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教育8月30日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增效扩容”成为教育行业新的发展方向。七月底出台的 “双减”政策也明确指出,各地要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背景下,如何以优质教育资源支撑教育质量提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对此,中教云集团于2020年上线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为学校与教师带来全新的信息化体验,助力实现教育公平。推行一年后,成果如何,近日蓝鲸教育就平台发展采访了中教云相关负责人。
优先布局偏远地区,全版本正版数字教材资源
为了率先满足偏远地区对优质资源的需求,中教云数字教材云平台建立早期,优先进入了大量偏远地区。作为国内第一个拥有全版本数字教材的平台,中教云数字教材云平台先后进入云南、贵州等地区。平台创始人兼CEO赵子莹在接受蓝鲸教育采访时表示,2020年平台在多地进行试点,试点地区包括贵州六盘水、四川、云南等。“我们在云南的三个区开设了试点,教师们很积极,尤其是版纳地区。”
赵子莹介绍,目前平台上的内容来自三部分:一是出版社的数字教材,二是资源厂商的数字资源,三是UGC(即用户自创内容)。平台与人教社、北师大出版社、外研社、101教育集团等携手共建,上线之初迅速接入大量优质资源,迄今拥有数字教材总量已近2000册,资源总量高达520万。
目前,平台根据教师的需求,将资源内容分为了三个层级:第一层是最基础的“点点用”,适用于欠发达地区信息化能力一般的教师,“一键式操作”即可引用AI推荐的备课资源;第二层是“改改用”,教师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推荐内容修改与重组;第三层是“拔高用”,“我们希望引导一些名师积极参与,根据新型教学理念,充分调用平台资源和功能,设计探究式学习方案,产出原创内容并共享予偏远地区教师使用”。
匹配区域本地化教研,可定制教研运营架构
对于同一教学资源,不同地区感知到的难度往往有差异,这是教育信息化企业在试图“标准化”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赵子莹介绍,中教云数字教材云平台坚持“教学研究共建共享”:推动各地教研员与教师打磨量身定制的区域教育资源,这样“中央厨房”的配方才能符合当地口味。“因此,我们与每个地区开展合作,都会与当地共同成立’数字教材应用研究中心’。”
据悉,应用研究中心的架构是:平台的教研人员与运营人员提供支持服务,帮助当地寻找资源;当地的骨干教研员会提供各学科的教学指导,带动学科名师对资源二次生产和加工,形成匹配当地需求的优质资源,再通过培训教师、打磨课程等多种运营服务,支撑当地学校用好数字教材。“系统化的运营体系,才能与个性化需求相契合。”
在采访中赵子莹表示,“双减”政策后,数字教材将发挥更大作用。基于此,中教云成立了数字教材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探索提供给学生的数字教材新模式,其中包括了护眼标准、视听标准。
在探究学校需求方面,此前,正版数字教材很难在校园被常态化使用。全国中小学总数量超过20万所,教材出版社不可能拥有匹配的市场拓展能力;而对于学校,使用多版本教材的需求,让他们面对着极度分散的合作洽谈,例如:统编三科用人教版,英语用外研社版,数学用北师大版。“供求两端的资源都极度分散,这不是靠单家企业能解决的行业痛点,需要聚合多方力量共同击破。”赵子莹说。
因此,平台与多家国家级出版社深度共建,为版本不同、技术标准各异的数字教材提供了统一使用界面,“借助多元优质的教育资源、一键直达的服务通道,中教云希望为行业发展、教育均衡发展找到真正支点。”赵子莹说。据悉,中教云数字教材云平台在全国已实现近百个市县、近万所学校开展应用。
未来中教云希望提供更多体系化、专业化的内容与服务,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全覆盖,让起点各异的孩子们能在信息化加持下得到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