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娱乐8月12日文:据新传智库,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影股份”)登陆A股市场,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个交易日,中影股份即上涨43.95%被秒停,公司总市值冲至240亿元。历经12年,中影集团终于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当天的挂牌仪式声势浩大,出现了不少政府、行业内的重量级人士,足以看出中影股份上市对于中国电影的重要性。事实上,这次上市对于文化产业改革也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
【中影股份和中影是什么关系?】
通常我们所说的中影是指“中国电影集团”,而此次登陆A股市场的“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则是中影集团为谋求上市在2010年联合中视总公司、央广传媒、长影集团等7家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股份公司,其中中影集团占股93%,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其它7家公司各占股1%。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中影股份目前拥有 5 家二级分公司、11 家二级全资子公司、6 家二级控股子公司,还有 83 家三级控股子公司。包括这些子公司在内,中影股份的业务类型分为四大板块,包括影视制片制作、电影发行、电影放映和影视服务。
电影发行自然是中影股份的强势业务。2013 年,中影股份年收入中电影发行业务贡献了超过 50% 的营业收入。而在发行业务中,进口片的发行业务营收又占了大头。众所周知,目前国内拥有进口片发行权的只有中影和华夏电影两家,中影占据了绝对的政策优势。招股书显示,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6.50%、46.59%和43.86%,毛利占比分别为 23.20%、33.77%和37.17%。
在放映端,中影股份在全国49条城市院线中拥有3条控股院线和4条参股院线。截至2015年,中影股份参控股的院线旗下的影院数量占全国的28.90%。
【中影集团的上市之路何以走了12年】
从2004年着手上市,到今年成功登陆A股,国字号的中影集团的上市之路走的异常艰难。
回顾中影集团的12年上市之路之所以推进得如此缓慢,一方面是因为受政策限制、金融危机、IPO停发等客观因素影响,更多的是因为中影集团内部产权混乱(中影集团成立之初是由原中国电影公司、北影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等8家单位组合,进行业务重组、资产整合和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层变换政策不统一等国企的顽疾。
乐正传媒研发与咨询总监彭侃这样解释这一问题,“中影上市,归根到底是一个国有企业的改制问题,怎么协调8家单位之间的关系、怎么对国有资产进行改革、怎么面对市场,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比如退休员工怎么安置、(电影厂)地皮怎么处置,八家单位的利益怎么协调分配,怎样把一开始产权混乱的资产做到产权明晰……”
【中影上市盼做回老大是否期望过高?】
虽然不少媒体在报道时用到了“国内A股市场迄今为止的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产业链上市的电影集团’”、“中国电影行业排头兵”等词汇描述此次挂牌仪式上的中影股份,但是募股之后欲重回老大位置仍然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电影发行业务。正如前文提到的,进口片发行业务是中影股份的支柱业务,这部分营收占到了总营业额的近50%。如果市场化改革深化,“一家进口、两家发行”的进口影片管理政策未来发生调整,例如增加能够开展进口影片发行业务的公司数量,将会对中影电影发行业务带来较大不利影响,进而影响中影的总体业绩表现。
以2012年中美签署《谅解备忘录》为例,这一事件使美国电影票房分账比例提高至25%,而数据显示,中影股份2012念-2014年的毛利率从30.44%降为20.54%,其中电影发行的毛利率也从30.78%降至22.82%,中影股份对此解释为进口片分账比例调整所致。
在放映端,虽然目前中影股份参控股的院线旗下的影院数量占全国的28.90%,但也面临着大而不强的问题。2012年至2014年,中影股份电影放映收入的复合增长率接近17%,远低于全国票房超过30%的复合增长率。中影股份所属的中影星美、深圳中影南方和中影数字院线都已跻身国内院线票房收入的前十名,但三家院线合计票房收入由2012年的35.27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55.28亿元,复合增长率只有25%左右,不及全国票房的增速。而后来居上的万达院线票房收入已是连续六年位列全国院线第一名。
影视制作也非中影股份的专长。由于中影国企的性质,需要承担政治任务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义务,制作的部分主旋律影片多属于公益性质,实难盈利。2012年至2014年,中影股份影视剧制作收入分别为6.45亿元、6.64亿元和6.35亿元,几乎是原地踏步甚至还略有下降。
中影股份的影视制作不但收入停滞不前,毛利率也同样表现不佳。公司2012年制片制作的毛利率为42.56%,到了2014年只有可怜的1.43%,几乎呈现断崖式的下跌。中影股份的解释是其业务特点所致。2012年和2013年的毛利率主要来自《中国合伙人》和《无人区》的贡献,但由于其他影片投资未能取得预期的票房收益,造成整体毛利率的下降。
【幸福蓝海、中影、上影相继上市意味着什么?】
8月以来,登陆资本市场的国有影视企业并非中影股份一家。在中影股份上交所敲钟之前一天,8月8日,江苏广电控股公司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深交所举行了挂牌仪式,成为创业板第一家上市的国有控股电视剧投资制作和电影全产业链经营的公司。而在中影股份上市之后一周,上影集团旗下的上影股份也将在上交所挂牌。除此之外,其它地方的国有电影厂也在筹划上市事宜。
从8月9日挂牌仪式的出席嘉宾——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与中影股份董事长喇培康一同出席,我们不难看出管理部门对于中影上市的看重。从主流媒体报道来看,新华社报道称,中影股份的挂牌,标志着电影领域的文化体制改革加速推进,国有电影制片厂探索迈向集团化、股份化。人民日报也发表了题为《中影上市,产业升级呼唤文化担当》的时评,文章指出“作为国有电影第一股,它代表着国有文化企业改革获得的不菲成就,也意味着中国电影国家队正式进入资本市场迎接更艰巨的考验”。
面对民营企业的接连上市,国家需要国有影视企业做出担当,争取当前市场和资本的良机,稳住行业领先地位。人民日报的这篇时评中也写道“在华谊兄弟、博纳影业、光线影业、乐视影业、万达影业等民营电影企业及其出品的影片越来越为公众所熟知的时候,部分国有电影企业却在改革的进程中陷于困境而难以脱身……如果就此沉沦于困顿,错失当下市场与资本赐予的良机,中国电影的国家队或许将在行业与历史中彻底失去话语权,而这无疑与国有文化企业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完全相悖。”
综合以上种种迹象,我们不难看出中影股份上市成为我国电影领域文化体制改革的风向标,国有影视企业寻求上市将会成为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