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近日陷入了一场危机。
七天长假,58.4亿元票房的春节档市场上演的波折比起电影剧情不遑多让。《流浪地球》后发先至一骑绝尘,在票房和口碑两方面都甩开了同行:截至2月12日晚10点其票房达到25.95亿元,猫眼、淘票票评分分别高达9.3分和9.1分,豆瓣评分则从开画时的8.5分一路下滑至了7.9分。
孰料此时网络上突然出现了对豆瓣评分的质疑,传言《流浪地球》豆瓣评分里出现许多修改评分五星改一星点赞数量却不变的情况,且传言有收钱给差评的水军存在。这顿时激怒了大量喜爱《流浪地球》的观众,不少人涌入应用市场里给豆瓣App打一星进行报复。
豆瓣随后回应评分大幅修改属于非正常评分,不会计入总分。12日下午豆瓣正式发布微博表示,不存在传言中高赞好评被收买改为差评的情况,将优化产品,今后将在用户修改评分后,将评论的“有用”(点赞)数据清零。
豆瓣虽然进行了辟谣和优化声明,但许多连锁影响已经产生。2019年初的这一标志性事件,背后或许暗含着中国电影评分体制的变化趋势。
渐呈“老态”?豆瓣评分机制不足和漏洞
即使如豆瓣公告所说,此次《流浪地球》评分事件并非大规模的水军事件,但从结果来看,也对豆瓣评分的公信力产生了很难逆转的公众印象。
此次事件的导火索之一就是《流浪地球》不正常的一星比例,目前《流浪地球》的一星率为2.3%,稍加对比就可以发现远超同为8分左右的电影:《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8.3分,一星率0.8%;科幻片《降临》7.7分,一星率0.8%;《大黄蜂》7.1分,一星率1%;即使是同档期评分仅为7.0的《飞驰人生》,一星率也比《流浪地球》略低。显然从事实来看,《流浪地球》大量的一颗星很难说是出于对电影内容的公允评价。
豆瓣评分堪称国内电影市场发展过程中屹立不动的一方诸侯。得益于豆瓣对自身风格调性的多年坚持,并未过度商业化,这种坚持使得其电影评论社区形成了先发优势,多年累积形成的用户习惯与电影评价舆论话语权,在中国互联网的潮流变化中一直占据着电影评分体系的重要地位。
但围绕在豆瓣评分种种不足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一方面是各方电影营销势力在平台上抢夺口碑的恶果,一方面也因为豆瓣评分的制度形式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
【锋芒智库】认为问题主要有三个大方面——其一是豆瓣评分本身在不同受众规模、题材类型下的得分差异,导致部分豆瓣评分参考价值不足;二是五星打分制度下的水军问题加上情绪化极端打分,导致评分失实;三是产品更新不及时,此前评分修改不影响点赞数显然就是一大漏洞。即使不计入总分,高赞一星回答造成的负面效应也是巨大的,显然不能忽视。
不同题材下的评分差异巨大,无法进行对比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了。在豆瓣,纪录片领域9分以上不过是基本操作,9.9分的欧美纪录片更是令人惊叹。这些作品虽好,但显然不能说明它超越了其他低于9.9分的影视作品。同理,在日本动漫、美剧等领域也存在同样不公平的情况,而在恐怖片、科幻片领域评分又普遍低的可怜。电影尚且如此,更不必说在剧集、综艺领域豆瓣评分体系之混乱了。
在豆瓣既有的打分机制下,这些问题很难避免,是用户与社区氛围、平台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些不足在互联网流量产业尚未成熟的远古时期并不会产生严重影响。但现如今到了2019年,在线票务、在线宣发已经成为绝对主流,用户独立审美水平上升的情况下,豆瓣评分的公信力就渐渐无法匹配其高知名度了,反而呈现出了一种“老态”。
多平台崛起豆瓣评分如何再定义自己的价值?
摆在豆瓣面前的问题是,如何精准定义新网络环境下豆瓣评分的价值和定位。不同于十年前豆瓣评分一家独大的市场环境,如今随着猫眼、淘票票等票务平台崛起,知乎等新兴社区的成熟扩张,豆瓣无论在用户量级、专业度、对从业者和普通观众的实用程度几个方面来说都已经逐渐失去优势。
【锋芒智库】在2019开年发布的“电影前瞻”一文中就提到了电影评分体系的变化趋势:“2018年排在国产电影票房前列的《唐人街探案2》《西虹市首富》豆瓣均在6分级别,猫眼评分却在9分以上,票务平台的评分将越来越精准地体现票房走势,这种趋势在2019年很可能会更加明显。对从业者、普通观众群体两者而言,猫眼、淘票票的院线电影评分参考意义将会超过豆瓣评分,豆瓣评分则将回归垂直用户群体。”
猫眼、淘票票评分已成为观影参考重要指标。票务平台与购票行为高度挂钩,猫眼、淘票票评分已经代表了最广泛院线群体的观影需求。
而知乎在用户规模飞速扩大后也建立了自身评分体系,用类似于烂番茄的百分比“知友推荐度”加上猫眼评分双重展示,再辅以社区问答讨论,电影人“亲自答”等方式最大程度保证评分的参考价值。这些产品的评分体系从逻辑上就与豆瓣有所区别,更加考虑实用性。
国外烂番茄之所以采取“影评人推荐度+观众三星以上比例”的方式呈现电影评分,其实也是考虑到参考价值和实用性。影评人打分的新鲜度代表了专业意见,观众三星以上比例则代表了观众满意度同时过滤了极端差评。
“老对手”时光网尚在,“新霸主”猫眼、淘票票、知乎的评分体系也已经搭建成熟,豆瓣却似乎还是那个豆瓣。这种“不变”或者说“坚持”造就了豆瓣的独特文化,但不得不说在市场环境变化、越来越多重视实用性参考价值的评分出现后,豆瓣评分已经很难坐稳以往的地位了。
电影评分永远是“大多数”的胜利
一个评分体系不可能孤立于产品之外。2015年豆瓣CEO阿北在《豆瓣电影评分八问》一文里回答了豆瓣的主旨:“豆瓣电影评分的主旨和原则,是‘尽力还原普通观影大众对一部电影的平均看法’。这个主旨过去十年没变过,将来也不想变。”
“它并不是专家、影视从业人员或者资深人士对电影的看法,虽然这些看法会被豆瓣算在‘普通观影大众’之内。”
简单说就是代表大众评分,淡化KOL影响。但在2019年的现在时,实际情况显然有了变化——从“大众”角度来看,豆瓣显然已经无法与猫眼、淘票票相比。从人数上已经拉开差距《流浪地球》豆瓣打分人数为70万左右,猫眼电影则有119万,淘票票有232万人参与评分,更不必说购票平台评分的参考价值优势了。从移动App指数看,豆瓣电影位居电影类第六,尚不及时光网;但若以整个豆瓣社区App来比较,显然也与知乎等新兴社区不在一个量级。
在《流浪地球》事件过后,令豆瓣未曾预料的可能是,豆瓣评分不知何时积累起了大量的反对情绪,在这一孤立事件中被急速放大。“豆嬷嬷”在2月12日对《流浪地球》讨论区部分用户进行了封禁。公告中说,“原则一直没变——中立地还原观影大众的平均看法。”
显然豆瓣也为这次的恶性事件为难,可能也有些力不从心?
豆瓣作为产品的本质或许从没变过,变化的是市场规模和用户的整体审美。任何评分都实现不了绝对“客观”,但如果豆瓣仍然不强化公信力维护,不尽力去保护多年积累下来的评价话语权的话,被其他评分平台取代其地位,已经是进行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