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两会药企代表声音|齐鲁制药李燕:聚焦创新驱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议给予国产替代政策法规支持

在议案中,李燕建议紧紧把握生物科技作为引领下一轮产业革命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定位,抢夺生物经济发展主动权,补齐国家生物安全短板。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国内生物医药领域引发空前关注,对于制药企业来说更增添一份责任与思考。

3月3日,蓝鲸财经记者获悉,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提交了一项关于坚持创新大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案。

在提案中,李燕建议紧紧把握生物科技作为引领下一轮产业革命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夺生物经济发展主动权,补齐国家生物安全短板。

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加速重构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遇到了一些问题,在生物医药领域表现得更为普遍、更加突出。在李燕看来,当下生物医药领域有两大问题:

其一,原始创新短板。新药开发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生态系统。李燕认为,在这背后一是创新研究缺乏有转化意义的新机制、新靶点。以肿瘤免疫靶点为例,目前全球已上市的肿瘤免疫药物以及在临床开发的靶点,均是美欧日基础科学研究发现并转化为产品开发研究的,亟需国内基础和转化研究领域涌现肿瘤等重大疾病可成药的疾病机制和靶点,实现我国在新分子实体和治疗方法上的新突破。

二是临床研究资源不足。临床研究是新药开发绕不过去的关口,也是检验新药开发质量的试金石,虽然近年来相关部门和各大医院都加快了临床研究中心建设,但总体数量和质量都有提高。

其二,我国面临从关键设备缺失到技术人才屏蔽的风险。“目前,生物制药链条上的高端研发和产业化所需要的关键仪器、设备、耗材等,均严重依赖西方国家,一旦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产的核心设备目前还无法替代。人才是创新的关键。”李燕称。

为此,李燕提出四点建议促进国内生物制药利用好战略机遇期,把握好时间窗口支持引导产业发展。

在政策支持方面,她认为,药品是特殊商品,事关国家大局,事关民生。对于我国医药产业大而不强的现状,建议结合正在制定的十四五规划,加强医药产业顶层设计,加快培育行业龙头,推动产业升级,早日建设医药强国。尽快出台专门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高层级政策,打通新药立项、审批、生产、使用等全部环节,促进发改、工信、科技、财政、药监、医保、卫健等部门联动,出台综合政策,重点解决审批审评慢、药品入院难等问题,引导企业想创新、真创新,创新产品卖得出、能赢利,快速实现市场价值,形成创新的良性循环。

同时,建议加快审评审批,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此外,创新药成功率低、花费巨大。她建议尤其对进入临床阶段的在研产品,从国家角度给予政策、资金等大力支持。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三位,形成包括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四个环节,涉及研发外包服务公司、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制药公司、原料供应商、医疗器械制造公司、经销商、医院等在内的复杂的供应链体系,但上述产业链的高端仪器、设备、耗材等目前仍以进口品牌占主导地位。李燕提出,国家应鼓励生物产品研发和生产企业进行国产替代,给予法规、政策上的支持,重点推动生物产品生产用培养基、层析介质等高附加值物料的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