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官媒点名的“剧本杀”:疯狂占领各大城市,不少人年入百万

如今,监管的重锤,又一次砸在剧本杀的头上。

文|无相财经

官媒点名,又一个行业面临整治。

在过去两年,很多城市都开了“剧本杀”、“密室逃脱”、“沉浸式体验馆”等经营场所。

主要提供一些,以案情推理为内容的游戏,深受不少都市青年的喜爱。

有多火呢?

截至目前数据显示,上海有2000多个相关搜索结果,深圳有3000多个,成都有3000多个!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线下“剧本杀”实体店数量有3万家左右,市场总规模达到117亿元。

很多小县城里,都有数十家“剧本杀”实体店。

可是,随着行业竞争的白热化,一些商家开始动起了歪脑筋。

开始搞一些黄色、暴力、灵异的商业噱头,来吸引年轻人,这引起了官媒的批评。

据新华社消息,一些门店,分别装饰成农房、坟场等场景。

“坟场”内开着血红的灯光,里面摆放着一些道具尸体。

在一家门店内,店主还重点向记者展示了“人魅”、“夜店凶灵”、“瞳灵人”等充满灵异内容的剧本。

显然,这些东西和当前的主流文化、主导意识,是不相容的。

有心理专家表示,正能量的“剧本杀”可以对参与者释放精神压力、丰富想象力、加强人际沟通具有积极意义。

但如果内容过于恐怖刺激,参与者又没有一定辨别能力,例如未成年人沉迷其中,反而会造成参与者现实和剧情的角色混淆,产生心理问题。

最近,一位50出头的王女士就十分焦急,她带着儿子去看临床心理科,说儿子最近快走火入魔了,原因就是剧本杀。

因为玩剧本杀入迷,儿子扬言要"杀了妈妈"。

“我儿子现在每天什么都不做,学也不想上,正常的生活都完全被打乱了,不好好睡觉,不好好吃饭,每天就是想着玩这个东西。我们稍不如他意,他就会发火。昨天竟然说要杀我,我吓得很长时间心还怦怦跳。”

王女士的儿子小刘今年21岁,上大三。

2020年下半年,小刘经朋友介绍开始玩剧本杀,渐渐交了不少朋友,话多了,精气神也不一样了。

最开始,王女士还是开心的,觉得这种娱乐方式比电子游戏强。

但时间久了,她才发现,虽然儿子的话多了,但交流的内容都比较黑暗、偏激;与朋友不大聊现实生活和学习,只交流剧本杀里的内容,有时甚至能听到他半夜里大喊大叫。

心理科医生说,有些剧本的情节有暴力,凶杀等,让本来胆小、心智没有完全成熟的青少年,会把这些情节当作了现实,受到惊吓。

为什么剧本杀能如此引人入迷,又是怎么推广开来呢?

最早的剧本杀,是舶来品。

1935年,美国的孩之宝玩具公司发行了一套名为《评审团游戏》的桌游。在这个游戏中,大家会围在一起阅读6个不同的案件内容,并扮演陪审团成员的角色,通过现有的证据判断被告是否有罪。

经过不断发展,剧本杀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比如英国的《死穿白》:一位顶尖的外科医生在医院被枪杀,在场的医生、护士、实习生等9人都有嫌疑,玩家需要通过搜集证据、互相盘问,最终推理出真正的凶手,还原案件真相。

一场游戏下来,要花上3~6小时。

剧本杀进入中国,不得不说,芒果台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

2016年,芒果台引入了韩国推理类综艺节目《犯罪现场》,主要就是让参与录制的明星在“案件现场”寻找证据,并推理出真正的凶手。

剧情主要就是汇编各种侦探小说、悬疑故事的剧本。

当时节目播出后,就颇受年轻人欢迎。

后来,就在芒果台《明星大侦探6》收官不久,爱奇艺也重磅推出了《萌探探探案》的综艺,再次将推理、剧本杀品类的游戏,推广开来。

头部综艺瞄准剧本杀,引发了这个行业的热潮。

从去年疫情开始,剧本杀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

相关App被不断推出,线下门店数量增长明显。大量玩家开始接触、进入剧本杀领域。

同时,剧本杀也成为一个热门的社交手段。

2020年到2021年,短短一年时间,全国剧本杀门店大概从7000~8000家,直接到突破3万家。

短短几年内,以剧本杀为主题的线上App与线下门店,都迎来了井喷式的增长。

36氪研究院的报告显示,主打线上推理的“我是谜”App,早在2018年就完成了数千万元级别的Pre-A轮融资。

2020年春节期间,“我是谜”App的用户量暴增至800万,服务器一度濒临崩溃。

这样的发展速度,比当年网吧的扩张还快!

其中的暴利,也令人咋舌。

今年3月中旬,空然新语主办的剧本展在成都举办。

所谓剧本展,实际上就是剧本杀展会。

剧本,是剧本杀的核心要素。

在展会中,剧本会被测试,一些测试后的反馈也会给到作者,以进行后续修改和完善,发行方也可以与商家可以在现场进行交易。

这是剧本杀行业面向B端市场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剧本得以卖出的主要途径之一。

据相关人士介绍,发行公司与作者的合作模式大约分为三种:买断、保底加分成、纯分成。

买断即一口价;分成则是编剧与发行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分成比例。

不过,如果作者有了高热度、口碑的作品或在行业里有了一定声量后,他的收入也可能会随之增长。

去年入局至今,空然新语已经推出了不少成绩良好的剧本。

比如剧本《拆迁》就以688元的价格售出6000多套。据透露,行业里已经有不少作者收入已破百万。

在中国,有着不少悬疑推理剧的粉丝基础。

最开始,线下剧本杀店面是很赚钱的。

一家运营良好的店,每个月可能会有几万的利润。

单次收费在80~200元不等,比较热门的店铺,一天的净利润就有好几千。

但随着竞争的加剧,不少店家为了吸引更多客流,也开始压低价格。

有采访者说:“贵阳曾经有个地方夸张到什么地步,它的面积不到广州海珠区的1/2,居然一下开了300多家线下剧本杀店,结果陷入了内卷,到现在只剩下十几家了。”

由于疯狂扩张,不少剧本杀店无法经营下去,纷纷倒闭。

此外,人的刺激度,总是越提越高的。

由于剧本杀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商家和作者,都开始往暴力血腥的方面发展。

一位家长说,她也尝试着参与过一个剧本,其中一个情节是把道具做成一种“畸形人”。

游戏中还描绘出死者的惨状,其中模仿的杀人手法也“非常残忍”。

如今,监管的重锤,又一次砸在剧本杀的头上。

这个曾经暴利的行业、野蛮生长的行业,也即将迎来一次大的转型。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