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顿君
编辑|刘鹏遥
大早上起来就看见微信群里有人在讨论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莫名想笑。
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不少“批判”双十一的文章或视频,多数作者都觉得现在的双十一已经越来越没啥意思,已然成为了1个笑话,充满了各种设计和套路。11月9号,网易严选CEO梁钧发内部信,也首次回应去年退出双十一的原因,他表示:双十一现在被众多商家设计成了一座“迷宫”,网易严选退出的是“充满套路”,“鼓吹消费主义”和“变了味道的”双十一,网易“不会给用户出难题”。
往年双十一当天的朋友圈,各大媒体平台,厂商等,肯定会铺天盖地的出现各大品牌双十一战报,这些战报的背后,带来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增长吗?对此我打两个问号!(不知道有没有打假人去核实过这些平台数据),但今年貌似比较冷清,是消费者觉醒了吗?
前几个月我买了一个小米视频监控门铃,最终支付了168元,昨天看了看同款产品现在的价格是249元,算上各种优惠劵,最终成交价到底是贵了,便宜了,还是没啥变化,我也懒得费脑细胞去计算了。
(左:现在标价,右:之前我购买的价格)
现在的双十一已经违背了初衷。以前各商家利用双十一降降价,清清库存压货,买家也能检点便宜,挺好的一件事。但这几年的双十一早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感觉现在的商家天天都在打折,跟马路边的最后三天清仓大甩卖,“快来看一看,瞧一瞧,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一个模样。
网上随便去查一下资料,其实很多产品在双十一之前都比双十一便宜,还有那些个直播间动不动就卖上亿,上百亿,如果数据是真的,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带货主播的颜值?人品?还是才华?说到底本质上还是靠低价。
同平台,不同平台的带货主播都在竞争,同样的产品,任何一个正规和良心的主播都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直播间的价格更低,更吸引人,商家为了销量也好,为了打品牌也好,也会最大限度降低价格,而这种低价,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回过头来说,双十一各平台的价格还能比直播间卖得更低么?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次双十一还持续了一个月,这种做法没少被各路人马吐槽。什么小预售、大预售、双十一的,看的眼花缭乱。昨天闲来没事翻了翻朋友圈,铺天盖地的各种双十一宣传海报,有商家的,也有平台的,挑了几张设计得还不错的海报点进去一看,满减,买几赠1,各种优惠劵套路,立马没了兴趣。真想降价促销,就不能直接一口最低价完事?搞这么多名堂,想想都累。
看过一些报道,有分析人士指出:双十一市场其实并没有带来多少的销售增量。想想也是,打算双十一购物的这些人本来就有购买意向,无非是推迟了几天,或者提前了几天。商家原本平时就能卖掉这些产品,只不过现在变成双十一期间集中卖掉这些产品,而双十一之前和之后的一段时间,基本卖不动货。不仅如此,物流运输,人工什么的都集中在了这几天,这给整个产业链上下游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双十一过后“一地鸡毛”,平台、商家、物流、买家都身心疲惫,也不知道图个什么劲。
电商销售平台要的是数据增量,双十一结束了数据增长慢了怎么办?所以继续找名头造节,又出现了双12什么的,但说到底,本质就是价格战,或者干脆讲是价格套路“游戏”,对商家来说,打价格战的只要不是赔本赚吆喝,还可以当做是品宣了,回头消费者还能得到点实际利益,但对于玩价格游戏的那种,被骗的,被忽悠的,最终还是我们消费者。
“物美价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没有利润支持,商家如何能用更好的材料、更好的设计、更好的技术、更好的服务提供产品和服务?相信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所以,哪有那么多好产品能支撑各种电商节、各种直播带货,各种节日促销呢!
我们出口打的是价格战,自己人和自己人竞争打的也是价格战,起初各种外卖,打车的补贴,我想大家都还记忆犹新,等资本雄厚的企业一旦形成了市场垄断地位,价格就会涨上来,对于消费者而言,最终还是收之桑榆,失之东隅。
一位以前合作过的品牌商告诉我,一到双十一,平台为了销售数据增量就要求他们降价,潜台词不降价就不给流量扶持,但是他们做的是高端品牌,降价会伤害品牌定位,也会得罪老客户。不降价又怕平台方今后不给流量,所以很矛盾。咬着牙参加了几次双十一大促,短期的流量虽然带来当月可观的销量数据,但是对品牌后续销售并没有多少助力,甚至是赔本赚吆喝。所以,有些商家不得不在活动中搞些什么小九九,你懂得!
什么时候中国也能出一批像苹果这样厂商:你爱啥活动啥活动,我就是不降价,要补贴平台你自己去补,不降价,消费者也同样会心甘情愿地继续购买,或许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一个品牌的价值,否则广大商家也只能在没有硝烟的价格战中夹缝生存,没准那天战着战着就没了。
我们呼吁广大的消费者,建立理性的消费观,别因为图便宜买了一堆并不太需要的东西,同时也呼吁广大商家,广大平台,多一份真诚,多一份良性竞争,这样才是一条良性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