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2022年净利润增四倍达166.2亿元,新能源补贴收入超过百亿

比亚迪2022年的净利润超过前四年的净利润之和。

3月28日晚间,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002954)披露的2022年年报显示,比亚迪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240.61亿元,同比增长96.2%;净利润166.22亿元,同比增长445.86%;基本每股收益5.71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红利11.42元(含税)。

从主要业务板块来看,比亚迪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为3246.91亿元,同比增长151.78%,占集团总收入的比例为76.57%;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为988.15亿元,同比增长14.3%,占集团总收入的比例为23.3%。

毛利率方面,公司2022年整体毛利率达到17.04%,较2021年提升4.02个百分点。汽车相关业务毛利率为20.39%,同比提升了3.69个百分点;而手机相关业务毛利率仅为6.06%,同比下降了1.52个百分点。

对于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比亚迪在业绩预告中将其归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实现强劲增长,勇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推动盈利大幅改善,并有效缓解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停产燃油车成重要拐点,补贴收入超过百亿

自2022年3月起,比亚迪宣布停止燃油车的整车生产。彻底转向新能源汽车市场后,比亚迪的销量节节攀升。

财报显示,比亚迪2022年总销量为180.25万辆,同比增加149.88%。其中乘用车销量为179.66万辆,同比增加151.83%;海外销量为4.53万辆,同比增加194.54%。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补贴收入高达104.38亿元,也为公司盈利水平大幅提升做出贡献。

与此同时,“出海”正在成为比亚迪增长的另一大亮点。目前,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巴西等43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全年累计出口新能源乘用车5.59万辆。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前两个月,比亚迪累计出口新能源乘用车2.54万辆,实现了2022年全年近一半的海外销量。

规模效应及高价值车型带动利润增长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比亚迪的单车利润还不足千元。而在2022年,四个季度的单车利润分别达到了0.24万元、0.7万元、0.95万元和0.98万元。此前,比亚迪曾在2022年初两次提价,涨价后的订单在第三、四季度大规模交付,因此三、四季度单车利润上涨幅度较为明显。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市占率达27%,同比增长近10个百分点。

2022年以来,比亚迪海洋网和王朝网相继推出元PLUS、唐DM-p、汉千山翠限量版、海豹、护卫舰、驱逐舰等多款车型,售价区间在15-30万元左右。其中汉家族全年销量超27万辆,唐家族全年销量超15万辆。

此外,旗下高端品牌再度发力,腾势D9自八月上市以来,年内累计获得超5万订单;仰望品牌的发布,更是将旗下车型价格区间上探至百万元级别。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卖电池比卖汽车更挣钱

比亚迪在2022年的研发投入大幅提升。财报显示,2022年比亚迪研发投入金额为202.23亿元,同比增加90.31%,在总营收中占比为4.77%。

技术方面推出了全新高端品牌“仰望”和“易四方”的四电机独立驱动架构平台,DM-i超级混动和新的刀片电池技术,以及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推进。

截至目前,比亚迪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3.9万项、授权专利超2.7万项,研发人数近7万人。

根据比亚迪旗下主要子公司财务数据显示,电池业务要比整车业务的利润高出不少。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2022年营收为1899.11亿元,净利润为38.93亿元,净利润率为2.05%;无为弗迪电池有限公司2022年营收为178亿元,净利润23.71亿元,净利润率为13.32%。

在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比亚迪表示,将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强化垂直整合优势,深化大客户战略,持续提升核心产品份额并开拓新品类领域。在持续扩大业务规模的同时,将聚焦安卓领域中高端产品,巩固在安卓市场的龙头地位。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方面,比亚迪布局了智能家居、游戏硬件、无人机等领域。日前,比亚迪已推出一款具有控车功能和健康功能的智能手表,该手表将于4月上市销售。

随着2023年新能源汽车国家购置补贴政策正式退出,新能源与燃油车之间的交火也愈演愈烈。比亚迪也随着近期疯狂的降价潮开始新一轮降价政策,虽然此举有助销量稳定,但也有可能变相限制公司的盈利水平增长。

展望未来,比亚迪方面表示,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将继续深化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逐步形成比亚迪品牌、腾势品牌、仰望品牌和专业个性化全新品牌的品牌矩阵,覆盖从家用到豪华、从大众到个性化,全面满足用户多方位全场景的用车需求。此外还将对现有车型进行迭代升级,以保持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未来将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智能辅助驾驶发展,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2022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