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美国宇航局)又一次成为全世界媒体的头条。
飞行了五年的探测器朱诺号(Juno),4日顺利进入木星轨道绕行,哈勃太空望远镜日前捕捉到这颗气体巨行星上空比地球壮观的多的极光现象,美得让人窒息。
NASA的高冷动作一向牵动着媒体的心,当2011年向木星发射Juno探测器以来,各家媒体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五年,也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悬念:朱诺能否准时赴约"朱庇特”(Jupiter)?所以当NASA官方宣布这一好消息后,包括科技媒体TechCrunch、主流媒体CNN、新媒体资讯Buzzfeed、赫芬顿邮报在内的各大媒体都把这一消息高悬首页,就连古板高傲的华盛顿邮报也是如此。
赫芬顿邮报兴奋地喊到:你好,朱诺!
《洛杉矶时报》:欢迎来到木星!
美国门户科技媒体TechCrunch:以25万公里的时速,经过五年的长度跋涉,朱诺终于到达木星!
NASA的上天计划为何总能戳中西方媒体的G点
NASA的每一次上天,都是一个完美的圆梦计划,其使命清晰明确:不断拓展人类对于宇宙的认知边缘。从火星到冥王星再到木星探测,其话题的神秘性自不必说,其项目本身的悬念和刺激,也没有让媒体人失望过。正如一位Buzzfeed记者说的,“这个耗资11亿美元的家伙,居然能够顺利到达木星,这简直是个奇迹,这对我而言太奇妙了。”当然,这一现象,也与外媒从业人员普遍较高的职业素养有关,还包括西方科技媒体在向大众普及前沿科学方面扮演的角色有关。
所以,西方媒体从严肃大报到花边新闻到社交网络都愿意关注此事,此时的他们,不是纳税人。而是科学的信徒。
这两天,恰好国内也有个高冷的科研大家伙上线了,7月3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 meter Aperture SphericalTelescope,简称FAST)完成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的吊装,这个中科院在贵州深山里耗费巨资建造的东西,遭遇“到过刺耳”的声音,有人认为这“不过是‘放烟花’,与民生无益”、“花了那么多钱去探测看不见的东西,还不如省钱给贫困学生买午饭”.......
批判精神和纳税人意识确实是国内新闻环境下需要的,但就这个天眼望远镜而言,可能是用错了地方,因为稍有常识就会知道,这个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对于国内的宇宙科学研究有重大作用,BBC最近在特察了这个庞大大物之后也表示,这是中国科技的革命性事件。
主流媒体之所以必须关注这些看似无用的科技,并不仅仅因为其新闻价值,如果他们偶尔还想引导读者,还想引发一些思考,而不仅仅是媚俗,他们就不得不去花版面做这些。
关于天眼的报道,国内主流的立场可圈可点,主流媒体央视就站出来驳斥了这些声音,其实这些措辞并非歌功颂德的陈词滥调,而是捍卫了基础科学在媒体心目中应有的分量,当谈到科学领域时,媒体的态度反映的是这个社会对待“自由而无用的科学研究”的容忍度,正如上海观察评论的 那样,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贵州山里的“天眼”。
没有转发率的话题不关注也罢?
高冷的基础科学遭遇质疑,也是当下媒体在做新闻报道面临的困境。
以一些新媒体运营者的标准来看,没有点击率和转发率的文章都是垃圾,那这种高冷的科技类新闻,可能还不如今天“林心如宣布和霍建华订婚”这样的新闻更有价值。
在新媒体中,科技媒体一直是大热领域,打着TMT名头的新媒体可谓恒河沙数,但实际上大部分成为企业发布会的传声筒,真正关注科技前沿和深度的东西,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性价比不高。
但是,深度报道所需要的正是自由而无用的精神。在普利策奖的一百年获奖名单里,跟前沿科学研究有关的报道占有相当大的分量,这些科学报道往往耗时一两年甚至更常时间,“三年得两句”,但一发表却引发轰动,甚至影响一个行业。
如果媒体人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在此次Jupiter进入木星轨道后,juno官方网站发了一条第一人称的 Twitter:
“引擎完全开启,进入轨道,我已经准备好解开你的秘密,Jupiter,等着吧。”
这句幽默有霸气的描述,来自于NASA的科研工作者们,其实也是科技新闻的记者所需要的精神:准备为大众解开更深一层的真相,这正是深度报道的魅力所在,将公众带往“星辰大海”。
遗憾地是,关于基础科学的报道似乎正在式微,从近年来普利策奖社会新闻类的上升侧面印证了这一事实,这不仅让媒体人担忧,同样也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担忧,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亨特谈科技新闻事业时表示:“与科学本身相比,可能更需要担心的是如何传播科学的问题。”他说,面对许多振奋人心的科学发现,有些新闻报道往往不能客观阐述到底发生了什么,这让读者失望。
普利策奖获得者布卢姆说,在报道科技新闻时,只有熟知相关发现的渊源、将它们置于包含前因后果的大背景之中,才能更好理解其意义和可能的影响,也更便于读者了解科技新闻的内容和价值,“历史能让记者更聪慧”。如果媒体真的还需要一点星辰大海,应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其实就像当下最火的话题——无人驾驶,谷歌和特斯拉表现的态度完全不同,一个安安静静地作无人问津的研究,一个急于实现技术的商业化,这两种态度,也暗合了媒体人当下写稿的状态:适当的功利性,再加上一点专业度。
编译自赫芬顿邮报、Buzzfeed、华盛顿邮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