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东方IC
10月25日,银保监会发文称,党的十八大以来,银保监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决回归保险保障本源,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财产保险发展道路,紧紧围绕防控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三项根本任务,持续推动财产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近年来,财险行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行业加快转型升级。一是业务持续快速发展,险种结构逐步优化。财产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从2012年的5530.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4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0.6%,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业务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位。第一大险种车险保费占比由 2012年的72.4%调整至2021年的56.8%,险种结构更加均衡。
二是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截至目前,财险市场共有直保财险公司89家,其中中资67家、外资22家;专业性公司达16家(农险公司5家,汽车保险公司2家,互联网公司4家,信用保证保险公司2家,责任险公司1家,航运保险公司1家,科技保险公司1家),初步形成股份制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自保公司、相互保险社等多种组织形式和中外资公平竞争、共同发展、日益开放的多元化市场格局。财险市场集中度逐步降低,2021年保费规模前三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合计63.6%,比 2012年降低1.7个百分点。
三是风险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功能作用日益发挥。2021年,财产保险业提供风险保障达10860.3万亿元,是同期GDP的95倍,近十年年均增长率达43.5%。重点领域保险覆盖率持续提高,2021年行业承保机动车共计3.2亿辆,是2012年的2.5倍,近十年年均增长率为10.5%。2021年支付赔款8848亿元,是2012年的3.1倍,近十年年均增长率达13.2%,高于保费增长率2.6个百分点。财险业在重大灾害事故的恢复重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13年“菲特”台风保险赔付约60亿元,“海力士”火灾保险赔付54.2亿元,2021年河南、山西强降雨保险赔付121亿元,其中河南强降雨保险赔付占直接经济损失比例达到10%。
四是转型升级效果凸显,经营效益保持稳定。保险公司运用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业务持续赋能,在精准营销、精准定价、智能理赔、品质管控等核心环节不断创新,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业务模式和组织架构转型,经营效率显著提升。十年间,行业保持整体经营盈利,年均净利润约400亿元。
五是产品服务持续丰富,覆盖领域逐步拓宽。车险、家财险、企财险、农险、责任险以及信用保证保险等传统产品进一步丰富,退货运费险、航班延误险、指数保险等个性化、有特色的新产品不断涌现,线上化不断增强,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透明、更多样、更高效的保险服务,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基本覆盖了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成为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市场机制。
六是再保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风险转移分散机制逐渐完善。现有专业再保险公司15家,其中中资7家(含1家集团公司,即中国再保险集团),外资8家,再保险公司数量较2012年新增6家。截至2021年底,已有529家境外再保人完成再保险登记系统登记,通过跨境交易的方式为我国再保险市场提供供给。2021年,中国再保险市场向境外市场分出保费约1050亿元。
七是资本实力不断增强,行业整体风险可控。2021年底,财险业总资产2.5万亿元,净资产7361.9亿元,实收资本3500.5亿元,分别是2012年底的2.6倍、3.3倍和2.1倍,近十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1%、14.3%和8.5%,行业资本实力显著增强。偿付能力整体充足,2022年2季度末行业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03.7%,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38.5%。89家财险公司中,86家偿付能力充足,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蓝鲸保险 李丹萍 lidanping@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