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总编辑离职成热潮,媒体人转型也需优化升级

有时候,是总编辑BUG太多导致了媒体转型不畅,这种原因,不能都怪罪于时代。

(文:张江 来源:记者站  原标:总编辑,往哪儿跑?)

2017年底这段时间,前前后后,收到了好几个地方都市报总编辑的信儿。

大概意思是,想撤了,问问北京或者大公司有没有合适的职位,想找个年薪高一点的、管理岗的职位。

于是认真帮着问了一圈,反馈的信息是,都市报总编们,恐怕不太好安排。

为什么不好安排?有些话不好意思直说。但仔细想想,还是能想明白的。

一、别让一部分总编辑跑了

前阵子周智琛在公号里写了一篇稿子《别让总编辑跑了》,说传统媒体总编辑辞职成了常态,如果再这样下去,传统媒体就没什么人才了,所以,不能让他们跑了。

的确如此,2017年,离任或转职的知名总编辑,据不完全统计有多达15位。

这15人中,能看到新京报、南都、南周、北青等传统媒体的总编辑,也能看到新浪、网易这样的传统网络媒体总编辑。行业跨度比较大的如《北京青年报》总编辑余海波,离职后转战快手;还有像陈朝华老师,都已经在离任总编辑岗位后,开启第二轮跳槽的征程了。

转身离开平面媒体的总编辑们,不都是在本行业转型。像是红星新闻的蒋泉洪、萧山日报的王平,他们离开媒体总编一职去往其他行业,或多或少在业内掀起一阵波澜。

这些昔日的大佬,转型后有的还在媒体行业;有的也许是看开了,就此离开传媒。比如刚才提到的蒋泉洪和王平,前者去了深圳的一家军工企业,后者加入了一家科技公司。

当然也有去年10月,加盟万达仅7个月的网易传媒前副总编辑田华离职。之后的路径是回归网易传媒担任总编辑——他在3月份的时候刚刚从这个岗位上撤下来。不过要算他加入网易,仅仅不到两年时间。

二、总编辑想跑其实没那么容易

这么多老总辞职,情况似乎真的挺紧急,但是仔细想想,已经“跑了”的那些总编辑,都是圈里知名的一线报纸或者媒体的总编辑,那是真的可以跑,并且有地儿可跑的。剩下的那些非一线的人,能不能跑、还有没有地方可跑,就真的很难说了。

在《别让总编辑跑了》一文中还有这样一个观点:连传统媒体都可以做得很好,还有什么做不好。

真的这样吗?

不否认,许多传媒的总编辑无论从能力还是人脉资源,都是非常非常优秀的。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地方的总编辑,可能除了会办报、搞当地特色的那一套发行经营思路外,换个地方未必就能再玩转。

有一次和一个地方的报社副总吃饭,聊到咪蒙,对方一头雾水,说从没听过。更夸张的是,居然怎么关注微信公号、怎么进面对面建的群,都得现场指导。

这样的地方都市报老总,在自己最熟悉的底盘、熟悉的传统领域能顺风顺水,一旦这个领域崩塌了,恐怕很难适应新的环境。新媒体的基础东西都搞不定,别的知识点和意识,恐怕真的要恶补。

可是那些大公司,为什么要请尚需恶补和学习的媒体老总?大公司需要的是能打能拼能加班的,你一个上了年纪的领导身份过去,谁能指挥得动,恐怕不好说。

并且,并不是所有去企业的总编辑,都能适应与媒体截然不同的工作方式和节奏。很多报社老总的作息跟创业公司、互联网公司根本没法同日而语,996是什么,他们恐怕并没有什么概念,去西二旗看看,那些大公司都是几点下班的,都是怎么加班的?

在30岁都算老人的创业公司,以总编辑之年龄、之地位,陡然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体系里,恐怕真的会吃不消,也放不下身段。

三、总编辑的资历能用多久

其实知名总编辑的离职,一方面是大公司人才需求的一个惯性,另一方面是风口的诱惑,并不能说明媒体老总在市场上仍然像5年前那么吃香。离职的大佬们有不少的选择自主创业,如17年春节后离任南方都市报执行总编辑的庄慎之,他后来宣布自己要打造一个人文自媒体集群“百神传媒”;还有去年11月离职的《东莞时报》总编辑谭军波,他在辞职申请获批后,也向媒体表示将去创业。

许多单位需要总编辑,其实是需要总编辑的经验和资源。不过事情也总有两面性。

一方面总编辑作为一种强大的社会资源让企业趋之若鹜:另一方面,也不是所有的总编辑都能在隐退时继续使用这些社会资源。

首先大包大揽、十项全能的“经典”总编辑,是人们对能管理众多无冕之王的人的终极想象。人们把总编辑和霸道总裁这样的人物搞混在一起,充分说明了对这个职位的不了解和异于常识的想象。

其实很多看似在云端的总编辑,特别是那些掌控一方报业集团的大佬,其优势和资源往往在任期结束后就日渐减弱。

甚至这几年,一些地方传统媒体江河日下,总编辑逐成为经营部门的酒桌砝码。原先隐藏在报社大楼里的总编辑被明码标价:老总们为广告投放而冲锋酒桌的身影,但却是某些传统媒体下行的真实写照。

四、总编辑该怎么跑

实际上,总编辑这个职务的职能,在这几年已经随着媒体转型,也发生着变化——总编辑职业经理人化,就是这种转变的重要标志。

当年陈彤离开新浪加入小米任副总裁,从一家传统门户的总编辑一跃成为一家科技公司的内容主管,这和其在新浪多年的内容运营经验和人脉是分不开的。陈彤离开新浪,有媒体采访新浪新闻员工时写过这么一段:“新浪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边界在哪,这都是总编辑陈彤这么多年一点点趟出来的。”

其实想想陈彤,多年前就以“老沉”的名字混迹在微博江湖,是那一代的网红总编辑。在这一点上,陈朝华也一样。俩人都在公共议题上发表过自己的观点,并在很多帖子中与网民深度互动。“看得见的总编辑”受人关注的同时,也放大了自己东家的名片。

这几年,传统媒体受了些自媒体和新媒体的气,一直在转型,也在谈坚守。但坚守并不是不动或空谈。总编辑要动起来也要曲线打赢坚守之战。

上报集团的第一个新媒体项目澎湃新闻上线第一天,总编辑邱兵的献词《我心澎湃如昨》比产品上线消息在朋友圈刷的还要多。很多人在这一天先认识总编辑邱兵,再知道澎湃。

这就是说,很多传统媒体的总编辑比自家媒体更需要“优化升级”。有时候,是总编辑BUG太多导致了媒体转型不畅,这种原因,不能都怪罪于时代。

退一万步讲,好的总编辑应该接受过市场的洗礼,外向容易交流,时常说点实际的或做点像样的动作,这样的知名经理人式的人,市场仍然是欢迎的。

而很多地方媒体的总编辑,一是想着能争取大报安置,二是希望能跟着大船再往前走走,三是舍不得眼下的资源,第四,的确也是跟报纸有感情了,犹豫之间,时机就又错过了。

所以,不用担心总编辑会跑,能跑的早跑了,不能跑的,可能也真的就不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