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会声音丨清华大学教授李克强:云控平台是实现智慧交通的重要基础设施

目前国内的“云”还是在简单地做服务,而云平台则是做协同感知和协同决策,具体到汽车和交通系统中,通过数字信息映射到云端,再通过决策控制做衔接,这一过程当然需要低时延、高可靠。未来,基础平台是云控系统中具有国家属性的基础设施,这个基础平台可以做到协同感知、协同决策和数据分配等。

蓝鲸汽车1月10日讯 在今日开幕的2020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自动驾驶分论坛上,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克强发表演讲表示,云控平台将会是实现智慧城市、智慧交通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云控系统中的基础平台是具有国家属性的基础设施,可以做到协同感知、协同决策和数据分配等功能。

李克强表示,汽车的发展实际上是需求驱动的,交通安全需求、出行效率需求等,要解决一些传统汽车和交通的问题,是需要有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参与的。而现有的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受到一系列限制,所以需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来提升。

未来的发展既不是单车的智能,也不是完全靠云端单独控制,而是两者的融合,所以称之为车、路、云融为一体的系统,这个未来发展方向可以对现有交通安全问题、出行效率问题和其他一系列交通行驶问题进行改进。

智能化和网联化是融为一体新的产品,不是简单的叠加。现在要么是两者独立的,要么是两者简单的叠加,这都不是融为一体的新的产品形态。融为一体以后一定需要一个本地属性,因为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和驾驶员行为各个国家不一样,所以在中国将来要做新一代的自动驾驶,一定是融为一体的中国方案。

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要满足中国的基础设施标准,满足中国的运营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结构发生改变,一种新的汽车产品将会出现。所以未来我们要让智能的基础设施、智能的运营系统、信息安全系统以及针对这个体系新的汽车单车硬件结构,都在这个体系下运行,这里面很重要的一块就是云的协同关系,也可以称作云平台。

目前,国内的“云”还是在简单地做服务,而云平台则是做协同感知和协同决策,具体到汽车和交通系统中,通过数字信息映射到云端,再通过决策控制做衔接,这一过程当然需要低时延、高可靠。未来,基础平台是云控系统中具有国家属性的基础设施,这个基础平台可以做到协同感知、协同决策和数据分配等。

据李克强介绍,在这种运行体系下,数据不需要上传到很远的云中心,自动驾驶需要低延时、高可靠,未来信息至少在路侧单元要进去,做一次处理,然后送到边缘云处理,再区域内下发。这种体系结构,在LTE-V时代可以做一些功能,未来在5G时代可以做更多的功能,但是这种原理方式和连接的概念,在未来情况下包括几个部分的关键技术,比如:车端的处理、上传、边缘计算和下发方式等,形成这样一种使用场景和使用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是有很清晰的商业模式的。未来我们可以将相互孤立的云系统协同、集成起来,可以在云平台上做基础应用,包括协同感知决策,包括现在谈到的各种服务,其中公共服务可以融为一体。

云控平台首先可以实现协同感知和融合感知,过去车上用传感器并在车端做大运算量处理是很难的,现在能够在路侧做大规模快速的信息融合;之后再传到边缘端,给高精度地图做匹配;再下发到车端做实时控制。在这种大系统下面,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全局协同感知与监控。

另外,可以做车辆的协同运行调控和安全节能控制。这套系统过去是靠车辆单独感知、融合来实现,现在可以将所有车辆的信息传到边缘端,通过实时的协同和融合感知和决策来实现它的运行。未来云控系统会是这样一种发展的路径:不仅仅是目前做到的网络链接和运行监管、做普通的非实时服务,更重要的是做协同的自动驾驶,这是一种全新的产品形态和运营形态,应该按这个实践路线图去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