场将面临再次洗牌。

此次依诺肝素共有11家厂商参与竞争,包括1原研厂商赛诺菲和10家仿制厂商。根据官方公式的结果,原研厂商赛诺菲出局。而此前,原研厂商赛诺菲占据最大市场份额45.3%;其次为天道医药、健友生化,后两家全部中标。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中标企业中还包括红日药业、东营天东,两家企业都是此前市场份额低于1%的典型的“光脚企业”,此次中标有望借助集采快速放量。

那屈肝素方面,一共有6家企业参与竞争,包括1家原研厂商Aspen和5家仿制厂商,包括常山生化、健友生化、东诚北方、兆科药业和红日药业。

从公布的结果来看,原研厂商Aspen此次也未中标,此前, APSEN占据市场份额约30%,其次是东诚北方、常山生化等国内企业。

上述人士表示,原研厂商或出于全球定价策略考虑出局此次集采。

奥司他韦干混悬剂竞争激烈

除了肝素类产品,奥司他韦干混悬剂无疑再一次成为关注焦点。

奥司他韦曾经一度被称为“流感神药”。此前的第七批国家药品带量采购中,第七批集采中东阳光药给出的奥司他韦胶囊报价降幅高达91%,相对于第七批国家药品集采平均48%降价幅度,一度被业内认为是爆出了“地板价”。

而在本次集采中奥司他韦第二次被纳入集采范围,奥司他韦干混悬剂是近年来市场新推出的剂型,除了国内最早生产奥司他韦仿制药的企业东阳光药业外,还包括Hetero、博瑞制药,成都倍特药业等7家企业参与竞争。

此前,东阳光药业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市场份额近85%。从公布的中标结果来看,东阳光药报出了奥司他韦干混悬剂的本次集采第二低价——19.70元拟中标。最低价报价者是博瑞医药,其报出15.99元的最低价,此价格较101.4元的最高有效申报价下降84%。

有业内人士指出,东阳光药以低价保市场的意图明显,不过此次集采后东阳光药在奥司他韦市场的垄断地位或被撼动。

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刘立鹤指出,集采的冲击对于大多头部企业影响有限,经过多轮集采后大品种仿制药业务逐渐接近“应采尽采”,头部企业对仿制药业务的依赖性降低,将重心转向创新药领域。

“而对于中小企业和部分难以获得零售增量的药物领域来说,集采仍是提升中标产品市场渗透率的关键。”刘立鹤认为,随着国家集采的规范化和常态化,集采对药品市场的利润压制程度逐渐呈现边际缓和趋势,而企业仍需迎合集采促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大趋势,进一步提高自身竞争力,避免仿制药销售利润影响带来的大幅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