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披露关于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联集团”)持有的17.3%亚太财险股权拍卖信息,原本对应6.9亿出资额的股权,估价8.54亿元,但最终起拍价定为6.81亿,与估价相比折价2成。债务纠纷下,新华联集团接连变卖资产,所持亚太财险股权在质押后也未能逃过被处置还债的命运。
其实,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保险机构股权被公开拍卖,但值得关注的是,多以流拍终局,业内分析,一方面在于被拍卖股权原本多为质押状态,股东方存在债务隐忧,而小比例股权对于买家而言吸引力也相对有限;另一方面,监管对于保险公司股东资质的严监管,行业回归保障的强约束,促使各类资本不再盲目投资保险业。
亚太财险17.3%股权以估价8折遭拍卖,股权多陷冻结、质押状态
12月3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接连披露了3封拍卖公告,拍卖标的,分别为新华联集团所持亚太财险3.8%、5.4%、8.1%股权,合计17.3%,对应出资额合计69223.93万元,此次为第一次拍卖,评估价合计约85406.39万元,与出资额相比,溢价22.94%。但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评估价有所溢价,但亚太财险股权却是折价起拍,起拍价合计6.81亿,相比于评估价打8折,而与出资额相比,也有1.65%的折价。
三笔股权根据股权比例对应747.8万、1063万、1594万元保证金,拍卖增加幅度也对应70万、100万、150万不等。3笔股权均将于2021年1月3日至4日进行公开拍卖。竞拍还未开始,最终是否会溢价卖出或是流拍,均未有定数。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和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俊生曾指出,竞拍最终价格取决于被拍卖保险公司自身经营状况、竞买人其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以及竞买人的业务是否跟保险公司的业务有整合空间。
若此次拍卖顺利,新华联集团所持亚太财险17.3%股权将出手,而其手中将仅剩亚太财险2.7%股权。作为亚太财险第二大股东的新华联集团,目前总计持有20%股权,对应出资额80027.66万元。亚太财险第一大股东为泛海控股旗下武汉中央商务区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1%。此外股东行列中还有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三峡果业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亚太财险15%、14%股权,值得一提的是,亚太财险其余三家股东的股权也均处于被质押或被冻结状态。
“部分公司股东会选择将旗下公司股权进行质押出质,融资以提升资金流动性,缓解资金压力,这种行为并不少见,也不会对旗下公司的日常经营产生直接影响”,一位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蓝鲸保险分析指出,但当股东自身出现问题,难以如期偿还融资款项时,会导致出质股权被进行处置,使保险公司管理结构产生变动,所产生的的影响与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
此次所持股权遭拍卖的新华联集团,正是陷入了自身难保的窘境之中,成立于1990年的新华联集团,旗下涵盖矿业、化工、房地产、酒业等多个产业,注册资本30亿。2019年末,新华联集团的困境浮现,2019年11月,新华联集团与湖南出版财务公司进行同业拆借业务,成交金额合计3亿元,还款日为一周后,但截至12月20日新华联集团仅归还了2088万元本息,随后,湖南出版将新华联集团告上公堂。
3亿拆借金额无法偿还,也引起新华联集团其他债主的担忧,2020年初,民生信托申请对新华联集团尚未到期的26.8亿元信托贷款进行强制执行,新华联集团所持多家上市公司股权遭冻结。
而随后,新华联集团旗下相继有3只债券出现实质性违约,未按期兑付债券金额合计25.1亿元,新华联集团资金流动性彻底亮起了红灯。
被拍卖的亚太财险也并非新华联集团首个被变卖的资产,2020年初,资金链紧张的新华联集团提出要聚焦主业,瘦身缩表,清仓辽宁成大股权,回流资金13.39亿元,随后又对赛轮轮胎、北京银行股权进行减持,回笼资金。
年内数笔保险股权拍卖以流拍告终,严监管、高门槛成主因
其实,今年以来,保险公司股权拍卖的案例不少,而流拍现象,也并不鲜见。
曾在2018年首度进行挂牌竞拍的信泰人寿4700万股权,在多次流拍与股权降价的让步后,2020年,信泰人寿股权再度进行两次降价,与首次竞拍价格相比,已是3折折价,却仍是以流拍告终;珠峰财险9.9%股权,以8561.73万元评估价作为起拍价,最终流拍。
诚泰财险股东云南宇恒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因未依约偿还借款本息所引发的债务纠纷,所持诚泰财险1.68%股权分别在2019年、2020年3月进行两次拍卖,评估价1.65亿元,第二次拍卖将起拍价定为1.32亿,尽管进行了8折折价,最终仍然遭遇流拍。
2020年,民生人寿分别有两家股东对其股权进行拍卖,7月,乐华实业所持民生人寿1050万股股权被实施拍卖,股权评估价4468.8万元,起拍价4022万元,在首次流拍后进行降价,调整至3619.7万元,但这一价格,仍以两次流拍收场。
10月,民生人寿另一家股东联通资管所持3400万股股权在阿里拍卖平台被拍卖,起拍价11764万元,却无人报名。近日,这笔股权,以及联通资管所持额外387.4万股股权再度筹备拍卖,分别于12月10日、12月28日开拍,但至今无人报名。
也有成功拍卖的案例,10月末,长安责任保险两家股东分别所持1112万股、1222万股股权以350.1万起拍价成交,而在拍卖前,这两笔股权处于冻结状态。
其实,不仅在2020年,此前保险公司股权拍卖也并不少见,东吴人寿、信达财险、国联人寿、天安财险等保险公司,以及上海旭升保险经纪、江西佳和汽车保险销售、四川交投诚泰保险经纪等保险中介公司,也曾被摆在拍卖桌上。但近两年,流拍现象,较为常见。
据业内分析,保险公司股权拍卖遇冷涉及多方因素。
目前监管对保险公司股东监管加强,“拍卖股权比例越高,对应要求也越严,财务状况、合规情况均有明确标准,相应的门槛拦住了不少竞买人”,前述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蓝鲸保险分析指出,“而小比例股权,对于竞买人而言,无法获取控制权,以财务投资为主,缺少足够的吸引力,拍卖的价格也未必能达到竞买人的心理预期”。
同时,被拍卖的股权所属股东多存在股权质押、债务纠纷等现象,与一般股权转让相比存在隐性债务风险,使不少有意入局保险业的买家也对拍卖形式下的股权望而却步。
股权屡屡流拍,与目前保险业的发展环境也有所关联,保险业内人士王立刚向蓝鲸保险分析指出,伴随着监管对于险资投向的严监管,保险业回归保障的强约束,险企不会再出现快速成为股东提款机的情况,各行资本对于险企的经营情况也逐步了解,不再会盲目投资,因此,在保险公司小股东所持股权或小额股权被拍卖时,对于接盘方而言,意义有限,还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期,因此易导致流拍现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