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马智涛:区块链技术助推个人数据可携带权落地

马智涛提到,解放数据生产力有三个非常核心的难点需要去攻破:数据安全存储、数据安全可信传输、数据协同生产。

数据要素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如何解放数据生产力、发挥数据要素提升生产效率的作用、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10月26日,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在第七届万向区块链全球峰会上分享了个人信息可携带权的国际实践及中国路径。马智涛提到,解放数据生产力有三个非常核心的难点需要去攻破:数据安全存储、数据安全可信传输、数据协同生产。

马智涛强调,在所有类型的数据中,个人数据占比最高,面临的挑战也最大。个人数据虽然由个人创建,但很多情况下却需要在企业之间流转,责任主体和利益主体不一致,导致个人数据流转困难。

据了解,11月1日正式生效的《个人信息保护法》首次规定“个人信息可携带权”相关内容。马智涛认为,个人信息可携带权的确立,体现将个人信息权利还归个人的立法思路,赋予个人主动在企业间流转个人信息的权利。如何运用创新技术探索个人信息可携带权的新模式,是关键的下一步。

在个人信息可携带权被确立的情况下,是否有其他路径来突破、攻克上述“可信传输、安全存储、协同生产”三大难题?

马智涛指出,中国新模式应当给用户选择存储方式的权利。同时,还需要解决个人信息验真、个人权利保障和信任机制的问题,以及个人信息在跨行业多场景下的协作问题。

对此,马智涛提出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解决思路——分布式数据传输协议(DDTP)。据他介绍,“DDTP模式可以做到完全由个人主导,而且遵循分布式理念,不需要参与机构有事前约定,并且也不需要依赖单一中心机构的推动,能够实现跨机构、跨场景、跨业态的数据层面合作。”

而粤澳健康码跨境互认项目恰好验证了DDTP在个人健康信息领域的可行性。

2020年,与DDTP核心机制相似的场景化方案,就已应用于微众银行提供开源技术支持的粤澳健康码跨境互认项目。该项目让用户成为个人信息数据传输的核心,自主携带申报个人健康信息,通过可验证数字凭证上链,实现数据验证及健康码互认互换。截至今年6月,粤澳健康码跨境互认项目已支持超9500万人次顺利通关。

马智涛表示,“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加上前沿技术的持续发展,有机会推动更多类似于DDTP的标准协议的诞生,构建更多符合公众联盟链形态的应用,为数据时代构建非常需要、必不可缺的数字新基建。”

对于未来DDTP领域运用的侧重点,马智涛在接受蓝鲸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是跨行业的通用。前期我们还是会先多交朋友,未来大家互信建立起来之后,可以挖掘更多的场景去建立商业关系。”

微众银行科技创新产品部负责人姚辉亚补充道,“以粤澳健康码为例,我们提供的一是开放创新的理念,二是提供底层技术的支持,包括开源技术。对于DDTP方案,一方面是我们自己使用,另一方面也希望行业可以一直延续我们开放创新的理念。”

相关阅读
构筑ESG可信基础设施,微众银行推出“微众区块链”品牌
蓝鲸315 | 微众银行投诉量登黑榜,暴力催收频发生
安全开采数据“富矿”:隐私计算基建的融合与进击
招商局拟成立金控公司,持有银行证券保险租赁等牌照涉足区块链领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