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市值榜 齐子概
编辑|赵元
1995年,中国刚刚接入国际互联网。
王兴还在福建龙岩读高一,他家境富裕,父亲王苗给他买了台电脑,他成了中国最早接触互联网的一批人。
千里之外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迎来了一位叫姚劲波的化学系新生,他并不是很情愿来到这里,他真正感兴趣的是计算机,入学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甚至想退学重考。
这两位相隔千里的年轻人,出于对计算机的爱好,在日后的十几年中,他们一头扎进互联网,并在一个赛道上进行交锋。
更早毕业的姚劲波,在2005年效仿美国的Craigslist.org,成立了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稍早一些,他凭借创办易域网——一家网络域名交易公司,赚到了第一桶金、参与创办了学大教育,已经声明鹊起。
分类信息网站,其实是本地生活O2O的雏形。
王兴创办的美团比58同城晚了五年,但他们的故事将呈现出两个走向:往前,姚劲波的58同城是明星企业,备受投资人青睐,但随后将逐步走向边缘化;往后,美团将在惨烈的“千团大战”中存活下来,倒在它面前的,包括58的团购项目,王兴将以更激烈的姿态进入本地生活的每个领域。
01 姚劲波与王兴的第一次交锋
早期的58同城进展顺利,姚劲波很快拿到了赛富资本A轮500万美元的融资。
即便08年的时候,58同城受金融危机影响一度走到破产边缘,但这只是个小插曲,因为很快,软银富赛追加了4000万的投资,2010年,其又拉着DCM进行了第二轮1500万美元投资,再到2010年12月初,姚劲波又拿到了华平创投6000万美元的第三轮融资。
58的顺遂离不开两个原因:
第一,当时中国互联网产业仍处于萌芽期,互联网创业的主流路径,是最先嗅到互联网风向的那批人,他们在互联网发展更加成熟的美国,找到一个商业模式,然后照搬到中国进行本土化。
在美国有了参考对象,他们更容易被资本市场认可。58创立之初,姚劲波的设想便是,只要有用户量和收入支撑,再过两三年就去上市。“美国市场肯定认可我们的公司,我只需要说自己的目标是中国行业最大、是中国的Craigslist就行了。”
第二,58幸运地符合了平台经济的特征。
平台经济有四个主要特征:依赖用户的高度参与、供求双方的信息精确匹配、双边网络外部性及大规模跨界。
在当时,市场上分类信息网站并不多,58同城实际上掌握了先发优势,它将本地商户服务信息进行整合,以广而全的信息发布的方式,解决用户的信息需求。
这也决定了58同城的商业模式:基于用户基础获得信息与流量,向企业用户收取接入这些信息与流量的费用,同时向商户收取会员费用。
这是典型的流量思维,在互联网人口红利期,58同城的核心优势,正是丰富的信息服务、长期培养起来的用户习惯、以及领先的行业地位。
在那个阶段,重要的是信息的广度与用户浏览量,在信息分类的赛道里,这两点足以让58同城树起护城河。
这也是为什么,2011年,58同城主要的竞争对手赶集网获得红杉资本与今日资本的C轮融资后,促使58同城投入了近千万美元大打广告战,广告战的高潮在2014年,两家的广告投放总和超过了15亿元。
不过后来姚劲波发现打来打去是一场内耗,动了收购赶集网的心思。
一则有趣的故事是,2013年58同城赴美上市后,姚劲波保持着三四个月给赶集网创始人杨浩涌发一条短信的动作,短信内容大多是“聊聊”“两家合了吧”之类。
58同城成立8年后,姚劲波迎来了两个高光时刻:2013年,58同城赴美上市;2015年,58同城并购了它最大的竞争对手赶集网,在信息分类这条赛道上,再也没有了对手。
这时的58同城,实际上已经走进了流量批发的舒适区,这让他错过了在本地生活O2O领域的大好机会。
2010年美团成立,以团购模式进入本地生活赛道,它长成了一个超级生活平台,用户与商家可以在线上进行交易,线上线下被打通,它关心流量,但更关心用户黏性,它提供信息资讯,但又不限于信息服务,而是依托这个平台提供本地生活服务。
这事实上也是姚劲波最好的机会,王兴更像是在姚劲波的基础上,往前迈了一步,用交易串起了生活服务。
58同城及美团,代表着本地生活O2O的两条路线:前者直接切入本地生活信息服务,而美团则是以团购出发,起初重点布局餐饮领域,后期逐步成长为涉入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交易平台。
虽然2010年6月,58同城也上线了团购业务,但即使是在鼎盛期,58在团购业务上的资源投入,也不到公司的10%。
一位58的老员工对此觉得惋惜:“当时只是想占个坑,所以初期的投入并不大,但没想到美团瞬间就起来了,等58自己想砸钱做大时发现,已经来不及了”。
02 新的秩序:58掉队
2015年合并赶集网之后,58同城的市值逼近百亿美元,同期美团合并大众点评,估值在150亿美元上下。
五年之后,58同城从美股私有化,退市的价格是87亿美元,美团的市值则已经迈过3000亿美元的高位,成为中国互联网市值第三高的企业。
姚劲波陷入尴尬境地。
有两个问题值得讨论:一是为什么58同城的团购没做起来,二是为什么58依旧是分类信息平台的老大,但却在后来一步步被边缘化。
有一种观点认为,58同城最大的错误,在于对本地生活服务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姚劲波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坚持做一家轻公司。
至少在2013年上市之前,58同城的核心价值仍然停留在信息层面,对平台而言,只有信息,不足以构建起交易闭环,进而导致对用户的价值十分有限。
直到去年的“58神奇日”上,姚劲波才表示,58同城正在从一个以流量收入为主的平台迈向将来以服务收入为主的时代。
这又反过来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当用户与平台的联结纽带更多是信息,这其实是一种弱关系,用户用完即走,并不会长期留在平台上,简单来说就是,信息服务的广度能够吸引用户,但深度不足、连接不足,很难留住用户。
王兴实际上比姚劲波更往前迈了一步,2017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王兴称美团在各个垂直行业都在做更深层次的连接。“在餐饮,我们最早提供信息,后来提供交易,再提供外卖的配送。我们现在还给餐饮老板提供ERP系统,我们会往B端走,扎得更深。”
在王兴看来,纯粹的C端、纯粹的连接,“腾讯一个人干就好了”。
此外,2015年以后,互联网正在呈现出新的特征:廉价流量消失,线上获客难度进一步加大,移动互联网的引爆性红利即将吃完。
这年,王兴提出来“互联网竞争的下半场开始了”,他认为,下半场是ARPU值(每用户平均价值)的体现,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突破,行业竞争模式从外部竞争升级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也就是说,纯粹的流量思维,在互联网的下半场竞争中,已经不再是万能法宝。
更何况,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战争,微缩为一个个超级App的战争,而从网页端向移动端的转型,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搬运过程。
这个时候,王兴的美团与姚劲波的58同城,实际上是两个模式。
美团以酒店、电影、外卖等高频业务切入,进入生活O2O领域的模式虽然重,但用户在其平台上交易习惯的建立,让其后来切入更多生活服务之时会更加顺畅。
这是因为,美团商业模式的内核其实是交易,后来王兴带领美团切入多个领域,陷入了边界争议,他在采访中说“太多人关注边界,而不关心核心”,在王兴口中,那个核心是服务,那最终凝练成一句话:「We help people eat better,Live better」。
58同城更多还是一个信息服务平台,2014年它引入腾讯时,姚劲波称主要考虑了两个因素:一是腾讯在PC和移动都有很大的流量,这些入口对58有巨大价值,58的产品可以跟腾讯的流量和资源无缝对接;二是58同城的用户之间缺乏社交关系,和腾讯合作能引进腾讯的社交关系,提升产品信任度和用户体验。
自2013年上市以后,58同城也在不断扩充边界,它投资或并购了e代驾、驾校一点通、安居客、土巴兔等多家公司,但它并没有像美团那样靠交易将这些业务并到一个生态里,没过太久,这些业务将被一个个分拆出来独立发展。
姚劲波在极力扩充规模,但在网络效应上,却没有帮助58走出一条稳固的道路。
03 拆分上市是“灵丹妙药”?
现在的58同城,依然是一个边界很广、信息很丰富的平台,招聘、房产、二手电商、家政服务等等,姚劲波做着几年前就在做的事情。
围绕着58的争议一直存在:58的疆域很广,却在很多业务上浅尝辄止,在它涉足的很多垂直领域,都没能将先发优势延续下去。
这给外界一种印象,即58看起来什么都在做,却什么也没做好。
2017年底的一次视频访谈中,姚劲波回应争议,他称58同城设想在每一个垂直领域并购一家公司,充分发挥58同城平台的头部效应,最终干掉所有垂直网站。
所以过去的几年里,姚劲波将58同城“化整为零”,过去统归于一个平台的子业务,被陆续分拆出来。
去年58同城私有化之后,姚劲波对公司的组织架构进行了一次调整,从横向分类信息平台变成了3到5个垂直产业互联网的平台,他希望他们能够独立走向资本市场,有独立的管理团队,而且在每一个产业都扎根足够深。
当前,58同城已经拆分出多家独立业务:安居客、天鹅到家、快狗打车、转转、斗米兼职、58同镇、58同城大学、车好多。
安居客、天鹅到家、快狗打车,都已经递交过招股书。不过今年大量的黑天鹅事件影响下,天鹅到家的上市已经被搁置,安居客和快狗打车将上市目标放在了香港。不过最新消息显示,安居客招股书已呈“失效”状态。
比起漫长的上市等待,姚劲波面临的更大挑战在于,在这些领域,它们都面临着强敌。
同城物流市场,行业第一的货拉拉市场占比过半,快狗虽位居第二,但市场份额只有5.5%;房产中介领域,安居客最大的竞争对手贝壳去年已经赴美上市,当前市值超200亿美元。
二手电商平台,闲鱼与转转占据了市场九成份额,但申万宏源提供的数据显示,闲鱼的市场渗透率为72.9%,转转则为33.1%。
天鹅到家倒是家政服务赛道的头部玩家,但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2018年到2020年,分别亏损了5.91亿元、6.16亿元、6.15亿元。
回到2016年,在乌镇举办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姚劲波在一场演讲中表示,此前李彦宏认为移动互联网已经没有可能出现独角兽,他并不认同这一说法,认为移动互联网还有未来,还有很多机会。
再到去年年底,他公开放言:如今,所有的产业都值得再做一遍。
现实显然不像姚劲波想的那样顺利,58同城在多个垂直领域同时发力,但这些领域留给他的机会已经很小了。
在姚劲波涉足的垂直赛道,除了大多都有强劲对手外,资金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早期的互联网商业世界,选中一条空白赛道,在资本的助力下快速积累起用户规模,商业模式甚至可以慢慢找,这是惯用的打法。
2005年的58同城是这么长大的,但这家公司的成长速度没有跟上互联网的进化速度,陷入到流量思维的僵局中,错失了本该属于它的本地生活O2O良机。
而当下资本对互联网的兴趣已经远不及前几年,消费、芯片、硬科技才是当下资本追逐的对象。
58同城现在所涉猎垂直领域,要找到新的增长机会,用投入换取扩张是一条避不开的路。扩张的前提是要有充足的资金,融资显得愈加重要,这是姚劲波需要跨过的一道坎。
2017年5月,接受晚点采访时,王兴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美团目前的几块业务,各自多长时间可以结束战役?
王兴答:当我们的市场渗透率超过50%的时候,如果不犯愚蠢的错误,就很难被翻盘。我们希望每个领域都做到第一,至少确保第二。但我们并不指望完全消灭敌人,所有人在下半场都要接受竞合才是新常态。
当下,如果用同样的问题来问姚劲波,他或许没有这样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