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的白
刚过去的双十一,《央视财经》打破过往关注各大电商巨头销售额的惯例,以《中国电商年度发展报告》为专题,将镜头转向了社区超市。一家在北京开了8年的社区超市,这两年积极入驻各大外卖、到家平台,为方圆10公里内的居民提供“即时零售”服务,最终小店月销实现激增近3万单。这是央视继今年8月第一次报道“即时零售”现象之后,再度关注此类新业态新现象。
除了央视关注之外,早在年初,《人民日报》就曾发表过《让实体店人气重新旺起来》文章,不用过多解释,拥抱实体经济,必须成为所有商家必须参与的头等大事。
从《人民日报》,到《央视财经》,再到双11各大地方媒体争相报道每个地方的“即时零售”新现象。社区超连锁发现,“即时零售”正在成为全民共创的新风口。
内外资商超便利店加码即时零售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各大商超、便利店线下客流都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大量的消费者虽然不能到店,但是即时性、便利性的消费需求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线上下单,最快30分钟送达”的即时消费体验渐渐被大家接受。值得注意的是,大量消费者的即时消费需求也从原来的餐饮,逐步延伸至各类商品,譬如休闲零食、生活用品、护肤品、宠物粮食、酒水饮料、母婴用品、医疗保健等等,这就让所有商超、便利店不得不加速拥抱“即时零售”新业态。
既然加码即时零售的行业趋势不可逆,那么就全面躬身入局。目前包含沃尔玛、家乐福、永辉、高鑫、华润、物美、联华、家家悦、步步高等全国性大型商超,以及昆仑好客、7-Eleven、罗森、美宜佳、全家、ALDI奥乐齐、快客、可的、喜士多、十足、之上、见福、便利蜂、芙蓉星选、苏果、中百、易站、唐久、365便利店等知名连锁便利店品牌,均在加速打造到家配送业务,通过即时零售谋求打造第二增长线。
从经营现状来看,第一批投身即时零售的商超和便利店均尝到了甜头。根据美团数据显示,今年1-7月,平台上的品牌超市便利店即时零售订单同比去年增长了39%,即时零售,正在成为所有商超、便利店夺回疫情损失的重要举措之一。
即时零售所显现的刚需性,全场景消费特点,已为行业打开了一片新蓝海。罗森中国事业推进总部总经理吉田凉平表示,罗森在中国的店铺数已经突破5000家,而外卖给实体门店带来了很大的增量,这一部分的销售额占整体比重约为10%,在未来罗森将加强自有优势、商品运营,投入更多品牌促销活动实现线上销售额的持续增长。
社区超连锁发现,自2018年以来,罗森就陆续在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上线,并通过APP、公众号、小程序等建立了完善的到家服务体系。其中在美团外卖app上,目前已有超过4000家罗森便利店上线,覆盖超过全国69座城市,1-7月订单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3%。
与此同时,作为外资便利店代表之一,7-Eleven中国新任董事长严茜也曾表示,未来将在外卖等即时零售战略上重点发力。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即时零售平台给实体门店带来了约10%的销售增量,而在川渝等地区,因美团和便利店周末的促销力度较大,线上销售额占比更是达到15%左右。
另外,社区超连锁也发现,全国门店数超过2.8万家的本土便利店品牌美宜佳,也已将即时零售定位为公司战略,外卖等即时零售业务由公司整体统筹管理,目前专门负责外卖业务的团队就超过100人。
截至2022年4月,美宜佳线上单月销售额已超2亿,月订单峰值超390万单。仅在美团平台,美宜佳门店近三年的线上订单量增速均超100%。
另据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在美团和饿了么等平台上,即时零售销售额最多的为本土便利店美宜佳,达到14.85亿元,力压一众外资便利店。
巨潮之下,顺势而为成为行业的新共识。以连锁超市为主业的家家悦在最新发布的半年报中披露,公司通过美团等第三方平台及家家悦优鲜平台,提供到家服务的门店已经达到511家,线上销售和订单量同比增长均超过了80%,即时零售正在成为公司重要增收业态之一。
即时消费习惯的改变不可逆转,即时零售的风向也是大势所趋。事实上,除了上述品牌连锁便利店之外,近两年来也开始涌现出了一批新型便利店,即将店开在人流量较少的写字楼、居民楼、仓库、创业园区、地下车库等区域,以提供外卖服务为主的“仓店一体化”便利店。例如起家于深圳的哆鲸选,两个月就实现了门店盈利,一年半就拓店20多家;又如创办佳美乐购的王东,其父母在北京经营多年传统便利店,熟悉该市场的王东于2020年开了第一家佳美乐购,现在门店已超20家。还有起步于杭州的“近距梨·超选便利”,上线第二周便已达到日均200单的业务量,成长周期非常短。
“近距梨”联合创始人丁健告诉社区超连锁称,不同于临街的便利店,近距梨以前置仓为主,通过仓店一体化降低成本增加便利。近距梨目前只服务于外卖用户,因为是按需选品、24小时营业,满足日常需求的同时兼顾长尾订单,所以相对来说货品周转更快,坪效比更高。
社区超连锁发现,这类新型便利店大体上以“仓店一体”模式为主,单店面积一般120至300平米,商品SKU可达到3000至5000个,远远超过普通的便利店货品数,经营品类可覆盖酒水饮料、休闲零食、日用百货、美妆洗护、医疗保健、服饰鞋帽、手机数码等日常生活便利类商品,并依托于美团配送、饿了么配送、蜂鸟即配、顺丰同城、闪送、京东达达、UU跑腿和邻趣等等第三方即时配送平台,完成30分钟-1小时即时配送服务。
即时零售或成全民创业新风口
目前,即时零售,不仅成为了各大商超、便利店提升公司营收增量的重要业态之一,也成为全民创业的新风口。
自2019年疫情在全球市场蔓延以来,国内外消费市场逐渐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的趋势。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的“低欲望消费”现状,中国依托于庞大的消费基数优势,迸发出了完全相反的“即时消费”新趋势。这一点恐怕是所有外资消费品企业都不曾设想过的惊喜,就包括星巴克、无印良品、迪卡侬等饮料、服装等品牌均已基于第三方外卖平台,提供了最快30分钟即时配送服务。
即时消费,正在成为拉动经济复苏提速的重要业态之一。根据罗戈研究院发布的《2022 即时零售履约配送服务白皮书》显示,近几年即时履约配送订单量呈爆发式增长,2021年订单量达到308.5亿单,即时履约配送用户数超过6亿人,年复合增长率为26.22%。预计到2022年底即时履约配送订单量将突破400亿单,用户规模将突破7.5亿人,逐步接近2021年中国网民总人数10.32亿人。
理论上,现有的约11亿网民都存在即时消费需求,而一旦所有网民的“即时消费”需求迸发时,也将带来万亿级消费市场。在这场触手可及的万亿级新蓝海市场争夺中,如果说像永辉、美宜佳等老一批商超、便利店是主要参与力量的话,那么像哆鲸选、近距梨等新型便利店代表,也值得所有人关注。相比于前者,后者带动全民创业的社会价值更显而易见。
据丁健介绍,其实,目前整个即时零售的运营生态已非常完善,小到网店如何选品定价,订单配送,大到仓店选址、租仓、商品采购、仓店日常运营、人员招聘管理、品牌如何差异化经营等等都已经有相应的产品或者解决方案,完全适合“夫妻店”线上化。
社区超连锁发现,目前包含美团外卖、京东超市、饿了么等电商平台也都上线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譬如美团就面向所有商户推出了“闪电仓”服务,合作商家只需主要负责门店选址、租仓、商品采购、仓店日常运营、人员招聘管理;美团平台则主要负责选址选品定价建议、线上营销运营指导、线下履约培训,同时给予流量资源、运营指导、组货服务、营销资源等多项扶持举措。双方相辅相成,共同实现仓店的快速增长、盈利、扩张。京东方面则基于京东到家平台,以流量赋能、履约赋能、用户赋能、商品赋能、营销赋能为核心,为商户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眼下,对于所有即时零售的大小玩家而言,完全可以基于美团闪电仓,或者京东到家平台,为用户提供即时到家配送服务。
社区超连锁了解到,目前加入美团闪电仓,开一家网店风险相对较低。不同于传统便利店,必须要在人流量大、租金贵、物业费贵的黄金地段开店。前者属于“单仓底投入”,只需要选择一个相对来说人流量生活密集的区域建一个“仓”就行,不需要装修、不需要门店设计、因为没有顾客到店,更不用考虑货品陈列动线,货品陈列只需考虑后期方便捡货、配件方便就行。而且因为对选址的要求比较低,供应链、人员成本可以服用,因此,跑通一家仓的模型完全可以快速服用。
据丁健介绍,相对于开一家临街的便利店,开一家便利店前置仓的成本可以降低1/2。譬如在杭州开一家店,租仓一年,门店200多平米,可以支撑大约5000个SKU商品售卖,日均500单,平均客单价40元左右,每月单仓销售额就可以做到60万元以上,如果按照25%的毛利率计算,每月单仓净利润就可以做到15万,基本上可以摊平每个月的平台活动费用、商品采购费用、房租、员工工资和水电费等固定成本。
在丁健看来,目前在杭州开一家300平米的便利店前置仓,大约投入在50万左右,主要成本还是商品采购。这一块可以随着开仓数量的递增,然后可以通过规模化采购,向上游议价大幅降低成本,实现更大的净利润。
社区超连锁发现,10月底,住建部、民政部就曾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鼓励试点社区可以基于适应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大力配套建设便利店、菜店、食堂、邮件和快件寄递服务设施、理发店、洗衣店、药店、维修点、家政服务网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这也意味着完全符合《通知》条件的“即时零售”将正式迎来高光时刻。
而对于大部分夫妻店,或者即时零售的创业者而言,这将恐怕是最后的电商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