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网站”走向没落,成虚假信息重灾区,58同城或将惨卖身?

当58同城遇见中年危机。

投稿来源:创业最前线

“58同城,一个神奇的网站”曾一度响彻大江南北,如今这个“神奇的公司”终于走到私有化的十字路口。

近日,58同城收到鸥翎投资发出的一份不具约束力的收购要约,拟以每股美国存托股票55美元现金收购公司所有流通普通股。58同城随后表示将会尽快对此要约进行评估。

一直以来,58同城都不惮于扩充新业务,从最早的房产延伸到招聘、家政、同城速运、二手交易等多个领域,成为信息分类网站的集大成者。

但多触角发力没能帮助58同城摆脱困境。一方面,其信息审核标准和商业模式不断遭到质疑,另一方面,平台触顶流量天花板,传统盈利模式也遭遇重大挑战。

市场风云变幻,58同城能否摆脱对信息驱动的依赖,安稳度过“中年危机”?

01

昔日霸主

2005年,29岁的姚劲波在北京创立了58同城。因为有过租房被骗的经历,他率先以租房作为切入口,开启了58同城15年的奋斗征程。

58同城起初就是一个服务平台,自己并不做中介,同时还为链家、我爱我家等中介公司和一些劳务派遣平台服务。

公司创立前3年虽然业绩不错,但是姚劲波发现公司账上资金吃紧,最困难的时候公司几乎要倒闭,加之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如何活下去成为58同城的首要任务。

姚劲波开始四处寻找投资,见了二三十个投资人都无人掏钱,于是姚劲波便自掏腰包给公司“续命”,苦熬一段时间之后,软银赛富追加了4000万元投资才让58同城转危为安。

2008年,58同城推出付费会员服务,向注册认证会员收取费用,2012年又推出竞价服务。平台会员数越多,发布的信息数也越多,收入就越高。以高流量为基础,58同程得以通过会员和广告变现。

凭借互联网早期的流量红利,58同城的用户和财务数据也一路飙升。2013年,58同城在纽交所敲钟上市。

作为信息分类服务行业的重磅玩家,58同城曾经享受过一段高光时刻,但对手赶集网的存在一度让姚劲波感觉如芒刺在背。

2015年,58同城完成了对赶集网的并购,被外界认为是完成了国内本地服务市场的“大一统”。

据传,为了并购赶集网,姚劲波每天早上短信轰炸赶集网创始人杨浩涌,各种渠道要求合作,以至于他自己都说,那几年杨浩涌在他心中的份量多过于自己的老婆。

这场信息分类大战后,58同城也逐渐完善自己的业务布局。从创建时的房产分类信息,到招聘、到家、同城速运、二手交易,再到近年发力的二手交易,58同城始终在拓宽边界。

但其在垂直领域的布局一直被认为水花不大。究其原因,其核心模式依然是靠信息差赚钱,这也导致公司营收模式过于单一。

随着互联网变革来临,流量红利消失,再加上各大巨头在不同垂直领域的战略纵深,58同城过往的生意经开始变得不那么灵验了。

最直接的证据来源于财报。

58同城2019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为26.1亿元,同比增长达到535.1%,但这部分的利润实际上并非来自于58同城自身的业务,而是出售了车好多的股权。

沽空机构GMT Research就曾在2019年针对58同城发布两次沽空报告,认为该公司的增长并非来源于业务,而是通过并购与拆分、操控财报并达到了隐藏亏损的目的。

此外,58同城营收的增长速度也正在放缓。数据显示,从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58同城的营收同比增长率已经连续6个季度下降,营收增速分别为33.21%、30.55%、22.54%、20.53%、17.40%、15.1%。

实际上,58同城的营收主要来自于会员营收和在线营销服务收入,但这两个业务的同比增速均出现下滑。以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速为例,19年4个季度数据分别为30.1%、23.8%、20.1%、19.3%。这说明,58同城的业务模式也面临一定的增长困局。

另外,财报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58同城的营业收入将为21.6-22.6亿元,同比下跌25%-29%。

可以预见的是,58同城营收增速放缓且预计下滑,疫情更增加了业务发展的不确定性,因此控制成本将是2020年58同城的重要任务。

今年3月,脉脉上有认证为58同城员工的用户爆料公司降薪“变相裁员”,单方面强制员工停薪留职2个月,每个月只发基本工资的80%。其公关部对此回应称,“消息不实,目前公司的相关人员安排仍是正常的业务调整。”

停薪留职可能并不意味着裁员,但是如何有效地控制成本费用,并且处理好与员工的关系,也是企业要面临的重要挑战。

02

从摊“流量大饼”到发力B端

58同城的困局,姚劲波也早有察觉。

早在去年的“58神奇日”峰会上,姚劲波便表示58同城的下一个发力点将放在服务上,希望赋能企业和商户,并从纯流量平台转变为和客户走得更近的服务企业。

今年1月15日,58同城也公布了公司最新的组织架构调整,分为四个前台事业群,分别为人力资源及职业教育事业群、本地服务事业群、汽车事业群以及房产事业群。

最新的组织架构直接体现了58同城的新布局——在已有业务的基础上,深耕垂直领域,发力B端服务。

在垂直领域,58同城很快有了新动作。

以房地产行业为例,3月31日,58同城与58爱房共同宣布,向重庆房产经纪企业“到家了”投资5亿元。

今年2月份,58同城、安居客还宣布投入10亿元扶持房产经纪行业,为经纪公司合作方伙伴、开发商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服务和精准营销解决方案。

58同城布局房产经纪业务,无疑是为了在线上红利见顶的背景下瓜分线下红利。而这一举动也暗示着58房地产业务的某些短板。

长期以来,58同城的房产业务上主要分为二手房和租房。但是,经过多年发展,58同城房产业务上的商业模式仍存在较大问题。

一方面58同城在房产经纪方面还是只能依靠“信息驱动”,必须付出高额的广告费用来推广;另一方面房地产几乎没有自营业务,使得58同城严重依赖地产中介。

除此之外,还面临众多竞争对手,首先是来自链家的竞争,链家的扩张速度一度令人侧目,推出贝壳找房后,与58同城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2018年6月,58同城联合我爱我家、中原地产、21世纪不动产、麦田房产等房产经纪公司成立“真房源联盟”。不过随后“真房源联盟”被网友质疑,并在一年之后分崩离析。

但贝壳找房却在2018年加速进入快车道,其主打特点就是“真房源”,直接抓住了58同城的弱点。

2019年4月,58同城旗下品牌安居客宣布正式起诉贝壳找房涉嫌不正当竞争,索赔9000万元,将两个派系之间的矛盾公开化。

此外在租房企业领域,伴随不少长租公寓陆续登陆资本市场,无疑加剧了58同城的竞争压力。

在房地产领域之外,招聘也是58同城的主力业务。

然而在51job、智联招聘、前程无忧、BOSS直聘等平台的围剿下,58同城的市场份额正一点点被蚕食。

根据Analysys易观数据显示,2019年第3季度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58同城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7.7%。但58同城的招聘大多集中在蓝领群体和乡镇企业,这与拉勾网的互联网招聘,boss直聘的大学毕业生招聘截然不同,这使得58同城难以覆盖到蓝领以外的招聘。

此外,58同城上的招聘对于学历和技术含量要求相对较低,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部分简单劳务工作将被机器取代,未来58同城招聘份额或将进一步减少。

但在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看来,每一个县城、乡镇都需要求职招聘、二手交易等服务,这是刚性需求。“58同城上有很多工作是一些脏活累活,BAT不太看得上这块业务。所以,58同城在下沉市场还有很大机会,未来的增长关键还是看58同城如何根据实际需求推出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他对「创业最前线」说道。

至于电商、团购和金融等几大风口,58同城虽有涉猎,但最后都与它们失之交臂。

03

神奇网站=骗子网站?

伴随58同城的发展壮大,“虚假信息”网站的标签也一直未能撕下。

招聘和房屋租赁是58同城的两大核心业务,也是虚假信息的重灾区。或许是因为所涉足的业务几乎都是低频需求,58同城仅仅将自己定位成信息服务的中介平台,并未在建立长期有效的信用体系上下功夫,就连此前推出的真房源联盟,也被围观群众“打脸”。

但关键在于,无论租房还是招聘都是刚需,对用户生活影响颇深。据不完全统计,58同城已经被监管部门点名、约谈10余次,但从后续整顿结果上来看收效甚微。

的确,58同城执着于“轻模式”带来的高利润,但这种模式也会使得平台在监管上陷入矛盾——如果过严,会导致营收减少,如果过松,则会导致虚假信息泛滥。

以58同城的房屋租赁为例,中介发布虚假房源信息几乎已成为行业"潜规则"。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创业最前线,中介发布的信息基本上半真半假,中介公司在58同城旗下的安居客平台开户,每个端口每季度需要交纳一定的管理费用,但只能保留固定数量的信息,如果仅发真实信息点击量会减少,上门看房的客户数量也会下降。

吕俊杰(化名)是一名90后北漂,她向创业最前线道出了“苦水”,她换过四次房子,基本上都会在58同城上浏览房屋租赁信息。

“58同城上面的房源还是比较全的,但每上面的信息一定不要全部相信。”她介绍,58同城上出租房子的图片有的是装修图,看着比较宽敞明亮,价格也比较低,给中介打电话咨询时,中介往往会一口答应有房源并且可以随时看房。

“但当我花费两个小时候或者更长时间到达地点时,实际房屋与图片大相径庭,没有一点符合。并且中介还称图片上的房子已经出租,给我介绍更高价格的房子。一方面这让我心里落差很大,另一方面也浪费了我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一开始展示的是真实图片,我绝对不会大夏天坐公交又坐地铁去看房子。”吕俊杰无奈地说道。

无独有偶,58同城的招聘和求职板块基本也存在虚假信息问题。例如,招聘内容和待遇部分各大企业都存在虚高、以及岗位不匹配等问题;部分企业的招聘信息更新不及时,几个月之前的信息依然存在。

虽然问题重重,58同城也在奋力自救,如今走向私有化或许是自救的关键一步,而其他的整改看上去则像是隔靴搔痒。在不改变核心商业模式的情况下,58同城或许将难以适应市场迭代,最终恐怕会被迫走向“没落”。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相关阅读
快手、赶集、脉脉,在线招聘后浪来了
“血奴”阴影下,互联网招聘还有哪些坑?
58同城之疾,已入膏肓
58同城“血奴”案背后:平台虚假信息泛滥,大众口碑低,信息质量成发展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