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本公司的首要任务。”在年报中,百胜中国如此强调。
但日前必胜客门店发生的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可谓将百胜公司的脸打得通红。
入华三十余年,必胜客不断加快扩张步伐,门店数实现从1到2500多家的跨越。可惜,事与愿违,随之而来的,却是品牌业绩增长的停滞、同店销售额的下滑,以及多起食品安全问题等。扩张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让这家刚过“而立之年”的中青年品牌,正陷入深深危机之中。
必胜客食安问题引关注,多地抽查屡现“过期”原料
国内最大的休闲餐厅品牌,却在食安问题上栽了大跟头!
据新京报消息,今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记者应聘进入必胜客北京和谐广场店和魏公村店,发现后厨存在多种食品安全问题,其中包括餐厅管理人员篡改效期标签,食材不按时废弃;员工拆掉外包装,将过期食材“化整为零”;烹炸用油十天一换,相关指标超标近一倍等等。
上述情况一经曝光,便引发网友的高度关注,不少人表示,必胜客这是赚着大家的钱,却让大家“恰烂饭”。此外,还有消费者向蓝鲸财经记者表示:“必胜客一直被我们当作亲子餐厅,周末经常会带着孩子过去,今天才得知他们居然使用过期食材、废弃油,这以后可不敢放心再让孩子吃了!”
舆论持续发酵。7月20日午间,针对上述门店食品安全问题,必胜客中国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进行回应,称公司高度重视,已立即对上述两家餐厅进行闭店调查。不过,这一回应被网友认为,不具诚意。
公司调查结果究竟多久能出?我们暂且未知。不过,早在此之前,北京市海淀区和丰台区市场监管局便已先行一步,对涉事餐饮单位现场开展了执法检查,随后,两家门店均已被依法立案查处。
而除此之外,据新京报报道,全国多地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已迅速反应,对辖区内的必胜客门店进行了突击检查,其中,无锡市内同样有两家门店因使用过期食材被立案调查。
对此,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向蓝鲸财经记者表示,必胜客此次事件并非偶然,作为餐饮连锁品牌,门店出现食安问题一定有它的必然性,对于必胜客来说,这反映出其质量内控体系已出现了较大的纰漏,同时,公司在员工整个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等方面的培训和管理上,应该有所缺失。
关于门店供货情况及考核要求,在蓝鲸财经记者采访中,据必胜客北京某门店店长透露,总部一个星期会发两到三次货给门店,然后门店缺货可以再去订货系统提交反馈。另外,考核这块主要会看营业额和顾客满意度两大块,同时成本控制也是一部分。
直营店犯错,激进扩张策略或难辞其咎
值得注意的是,过往经验来看,连锁品牌食安问题频出的情况,多是存在于加盟门店中。且在2021年年报中,百胜中国也曾提及,由于必胜客加盟店的运营规模,可能导致品牌面临食品安全风险。
但本次,加盟不背这口“锅”。据悉,上述涉事门店,均为必胜客品牌直营店,且其中一家门店距离上一次使用过期食材被罚还不足4个月。由此,即便在总部直接管辖的区域,必胜客仍然多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屡教不改。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情况的出现,或还与必胜客的激进扩张策略有关。
据了解,必胜客成立于1958年,隶属于百胜集团,与肯德基为兄弟关系。1990年,该品牌在北京开设第一家餐厅,在彼时的国内市场,必胜客可谓独步天下。
此后,必胜客逐步加快扩张步伐。自国内首店成立以来,先是用了20年时间,将门店数由1扩至500,随后用了3年,又将原有门店数翻了一倍,增至1000家。不过,国信证券指出,在门店数量达到1000家后,必胜客开始面临门店扩张与同店效率的平衡问题,同店增长转负,门店增速却在5~10%之间。
即便如此,必胜客并未停止扩张步伐,甚至疫情期间,该品牌仍以年超百家的节奏逆势拓店。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必胜客已在全国600多个城市拥有超过2500家休闲餐厅,数量是国内与其最接近的西式休闲餐饮竞争对手的6倍。在此背景下,品牌直营门店比例接近95%。
不过,上述扩张收益却令人心寒。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必胜客营收由20.93亿美元变为21.09亿美元,基本持平。可以说,几百家门店的扩张,甚至没能为品牌带来收入的增长。
此外,2022年一季度,必胜客的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5%,餐厅利润率下滑4.6个百分点至10.7%。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披萨领域追赶者众多,竞争愈加激烈,必胜客优势并不算突出,加之后续受到疫情影响,国内餐饮大多停滞,在此情况下,品牌抄底扩张,成效有限。
至此,扩张策略带来的负面效应正日益凸显。“门店数量的增长日渐加重公司的经营及管理负担,例如需要更多的收入和利润去维系发展、需要更多的员工去补足岗位,而随之带来的,便有着上述食安问题。”业内人士如是说。
事实上,从2021年年报中可以看出,必胜客所属的百胜中国仍然对旗下品牌的扩张有着不小的野心,“我们认为我们的餐厅门店数目有潜力在日后发展至20000家或以上,目前我们正在追踪1100多个尚无肯德基或必胜客餐厅覆盖的城市。”
而对于已在食品安全方面满目疮痍的必胜客来说,继续扩张之下,如何避免再出问题呢?朱丹蓬认为:“首先,国家还需加强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处罚力度和速度。此外,对于企业来说,要把食品安全做好,除了完善质量内控体系外,还要将食品安全作为权重最大的考核指标,去要求、规范店长行为,这样才能降低食品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