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相财经
“山东菏泽曹县,牛X,666,我滴宝贝”
互联网就是这样,每段时间都会有一句洗脑的口号。
继“一给我里giaogiao”之后,又一个洗脑神句火了。
短视频网红博主“大硕的”,因为坚持不懈地重复“山东菏泽曹县,牛逼,666,我滴宝贝!”,终于产生了洗脑效应。
引起了众多视频作者争相模仿,形成了一股风潮。
这不仅火了“大硕的”本人,更火了山东菏泽曹县。
01
在如今的网络段子里,曹县已经取代韩国,成了“宇宙中心”。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北京一套房。”
“曹县这个城市我待了有一个月,节奏太快,我实在受不了了回到我的老家。”
“有人在曹县要一天饭,回乡下上海随便就买一套汤臣一品。”
为什么曹县成了现象级的网络梗?
这里面有跟风,更有硬实力。
尽管东京热闹非凡,纽约人来人往,但人的最终归宿,还是小小的方盒一尊。
曹县有一个传承百年的产业——寿衣棺材。
曹县古称曹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豫两省八县交界处,历史上是伊尹、吴起、黄巢等名人的故乡。
和棺材能联系上的,是因为当地盛产桐木。
桐木是一种适合做家具的材料,耐湿耐潮,性价比高,比较受市场欢迎,明清时期,曹县是出了名了木雕之乡,盛产家具,现在他们的木雕技艺甚至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么,为什么到了现在,主打的家具变成了棺材呢,这还要提到被房地产压垮的日本。
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被刺破,经济开始下滑,老百姓的收入大幅减少。
但是,日本的棺木雕刻师傅的工资依然非常高,棺材价格也很贵,厂家和老百姓都感到不堪重负。
于是,他们找到了隔海的曹县。
工人价格,曹县是日本的十分之一不到,工艺水准上,有百年技艺为传承,日本人也无可挑剔。
渐渐地,曹县成了日本棺材的生产基地。
2017年,日本东京电视台综艺节目到曹县采风。当时的节目中给出了一组数据:
有90%的日本人购买棺材的时候选择了曹县的产品。
这时,国内的很多经济研究者开始惊讶,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曹县,居然隐藏着一个行业冠军。
不过,棺材毕竟不太吉利,单一的产业也没有改变曹县落后的面貌。
同样是2017年,曹县还被“评为”山东菏泽的贫困县,是扶贫攻坚的重点扶植对象。
那么,曹县是怎么在短短几年内,爆发出 “宇宙中心”的能量呢?
答案是电商。
02
除了棺材生意外,曹县还有相配套的寿衣,但是寿衣一般很难卖,怎么办?
又一股春风吹来了。
这些年,随着中国国力的提高,民族自信心空前增强,古代的汉服开始流行起来。
很多城市里的年轻人,总喜欢在周末的闲暇时光,穿上一套美美的汉服,上街拍摄。
但是汉服并不便宜。
早先的汉服,一套价格普遍在500左右,考究一点的,则要两三千元。
在时尚圈,汉服和JK,Lolita并称为“破产三姐妹”。
苦于汉服的高价,很多商家找到了曹县,因为曹县的盛产包括寿衣在内的民族服装,是很多古装剧道具服装的生产中心之一。
看到汉服如此赚钱,曹县的服装商人看到了商机。
汉服有啥技术含量呢?曹县的老裁缝稍微改一改,戏服、寿衣的生产线,就变成了汉服生产线。
干!以拼多多的方式干!
你卖500,我卖100,你卖3000,我卖300,还包邮。
凭借一个低价倾销,曹县汉服在短时间占据了汉服的中低端市场。
《2019汉服产业报道》显示,在汉服消费者中,选择100-300元价位的用户比例达到41.78%。
这一价位的汉服,基本被曹县拿下。
农村包围城市,低价夺取市场。
曹县用低廉的价格满足了广大汉服爱好者的爱美梦想,成功抓住了市场的痛点,成功弥补了市场的空白。
数据显示,2019年,曹县大集镇就已经有1.6万余家网店,表演服饰加工企业近2000家,全年演出服销售额超过60亿,占全行业电商平台网络总销售额的70%。
也许有人会质疑,不过是山寨而已!
山寨怎么了?
百度、腾讯、拼多多,哪个不是靠山寨起家?关键是看赚到第一桶金后,能不能抓紧时间转型。
曹县,把握住了!
在被某商家控告侵权后,曹县开启了自主研发模式。吸纳了不少纺织人才,搞原创设计。
当地政府也积极支持,比如曹县的职业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开设汉服专业,培训汉服商家。
女县长也是亲自督战,亲自带货,曾创下了半个小时卖3000件汉服的记录。
2021年,曹县汉服产业链上的商家已经有2000多家,原创汉服加工企业超过600家,原创汉服销售额占到全国同类市场的三分之一。
至此,曹县的电商+棺材+汉服的产业链形成。
2020年,曹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3.82亿元,逆袭全市第一;10年增长4倍,省内排名从108名跃升为55名;商品出口额82.36亿元,在全菏泽排第一。
从贫困县,愣是成了省内百强县。
03
今天,曹县因为一个偶然的网络梗,突然蹿红,正应了那句“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机会总是会给那些善于改变,勇于改变的人。
曹县为什么能火?正是因为背后有着特色的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棺材、寿衣、汉服,都不算技术型产品,都是“老东西”。
但因为曹县人善于转变思维,老东西也会产生新的价值。
曾有媒体爆料,有一个在巴西打拼多年的曹县“海归”,在2015年携家带口回村创业。
他表示自己回来是受了“刺激”,因为村里做淘宝的同学比他在巴西挣得还多,家里已经买了两三辆车。
回村后,这位海归低下身子,向周边老乡请教。
经过几年发展,他的工厂已经带动里本地40多个人就业,年销售额超过了500万元。
这样的故事,在曹县还有很多。
据统计,曹县的大集镇已经有700多名大学生、70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还有来自福建、江西的年轻人也驻扎在这里淘金。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产业转型研究的案例。
在中国城市化已经逼近顶峰的时候,如何让三四线城市的老旧产业焕发新春?
在大城市青年不断内卷的时候,如何能让他们在家乡看到创业致富的希望?
曹县,或许是下一个“小岗村”的样板。
这样的曹县,也值得我们称赞:“山东菏泽曹县,牛X!666,我滴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