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来源:金错刀
“王府井呢,不好意思,我已经有20年没逛过了!”
“为什么年轻人都不来了?太老气了,太陈旧了,服务太不贴心了。”
“我在冬天逛王府井的时候,感觉是很冷的。”
在一场交流会上,几个地产大佬对着王府井商会会长刘冰一顿毒舌,尖锐的吐槽了北京王府井步行街的问题,句句扎心。
今年7月,商务部公布了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名单,首批试点的共有11条商业步行街中,有杭州湖滨路、重庆解放碑、成都宽窄巷子、西安大唐不夜城...
而被认为是北京重要地标和城市名片的老牌步行街,“王府井步行街”并没有出现在榜单上。
这样的结果有点讽刺,故宫、天安门、王府井,曾经的北京旅游“三件套”。
但如今,北京人和外地人,都不愿意去王府井了。
01
中国最牛商业街,竟没有一家顶级旗舰店
头顶“中华第一商业街”的金字招牌,最开始的时候,王府井并不愁没人逛。
在出名之前,王府井大街其实叫“王府大街”,真正为这条街命名的,是街上一口甜水井。
当时北京内外城共有1258眼井,绝大多数是苦水井,做饭不香,洗衣服不干净,洗头发黏手,甜水井是稀缺资源,这口“网红井”一炮而红。
如今在王府井大街上,你还能找到用铁链子圈起的井盖。
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中国美术馆,这条1600多米的街道,曾经代表着中国最潮最时髦的步行街,来北京没逛过王府井,就相当于没来北京。
在中国照相馆里,很多北京人拥有了人生的第一张照片。这家照相馆拍过的人物,其他照相馆比都比不了。
1903年开业的东安市场,是北京建立最早的综合市场;
1955年,北京市百货大楼,成为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百货商店。
儿童用品商店是宋庆龄亲笔为商店题写店名,是逛王府井最吸引孩子们的地方。
然而就是这样一条风光的街道,在2020年的全国示范商街评选中落了榜。
这样的结果是意料之外,又似乎在情理之中。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王府井步行最大的问题是,不好逛了。
在王府井大街上,有浓厚老北京特色的要属北京市百货大楼。跟其他商场相比,百货大楼内部的布局似乎还停留在十年前。
虽然王府井有瑞蚨祥、同仁堂、内联升、吴裕泰等北京老字号等门店,但因历史原因分散在商街各处,并没有形成集聚效应。
另外,步行街业态老化、最直观的感受是,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从一个商场穿行到另一个商场,距离都太绕太远。
位于王府井的淘汇新天过去近十年经营艰难,多次易手之后空置率依然居高,超过50%。
2017年,项目决定将3层以上改造为办公楼,然而,不管怎么改造,都并没有太大起色。
无论是最早进驻的苹果体验店、Adidas,还是后来的聚美优品线下店、名创优品都没能在这里获得希望中的客流与销售,最终撤店。
处在王府井大街里游客最多的位置,新燕莎金街也是王府井的头牌。
但从目前引进的品牌来看,既想针对本地客群,又不愿放弃游客的生意,导致两头都没有抓住。
定位上的左右摇摆使项目越来越偏离王府井大街的实际,业态组合也偏传统,不足以在商圈里获得优势。
2017年,王府井集团的前董事长,在王府井工作了37年的刘冰说,“尽管地理位置优越,王府井却没有一个30亿元以上销售额的商场”。
如今的王府井,面临步行街业态老化、越来越少的本地人愿意到王府井来,步行街几乎已经是条属于观光客的街道。
02
王府井:骗不了外地游客,搞不定本地人
网上有一种说法,劝外地游客别去王府井逛街,是北京人的基本素养之一。
来王府井逛街的人,游客约占75%、本地客群约占25%,游客是主力消费人群。
跟王府井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北京另一个著名商圈三里屯,这里恰恰相反:
外地游客的比例不足两成,大部分为本地人,以前是外国人多,现在是年轻人的社交主场。
于是,到底选择游客,还是本地人?
这道世纪难题,困扰王府井大街很久。
游客的消费比例有限,而且游客消费的客单价也不高,人比较杂,高端商场对游客的吸引力并不大。
另外,由于旅游产品普遍品质不高,同质化严重。所以,光靠游客根本无法支撑许多购物中心的经营和销售。
但话说回来,游客逛王府井的体验,其实也不咋地。
王府井小吃一条街,花花绿绿挺热闹,可是刀哥研究了半天,里面的小吃似乎跟北京没半毛钱关系。
走进王府井小吃街,见到最多的,是用来吸引游客的生猛烤串。
能看见被誉为北京特色的炸蝎子,摆在在小摊最显眼的地方,还没咽气的蝎子被竹签串成串。
号称有药用功效的烤蜈蚣。
烤蚂蚱、烤蚕蛹、烤蜘蛛...宛如昆虫标本大世界。
除了生猛炸串,王府井小吃一条街,还出现了许多“冒名”老北京小吃的摊点,万物皆可老北京。
最难以接受的是,很多明显来自外地的小吃也被打上了“老北京”的旗号,比如老北京天府豆花、老北京臭豆腐、老北京狼牙土豆...
曾经,北京青年报的一名记者实地探访了一家老北京香辣蟹摊点,摊主绝对是个狠人,“蟹不是北京的,但做法是老北京的。”
这话估计北京人听了都想打人。
王府井小吃街想要做成旅游名片,吸引游客,就不能这么糊弄事儿,价格贵产品差,最终连游客也将慢慢失去。
对于游客而言,就是逛王府井,实在没啥吸引力了,而这种感知是比出来的。
比逼格,不如去福侨芳草地、SKP;比传统特色,它不如大栅栏、前门、鼓楼等等;比网红程度,更比不过无数网红品牌扎堆的三里屯。
骗不了外地游客,更搞不定本地人,成为了王府井最尴尬的病。
03
王府井的病,是中国所有步行街的通病
曾经,老字号是王府井吸引游客的招牌,现在缺乏管理的老字号,反而成了王府井最大的槽点。
游客想带点稻香村回去,发现一条街上有十几家,有红底白字的...
有白底红字的...
还有带英文翻译的...
但仔细想想,天津的滨江道里有各种老字号大麻花,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有十几家秋林红肠,南京夫子庙步行街,又有多少家正宗盐水鸭?
王府井得的病,正是中国所有商业步行街的通病。
这些步行街,在位置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拿王府井来说,位于首都政务核心区,历史文化底蕴浓厚,周边旅游资源丰富。现有商业体量、规模、人流量对商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
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一条1000多米的街道,就含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厦门的中山路,是全国唯一一条直通往大海的商业步行街。
但同时,这些步行街的劣势也很明显,比如国际品牌影响力较弱,店铺同质化严重,空间未被合理安排,导致游客的购买力在不断下降。
如何把体验感放大,是王府井和所有商业步行街必须要过的坎儿。
结 语
王府井今年放话,要打造成一条代表国家水平的商业街。
但打造世界级的商圈,王府井要升级的地方有很多。
王府井的客流量,就是这样一点点失去的。
不光是其他商场抢了它的风头,只不过对年轻人来说,它确实太“老”了,对时代不再敏锐,也远离了用户。
有网友戏称,确实找不到一个非去王府井的理由,“去干吗,去吃老北京臭豆腐还是逛百货商场呢?”
只靠蝎子蜈蚣生猛烤串,年轻人就愿意逛王府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