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载体,首先我们明确一下传播的渠道。传播的渠道有着历史的原因。在蓝翔的事件传播的整个过程中,毫无疑问是从各个社区开始发起的。
一、发起的渠道最早是QQ群的媒体人链接。
最早发起的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团”。话题的开启是因为群友山东人多,基于媒体人的话唠属性,广电部分的朋友开始吐槽中国国内的电视节目广告中农药化肥培训班的土气。从80年代起开始的蓝翔的单一广播广电的单一广告词轰炸,本身就有人人皆知。最最重要的引爆事实上是2009年的黑客事件,《纽约时报》撰文有着军方背景的蓝翔和南方某高校一起黑了美国GOOGLE等几十家网站。
二、自黑和自嘲成为事件埋雷的模式。
以蓝翔本身“黑客”“军方”为要素的段子开始在媒体人中编撰。当然期间有不少杂志社的朋友友情的加入到其中。段子的积累大概在160条左右,这个积累过程我称之为:“埋雷”。这时候要开始考虑一点,也就是传播本身的要素:媒体属性。
三、媒体人本身就具有传播属性。
段子很快被传到各大论坛和空间。这时候的主持人仍然为媒体人群体。大家的主要思路就是笑话的本身。包括之后的蓝翔的小涛季。图文版的出现大概在两个月之后,主要的阵地仍然是各大论坛贴吧。小涛季的出现是后来的美编加入,这就毫无疑问的得知杂志社的强大作用。开始有职业化的采编美编团队以其专业化的技能开始做图文版的形象塑造。这本身相当于一个介质的升级。一维产品二维化,立刻引爆。
四、广告公关介入迅速引爆。
传播的本身在于事情本身有趣。在以往的“黑客”、“军方”梗的传播过程中,开始出现社交化媒体属性。这时候以新浪博客新浪微博为模式的分享平台出现,大家喜闻乐见的段子和图片开启了第一批的转发传播。请注意,正是这个过程带来了一个事实上的转变。商业化广告和公关人的介入。人类社会有广而告之的地方一定有企业广告。这是一个传播属性的必然。这在当时还没有蹭话题的概念。新东方等一批企业开始模仿蓝翔小涛季出具相关公关稿。这也是现在王老吉、加多宝等竞品公关文案博弈的始祖。
正是从这个过程开始,蓝翔就从一家公司开始蜕变成一个社会文化现象。这个过程其实是大规模商业资本的介入。这时候,蓝翔的话题性开始在QQ群转移。标签化开始变成广告术语,当时的群聊撰稿主题就变成了现在大家所熟知的:现在问题来了。
五、媒体人盛大狂欢:现在问题来了。
事情开始之初就是媒体人发起,所以媒体人在开始变成全民狂欢的文化现象时,传播也自然是不遗余力。各网媒开始进行选题并资料搜集,接下来的主力是杂志。杂志的传播事实上将一些喜闻乐见端上了大雅之堂。从新周刊到一系列的文学杂志再到商业杂志。主题仍为公关广告人的:现在问题来了。媒体开始背书之后,一系列的直接的商业网站和报纸也开始彻底铺开这个词。因为它隐藏了一个蓝翔的梗,而这个梗本身隐藏了“黑客”的梗。也就是包着笑话的笑话,相对少见的高级笑话。
六、党媒给现在问题来了定性。
中国的文化传播,党媒本身具有一个极大的权威性。人民、新华、央视、央广开始将这个口语化的公关词采用,算是正式认可了现在问题来了的民间使用意义。党媒的广泛使用使得其传播过程趋于稳定,也正式将这个词汇提上了民间传播的茶余饭后中。
七、传播形式的范式复制终止。
整个蓝翔的传播事实上终止于此,一个以企业广告而建立企业文化现象的例子形成,我曾经尝试在崂山白花蛇草水上进行模式复制。但在几年前那个量产不能实现的过程中,只能以嘲讽中国最难喝发端,也止于贴吧。最终原因是没有广告公关或者说缺少了大规模商业资本的介入。
与此同时,传播渠道的广泛化和商业软文的报价越来越高,全民狂欢的从一个自发形成变成了资本的游戏。也就渐渐的丧失了一开始的传播乐趣。所有参与者准备套现。加上媒体改革,媒体人越来越穷,不再有之前的热情发起文化现象塑造。所以我后来也把QQ群改名类似新青年的名称。提醒自己和当时的发起参与者不忘初心。
一切的文化现象,即使做的再刻意,也只是个偶然事件-逄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