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研究》的成果发布会上,中基协钟蓉萨副会长发表了题为《行动就是力量,共同踏上个人养老金繁荣发展的新征程》的演讲。
钟蓉萨表示,只有坚持账户制模式,才能让税收优惠政策真正的惠泽老百姓。2018年,由于账户体系还未建立,财税22号文在试点地区是针对保险产品出具税优凭证,然后抵扣,是税优给到产品的产品制模式,今年5月1日,我们期待试点转常规如期启动,公募基金等产品纳入第三支柱投资范围,账户制将是必然选择。
那么怎么具体落实账户制?银行、保险、基金、信息平台和监管部门如何参与其中?钟蓉萨表示,首先,账户是我们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投资符合条件的养老产品、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抵税扣税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涉及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过程。
其次,认真研究美国的个人退休账户IRA会发现,它本质上是一个信托账户,符合条件的银行、券商、基金都可以开,钱不管从哪里来,在缴费额度内都可以进入这个账户,履行的是信义义务,在这个账户里,个人可以自主开展养老金投资,是个投资账户的概念。在我们国家,大家觉得还得同时加强投资账户对应的银行资金账户的管控,让资金形成闭环,退休后或者达到领取条件的时候才能支取养老金,我们也认为是必要的。让银行在前端管住钱,同时,在后端,放开投资管理的账户,除了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符合一定条件的互联网销售机构都能够给大家开个人养老的投资账户,最大限度地给老百姓提供方便,这一点非常重要。
最后,信息平台要全程的记录下整个缴费、投资、领取的全过程,以个人身份证为识别,汇总、归集好每个人一生中在各服务机构的全记录,既要方便老百姓查询个人信息又要通过系统对接核报税务机关,开具账户缴费的税优凭证,方便老百姓报税抵税,并为监管部门提供信息监测、风险监控等服务,保障制度的可持续运行。
12月28日,2018年的最后一天,证监会批复了第三批养老目标基金,从8月6日首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算起,不到半年的时间,40只产品获批。目前,12只产品已经成立,认购户数超过了67万户,募集规模近40亿元,其他产品正在陆续发行。钟蓉萨表示,我一直讲我们要“重户数”、“重定投”,持续的帮助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养成长期投资的习惯。这仅仅是开始,相信未来行业还会有更多养老产品面世,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养老投资需求。
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研究》的成果发布会。我也非常荣幸受到胡部长、董老师、周红秘书长的邀请作为课题评审组的专家全程参与了课题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不断碰撞火花,不断论证推进,到最终产生成果和共识的这么一个过程,谢谢胡部长、董老师,谢谢保险学会、课题组和大家的信任。在此,我代表基金业协会对报告的正式发布表示衷心祝贺!如果说让我用简单几个字来概括我对课题的印象,我想我在12月18日结题会的时候用的最多的两个词是 “难能可贵”和“行动起来”。
说它“难能可贵”,一个是课题的定位非常“难能可贵”,从实操的角度出发,不仅在科研的基础上进行制度设计,更多的从落地的角度,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账户、产品、平台和监管做了可行性分析和判断,非常难得;第二个是报告的学术研究过程“难能可贵”,我自己这是第四次参加课题组的“聚会”了,再加上课题最早在保险学会内部的启动会,从4、5月份课题开始启动到现在这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召开了五次会议,有推敲、有论证、有调查、有阶段性汇报,从调研行业信息平台到调研保险、基金、银行等服务养老金的各个机构,形成了扎实、丰厚的学术硕果,非常难得。
第二个词是“行动起来”,我想在这点上,我和胡部长都有很深的感触,大家都知道,我这些年来一直在推动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发展,去年通过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研究这个课题,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税务总局、金融监管部门都聚集在了一起,这些部委平时都很忙,每次都能来参加,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在思考、在讨论、在提实实在在的建议,然后课题组去研究、去论证,银行、基金、保险等课题参与单位去不断的参与,形成了很好的循环机制,让政策制定者、学者和市场服务机构大家都动起来了,大家通过课题形成很好的“互动”,为今年第三支柱的制度推动、政策会签起到了很好的部门间的沟通和润滑作用。有人说2018年的中国是外界眼中勤奋耕耘的开拓者,那么我们说2018年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是国人眼中不断进取的行动者。
2018年4月份,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第三支柱从理论走向实践,正式起航。课题组也在这个时点上开始启动对第三支柱顶层设计的研究,非常有意义。在座的各位养老金的专家,我想大家会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第三支柱是自上而下的制度改革,顶层设计至关重要,今天发布的研究报告对此有很多很好的建议,值得大家学习,我想分享其中的两个点。
第一点是关于第三支柱的定义。报告将第三支柱称为个人养老金制度,这与我们基金业协会去年组织行业编写的第三支柱工具书的观点不谋而合。结合国际经验,第三支柱强调的是老百姓(46.180,0.67,1.47%)的自主选择权,个人自愿参与缴费,自主进行养老投资,政府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进行鼓励和引导,这与第一、第二支柱有着显著的不同。所以第三支柱以服务个人养老为中心,我们建设第三支柱,最重要的是要有老百姓的参与,只有他们参与进来,第三支柱才能建起来。而且,我们强调第三支柱个人有投资选择权,个人有权自主安排投资策略,可以选择买基金、买保险、买银行理财,我们在制度设计上也要把各种各样的产品呈现在投资的菜单里面,“养老金”是菜单的概念,让每个人选择合适自己的菜品,市场机构还可以根据自己老客户的情况提供套餐,让老百姓更实惠,形成一个可持续的服务养老的生态。因此,我们觉得叫“个人养老金”比叫“个人养老险”、“个人养老基金”、“个人养老理财”更好,更加符合我们中国人满汉全席似的、融合发展的传统文化。
名称具有正本清源、定纷止争的作用,把名称定好,以后在政策上、在行业交流和市场服务中、在老百姓嘴里就能形成统一、简单、好懂、响亮的口号,对我们推动第三支柱建设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第二点是关于账户制的共识。我们这么多年研究了境外很多国家养老金市场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发现,只有坚持账户制模式,才能让税收优惠政策真正的惠泽老百姓。那么怎么具体落实账户制呢,银行、保险、基金、信息平台和监管部门如何参与其中呢,我想谈一谈我们这么多年研究下来的看法。首先,账户是我们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投资符合条件的养老产品、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抵税扣税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涉及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过程。其次,认真研究美国的个人退休账户IRA会发现,它本质上是一个信托账户,符合条件的银行、券商、基金都可以开,钱不管从哪里来,在缴费额度内都可以进入这个账户,履行的是信义义务,在这个账户里,个人可以自主开展养老金投资,是个投资账户的概念。在我们国家,大家觉得还得同时加强投资账户对应的银行资金账户的管控,让资金形成闭环,退休后或者达到领取条件的时候才能支取养老金,我们也认为是必要的。让银行在前端管住钱,同时,在后端,放开投资管理的账户,除了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符合一定条件的互联网销售机构都能够给大家开个人养老的投资账户,最大限度地给老百姓提供方便,这一点非常重要。前不久,我们跟蚂蚁金服合作开展过调查问卷,社科院的郑秉文教授也去过税延养老的试点地区进行过调研,都发现参与是否便利是影响老百姓参与意愿的最重要的因素。最后,信息平台要全程的记录下整个缴费、投资、领取的全过程,以个人身份证为识别,汇总、归集好每个人一生中在各服务机构的全记录,既要方便老百姓查询个人信息又要通过系统对接核报税务机关,开具账户缴费的税优凭证,方便老百姓报税抵税,并为监管部门提供信息监测、风险监控等服务,保障制度的可持续运行。
最近有些人在讨论,是不是今年还要继续产品制。去年,由于账户体系还未建立,财税22号文在试点地区是针对保险产品出具税优凭证,然后抵扣,是税优给到产品的产品制模式,今年5月1日,我们期待试点转常规如期启动,公募基金等产品纳入第三支柱投资范围,账户制将是必然选择。相信在座的各位已经形成了这个共识,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12月28日,2018年的最后一天,证监会批复了第三批养老目标基金,从8月6日首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算起,不到半年的时间,40只产品获批。目前,12只产品已经成立,认购户数超过了67万户,募集规模近40亿元,其他产品正在陆续发行。我一直讲我们要“重户数”、“重定投”,持续的帮助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养成长期投资的习惯。这仅仅是开始,相信未来行业还会有更多养老产品面世,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养老投资需求。
养老是百年大计,是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途径,我们去推动养老金第三支柱,是因为这是正确的事,需要坚持也值得坚持。大家一直在谈5月1日公募基金等各类产品做好准备,争取如期纳入税延养老账户的投资范围,时间已经很紧迫了,从今天算起倒计时是109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相信行动的力量,团结一致,朝着一个方向前进,就一定能建设好第三支柱,为国家的养老体系做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讲“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2019年,希望在政界、学界、业界和大家每一个人的行动下,让税延养老试点转常规能够如期启动,大家一起踏上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繁荣发展的新征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