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公告》,在144家公示企业中,仅58家实现了CAFC达标,另外86家不达标,其中合资品牌车企整体表现不佳,除广汽丰田、华晨宝马等个别企业外,绝大多数企业均不达标,部分企业存在极大的积分缺口,包括一汽-大众、上汽通用在内的车企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缺口超过50万分。
事实上,合资车企CAFC成绩普遍不佳的背后,并非真正的技术实力不足,而是缺少足够的新能源汽车产销所致,随着CAFC核算值的逐年趋严,积分缺口的不断加大,已迫使合资企业电气化转型全面加速。
自主大多合规,合资欠债较多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2019年度中国境内144家乘用车企业共生产/进口乘用车2093.00万辆,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为5.56升/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643.43万分,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510.73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417.33万分,新能源汽车负积分85.53万分。
相比2018年度数据来看,2019年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值实现进一步降低0.24L/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积分增加了349.56万分,体现了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不过,燃料消耗量负积分同样增加了215.6万分,也意味着企业技术实力分化正在进一步加剧。
从公示名单上看,主流自主品牌普遍表现较好,其中,以比亚迪、上汽、北汽、江淮、广汽为代表的新能源领域强势车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较大基数,获得了较高的CAFC正积分和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比亚迪CAFC正积分最多,两家企业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和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累计CAFC正积分超过了160万。
与主流自主品牌较高的达标率相比,合资品牌则普遍表现不佳,主流合资品牌中,仅广汽丰田、天津一汽丰田、华晨宝马三家企业实现达标,其余车企CAFC均未达标,或多或少存在负积分。
其中,欧、美、韩系车企积分压力整体大于日系车企,若以单个企业计算,一汽-大众成绩最差,积分为-54.8万分,上汽通用次之,为-51.5万,除这两个远超其他企业的负分大户外,负积分达到-15万分以上的企业还有北京现代、北京奔驰、上汽大众等。
事实上,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作为考察企业节能减排的成效的关键指标之一,虽然表面上看考验的是车企在售产品的燃效水平,但在实际核算时,由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影响CAFC计算结果,所以除产品自身实现低油耗外,增加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样可以实现相应的效果。
从2019年的CAFC积分整体情况来看,合资企业虽然技术实力雄厚,在同类型产品的油耗表现上可能好于自主品牌,但由于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缓慢,缺少富有竞争力的产品落地,导致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足,在实际核算时被自主品牌超越。
加速电气化转型,兼并聚合抱团取暖
事实上,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车企如果不依靠新能源汽车的核算优惠打造一台满足CAFC达标值的产品已并非易事,但根据规定,如果车企不能满足新能源积分的要求,将会被要求暂停高油耗产品的申报、生产并进行处罚,车企不得不去购买其他企业的新能源正积分,或是采用关联企业间转让的方式实现双积分合规。
而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车企由于推广混合动力技术,在油耗表现上有着更加突出的表现,虽然以真正的技术手段实现了CAFC核算达标,但从公示情况看,天津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两家公司的新能源汽车积分仍旧为负值,新能源汽车销量压力依旧严峻。
所以,对于合资车企而言,全面发力电气化,推出富有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已到了迫在眉睫的阶段,尤其是对于大众、通用等国内市场基数较大合资品牌更是如此。
在这样的背景下,合资车企陆陆续续开启了以兼并聚合核心的新能源发展路线。一方面充分利用集团内的积分结转暂渡难关,并积极与自主品牌联手打造面向新能源生产销售的新合资公司,合力冲击新能源市场,方便积分共享,包括丰田与比亚迪,大众与江淮,长城与宝马等企业之间的合作,无不以新能源为锚点。
另一方面则大举进军新能源产业链,通过入股,收购等方式加强对包括动力电池在内的供应链的控制,形成更进一步的深度合作。仅今年上半年,便有大众投资国轩高科、奔驰母公司入股孚能科技在内的多个入股案例。
而除了兼并聚合外,企业自身同样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电气化转型。其中,丰田今年在国内透过旗下合资公司正式推出了首款纯电动车型,一汽丰田年产2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项目也于近日正式启动;大众规划年产能30万辆的MEB新能源工厂也于去年年底正式实现首辆ID.车型的下线等等。
随着合资车企在华的新能源脚步的明显加快,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将随着合资品牌新品的大量入局,迎来新的市场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