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安迅是否会成为国美增长的第二曲线?

看看国美安迅兜里有什么牌。

文|深氢商业

国美安迅这家公司成立了多年,一直没什么消息,在沉默中发展。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随着黄光裕的回归,国美安迅明显选择了前者。

此前,国美安迅依托国美门店,在北京开启了同城快递服务,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把门店作为一个物流节点看待,也就是门店的前置仓化,在此,我们可以顺理成章的开个脑洞,如果国美所有门店都前置仓化,配合已有的仓储资源,国美安迅会怎样?

我们先看看国美安迅已经亮出的牌。

按照官方资料显示,目前安迅已经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400多个大中城市及2800多个区县,45000多个乡镇,通过仓(全国仓储网络)+配(末端配送网络)+售后(服务售后体系,送、装、调、修、保)等要素形成物流价值链。

并不像顺丰、京东、通达、极兔等企业标准化中小件包裹,国美安迅则以大件为主,电视、空调、冰箱、热水器、跑步机、电动车等,这类商品不光体积大、搬运麻烦、商品非标化,且需要上门安装,对配送企业的服务有很高要求,不仅要兼具小件快递的时效性,还要有入户配送安装的能力。

这其实业意味着,仅仅从物流业务来说,相对于高度标准化的快递包裹业务,国美安迅从事的都是物流行业非标准化的“疑难杂症”。

再看看国美安迅在兜里还没出的牌。

门店与前置仓打通。由于有门店这类稀缺资源,国美安迅甚至不需要改变什么,只需要将门店资源向快递企业开放,成为末端共同配送的载体,那么就可以形成左手标准化,右手非标业务,国美安迅所能提供的仓储服务将成为能够承载消费者所有物流需求的基础设施,这一路经如果成功,可能影响深远。

因为物流的仓运配体系,天生具有基础设施的属性,所谓的基础设施,其实就是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同时资本市场又可以给予价格表现力。

与其他公司的兼容性。当老对手苏宁因为在零售主业全品类扩张而遭遇资金链危险时,国美在零售业务仍旧坚持主业不动摇,但是会在物流和供应链服务领域,以安迅物流为变量,覆盖更多行业,去尝试更多可能。

这个图是安迅物流公共平台的示意图。可以看到,国美安迅物流在自营和第三方平台业务方面,在家电领域是有重叠的。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国美的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完全重叠会有什么结果?结果可能就是,第三方业务希望服务的对象,也是母平台的竞争对手,这样想象空间自然是有限的。

但是安迅物流的服务行业扩大到了汽配、快消、家居类别。这些行业和家电行业相比,有几个共同特点,以大宗货物为主,需要较强的仓配一体化能力;除了快消品外,很多行业都需要非标准化的解决方案,也就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方案。

业内资料显示,国美安迅已经与格力、小米、美的、宜家、居然之家等企业合作,负责大件商品的配送与安装,耗损率一直保持低位。同时,这家企业也是顺丰、京东等在大件物流领域的合作伙伴。除了来自国美平台的业务外,目前,国美安迅的第三方业务占比已达30%以上,并提供全渠道的物流解决方案。

最后是国美安迅的上限。仅以家居物流领域为例,就被认为具有5000亿的市场规模。电商在这个市场的渗透率只有12%,无论商流还是物流,家居是和生鲜一样,是目前为数不多的电商企业靠自身力量无法覆盖的蓝海领域。在这个领域,至少国安迅物流在硬件基础设施方面,已经走在行业前列。

安迅物流在非国美渠道的布局,其实已经清晰的勾勒出一个未来专业化物流平台的雏形。谈及物流平台,现在市场上常见的物流平台,很多都是基于运力特别是干线运输的物流平台。还有一些平台更多是信息撮合服务。从整个物流链条来看,并不是所有的物流平台都能切实提供从仓储到末端的完整链条服务。另外一点,就是对于像汽配零件这样的领域,不是所有的物流商都有服务能力。

国美安迅物流的想象力在于,第一,这是一家开放的第三方物流平台,且与主平台不存在冲突。第二,国美安迅物流既是第三方物流平台,但是在细分领域的服务能力,也不逊色于某些垂直平台。第三,这家平台可以提供从仓储到末端的全链路物流服务。

业内人士表示,国美原有的供应链主要在家电领域,具有相当的话语权,以至于现在凡提家电卖场必有“国美家电”,这其实也带给了国美品牌的背书。现在,如果国美真的准备全力以安迅物流为基础,向供应链以及仓储物流平台进行转型,也是对过去品牌影响力的延伸。未来,物流有可能真的成为国美发展的第二曲线。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相关阅读
快手电商:将用超230亿流量扶持500个以上快品牌标杆
科技体验官|融合消费场景的京东新百货:主打年轻用户,商品准入门槛较高,侧重“货找人”模式
电商的未来在于回归实体
京东健康本月已累计回购754.67万股,耗资约3.18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