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支付再添丁,刷脸支付崭露头角

前几年,“刷脸”这个词走红了网络世界。如今,刷脸支付走入了大街小巷。

作者:宸财经 柒宸

前几年,“刷脸”这个词走红了网络世界。如今,刷脸支付走入了大街小巷。以前人们常常调侃,“你不刷卡,难道刷脸吗?”殊不知,现在的刷脸支付已经频频在我们的生活中上演。这个曾经形容人脸皮厚的网络名词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字面意思。

上周,蚂蚁金服在北京发布了新一代的刷脸支付产品“蜻蜓”。“蜻蜓”在技术革新和商家激励政策上有了进一步的升级,同时还会给新零售带来新的服务升级。

近两年,应用在资金交易的刷脸支付产业发展迅猛,支付宝、微信、银联等支付巨头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有专家认为,2019年将是刷脸支付爆发的元年,将会迎来里程碑式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在支付行业上的应用不仅革新了支付业务的模式,还让餐饮零售乃至金融支付面临行业大洗牌。

刷脸支付是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开发的一套系统,人脸识别技术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一种,是将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的新型识别技术,它将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通过计算机技术、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等手段进行数字化,然后利用起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

这一技术的最大特征是能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并采用非接触的方式进行识别。现今,这一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公安、火车站、海关、金融、军队、机场、边防口岸、安防等多个重要行业及领域,以及智能门禁、门锁、考勤、手机、数码相机、智能玩具等民用市场。

从本质上思考,刷脸支付是完全脱离介质的一次支付变革。不需要现金、手机、银行卡,而完成一次商品价值的交换。

科技的发展总是令我们赏心悦目、脑洞大开。继移动支付和指纹支付成熟运用于市场之后,刷脸支付将开启新一轮生物支付行业的狂欢。

刷脸支付的诞生

刷脸支付最早源自于芬兰的一家创业公司。

2013年7月芬兰创业公司Uniqul推出了史上第一款基于脸部识别系统的支付平台。据Uniqul声称,这项技术已经申请专利,它可以极大缩短支付时间,并拥有“军用级别算法”的保护。

2015年8月,IT和通信产业盛会CeBIT(汉诺威通信博览会)在德国拉开帷幕,在开幕式上,马云演示了Smile to Pay(刷脸支付)技术,仅仅只是拿着手机对着脸部扫描一下,短短几秒钟,就从淘宝网上购买了一枚1948年汉诺威纪念邮票,从而引发了世界的关注。

马云“刷脸支付”不仅成功地向全球展示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将移动支付的技术竞争直接升级到“刷脸时代”。除了阿里巴巴之外,腾讯、百度、小米等互联网企业也已成为人脸识别技术的“拥趸”。

2017年9月,支付宝在肯德基餐厅实现了全球刷脸支付的首次商用。同年,支付宝的刷脸支付技术入选《MIT科技评论》的“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

2018年12月13日支付宝成功发布一款刷脸支付产品——“蜻蜓”,目前已应用于江苏省、浙江省等多个地区的超市、便利店、药店等线下零售场景。

据了解,“蜻蜓”的外形如同一个台灯,取代“灯泡”位置的是一块书本大小的刷脸显示屏。将它接入人工收银机,并放置在收银台上,顾客只要对准摄像头就能快速完成刷脸支付。

蚂蚁金服副CTO胡喜曾表示,“中国已经进入生物支付时代”。

可想而知,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再也无需面对“请输入6~n位有效数字、字母组合,并区分大小写”等“穷凶极恶”的密码了,甚至无需手机等设备,便可实现快速、通畅的支付。

除此之外,今年3月,微信在深圳、南京等地的超市也开始部署微信刷脸支付终端“青蛙”。

银联则在去年12月10日正式对外宣布,推出刷脸支付,银联持卡人可在北京、上海多家商超体验刷脸支付服务。国企平台的入局,可谓是对刷脸支付的极大认可。

刷脸支付降低了移动支付门槛

刷脸支付的普及应用得益于市场的刚性需求,面对传统移动支付的兴起与密码安全问题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生物识别支付成为继密码之后移动支付安全保障的佳选择。

目前,指纹支付已成为当下智能手机的标配,诸多APP都纷纷实现了指纹支付技术代替密码,进行小额支付。

刷脸支付也不甘落后,已广泛应用于超市收银、医药收银等场景。多种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到移动支付领域,带给用户的是更安全、便捷的支付体验。

有统计显示,输入6位密码平均需要3秒,而刷脸支付和指纹支付则只需1秒,极大缩短了支付时间。生物识别与移动支付的携手共舞,解决了我们要记忆N个密码的困扰。

生物支付在移动端的应用也大大降低了移动支付的门槛,让包括中老年人在内的更广泛人群享受金融科技技术带来的便利。

截至2018年底,同比上年使用指纹支付和刷脸支付的老年人增长了20%,可见指纹支付、刷脸支付让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移动支付的时代潮流中。对于老年人来说,输入密码显然不如按一按手指、刷一刷脸来得方便。

卜蜂莲花是首家接入支付宝刷脸支付的超市。“今年,引入自助结账后,每个用户平均可以节省50%的等待时间。”卜蜂莲花市场部助理副总裁袁林化说。“每一次都能减少两三分钟的等待时间,这是极大的体验提升。”他表示,普通大卖场顾客结账10件商品平均需要56秒,刷脸支付则只需28秒。

相对比传统金融,生物支付已经成为互联网支付颠覆传统支付的杀手锏,不过,在当前阶段,说“颠覆”还为时尚早,但是“改变”却一直在发生。

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统计显示,目前85%的用户愿意使用刷脸支付等生物识别技术进行支付。由此可见,生物支付已经开始崭露头角,虽未见成熟,但已见未来。

是否真正安全

刷脸支付拥有着非接触式、易接受、快捷等众多优势,人们在享受生物支付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人对其安全性和准确度的关注。

使用者面部的位置与周围的光环境是否会影响系统的判断;犯罪分子用人皮面具能否识别;双胞胎怎么区分;化妆、过敏、受伤、整容都会导致脸部特征有很大变化,这无疑是人脸识别技术的一个潜在风险和难点。

对此,很多公司都加大了在“活体检测”上的技术投入,而在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中,则引入双重验证。

正如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所说,单一的人脸识别技术有很大局限性,这意味着单纯的人脸支付有很大安全风险。所以,未来可能双重识别的应用会成为趋势,比如指纹识别加人脸识别。

此外,人脸信息被采集也增加了个人隐私泄露风险。解决的方法对采集到的人脸照片进行“脱敏”处理,只提取照片特征,不保存照片本身。当然,这不仅需要采集者自律,更需要在政府引导下建立起整个行业的统一标准,共同筑起保护用户隐私的行业堤坝。

总体来说,国内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包括人脸信息采集、筛选、处理等方面。不过,人脸识别和刷脸支付的安全与否,不仅需要用户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需要相关厂商更自律,政府也需要引导人脸识别行业建立统一标准,无论是硬件的芯片要求,还是支付的征信规范,都应该明确。从而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实现良性发展。

支付宝表示,通过软硬件的结合,智能算法与风控体系综合保证准确性和安全性,目前识别的准确率为99.99%,即使是双胞胎也可以完美辨别。同时一旦出现盗刷,支付宝会通过保险公司全额赔付。

经历了现金支付、刷卡支付、扫码支付的变迁后,现如今,“刷脸支付”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便捷支付方式正在逐渐映入人们的眼帘。

而随着人脸识别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相关政策法律的不断完善,刷脸将取代刷卡成为新的浪潮,密码支付将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可以想象,未来我们出门办事,可能只需要带一张脸就够了。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