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来源:新金融琅琊榜
腾讯在本周三交出了一份非比寻常的财报。
在此次一季度财报中,腾讯金融科技业务终于获得了名分,从“其他业务”中独立出来,连同云业务等组成了新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板块。
这是一份腾讯为金融科技业务正名的财报,也是一份彰显其产业互联网决心的财报。
遗憾的是,首次亮相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的业务数据不算太耀眼,其增速显著低于市场预期。
对一个新诞生的业务板块来说,增速或许比规模值得关注——同比增长44%,环比增速为零。
所幸,随着监管因素的变化,腾讯游戏业务有望“王者归来”,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冲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增速下降对整体业绩的影响。
但,另一个问题出现了:一旦作为超级印钞机游戏业务重返巅峰,腾讯还能维持足够的变革动力吗?这对金融科技与产业互联网的前景,究竟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呢?
01
新板块诞生,意在金融科技与产业互联网
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腾讯总收入为人民币854.65亿元,同比增长16%;期内盈利为人民币278.56亿元,同比增长16%。
受监管政策影响,腾讯游戏业务依然低迷。金融科技又一次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财报指出,一季度营收增长,“主要是受商业支付服务及其他金融科技服务、社交广告及数字内容服务所推动”。
继3月份公布的腾讯2018年财报首次写入“金融科技”之后,在一季报中,金融科技出现了35次,远超2018年财报中的9次。
这一次,腾讯还正式将金融科技从“其他业务”板块中分出来,与云业务及其他企业服务共同组成了新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板块。
在此之前,腾讯定期报告业务构成分为三部分——增值服务、网络广告和其他。增值服务包含游戏、直播、视频等;网络广告包含各类平台广告;其他业务包括金融科技、云服务等。
这番调整早有先兆。去年9月,腾讯FiT线(腾讯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首次以“腾讯金融科技”的整体形象对外呈现;当月底,腾讯进行了公司历史上第三次战略架构调整,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
马化腾在财报中表示,“虽然支付、其他金融科技服务及云业务目前仍处在早期发展阶段,但现已带来可观收入;因此,我们在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的新分部披露其业绩,展示出我们在内部培育具有长远增长潜力的业务所取得的成功。”
“鉴于支付、金融及面向企业的活动的规模及业务重要性提升,且为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本集团的收入结构及毛利率趋势。”财报指出,“分部资料的上述变更更好地反映了目前的市场趋势以及本集团的资源分配及未来业务发展。”
财报显示,一季度,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的收入为217.89亿元,同比增长44%,占总收入的比例为25%;主要来自于商业支付、其他金融科技服务(比如小额贷款)及云业务。
从成本收入比来看,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高达72%,尽管这已经是近年来最低水平,但依然明显高于增值服务和网络广告,同期这两项业务的成本收入比分别为42%和58%。
对于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板块,财报强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数字支付及金融服务需求扩大,以及更多企业寻求“产业互联网”带来的商机,市场对该等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同时该等服务与部分现有消费者服务产生协同效益——例如微信与支付服务之间的协同效益,或小程序与企业微信之间的协同效益。
02
增速持续滑坡,备付金集中存管影响大于预期
姗姗来迟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板块,诞生的时机有些尴尬。
表面上看,218亿元的单季度营收,超过了腾讯在2016年全年的其他业务收入,且相当于2017年全年的一半以上。
但是,44%的同比增速,为零的环比增速,对一个新诞生的业务板块来说,很难不令人忧虑。
这样的结果显著低于市场预期。在此前发布的机构研报中,兴业证券预计腾讯其他业务收入增速超过50%,安信证券的预期是53%,申万宏源更是预测将同比增长59.2%。
基数越来越大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市场对腾讯、阿里这样的超级巨头,从来都是无比苛刻。
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腾讯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171.58亿元、433.38亿元、779.6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1%、18%、25%,同比增速分别为263%、153%、80%。
尽管2018年增速依然高达80%,但是增速下滑幅度同样极其剧烈,仅为上年的一半左右。
分季度来看,从2018年一季度到四季度,腾讯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11%、81%、69%、72%,下行势头已经相当明朗。
为什么会这样?在解释一季度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环比持平的时候,腾讯提到:“由于我们自一月中旬起将剩余的备付金转至中国人民银行,备付金余额的利息收入环比急剧减少,而商业支付及金融产品的分销收入环比普遍增加。”
这意味着,备付金集中存管对支付业务的影响大于预期,要不是商业支付与理财通等业务的大幅增长,这一新版块的收入很可能环比负增长。
在第三方支付备付金集中存管之前,腾讯财付通拥有数千亿元的备付金,并且还在不断增长,对应的是每年数十亿元乃至上百亿元的利息收入。但在备付金集中存管全面落地之后,过往以沉淀资金利息为主要盈利来源的商业模式彻底终结。
其背后所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是,名义上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依然高度依赖支付业务。
换句话说,腾讯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依然不够成熟,变现手段不够多元化。
这亦表明金融科技穿透式监管正在影响着腾讯财报,即便在没有一个金融科技独立主体的情况下。而强监管针对的并不单单是支付,还有其他金融科技业务。
在此前发布的《论持久战:支付战争将往何处去》一文中,我曾提到:
手握微信这张王牌,腾讯整体依然处于攻势,其挑战是基于支付的金融业务和科技业务还相对落后,导致变现能力亟待提升。它在努力弥补差距,但错过了跑马圈地的红利期。而在境外,腾讯需要适应没有微信加持的情况下开疆拓土。
“腾讯对风险管理相当重视,因此在金融科技方面的业务发展一直循序渐进。”腾讯在财报中的这番表态,或许并不足以平息投资者心中的疑惑。
换一个角度去看,我们可以将此次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的分立视为腾讯加快变革的信号,但留给“企鹅”的时间,可能没那么多。
还需要警惕的是,一旦游戏业务重返巅峰,它能否继续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