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长三角新力量主题论坛在沪举行——推动长三角人才流动与融合

这是长三角地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首次联合起来,发挥自身优势以论坛的形式为中央决策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

10月10日,2019长三角党外知识分子主题论坛在上海闵行星河湾酒店举行。开幕式各项议程圆满完成后,进入了主题论坛环节,其中的“长三角新力量主题论坛”由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江苏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浙江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安徽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联合举办。这是长三角地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首次联合起来,发挥自身优势以论坛的形式为中央决策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

论坛以“创新人才机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为主题,7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代表与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深度探讨了海外人才的引流、区域人才的流动与融合的问题,确立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建立面向未来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流动性的长三角一体化的人才布局的战略目标。

在人才吸引方面,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发展人才方面,不仅要把人才引进来,还要促进人才在长三角内部流动融合。

在“长三角人才机制微创新”主题论坛上,本次论坛主持人,上海市新联会理事、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陆雷向与会嘉宾抛出一个重要问题:“面对竞争日益加强的市场环境,我们长三角人才的增量从哪里来?”

对此,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高子平指出,在中西方竞争力新格局、全球化新阶段下,国际人才市场的结构性与交易主体都在发生改变,特别是中国国内对人才需求层次的大幅提升以及结构性改变,形成了在国际人才需求引进和集聚方面的变局,基于这样大的变局,我们要做好长远准备,以培养为主,提前储备。

上海市新联会会长、上海市君悦律师事务所主任胡光强调,我们要探讨如何吸引有创新精神,能为我们人类生活带来改变的人才。“我们要建立一个有世界影响力的高地,来实现国家战略,我们的眼光不仅仅是长三角,欧美、东南亚、日本,以色列甚至乌克兰的人才都可以为我们的人才战略作出贡献。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长三角的历史沉淀与文化底蕴,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人才,以深厚的文化吸引他们扎根,为长三角打造全球影响力的高地奠定基础。”胡光表示。

为了更好推动海外人才流入中国,与会嘉宾纷纷建言献策。浙江省新联会副会长、微医投资执行董事彭涛也表示:“我主要做数字健康平台,最近接触到一些外籍人士,一些德国肿瘤学家面临退休,曾经是我们的顾问,他们表示希望到中国来执业。对此,各地的自贸区与我们的数字健康平台沟通,想建立自贸区医疗平台,提供更多宽松的政策,让国外的大牌专家、高档的医疗机构来国内执业。通过‘人工智能+自贸区’,也许可以解决海外高端人才落地中国的问题。”

除了引进来,促进人才融合流动同样重要,与会嘉宾指出,长三角地区要确立人才统一的标准,创新用人标准,打破“单位人”(在一个单位定向工作)的限制,使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促进人才的自由流动,使人才在长三角的沃土上发挥最大的价值。

对于打破单位人,促进内部人才的流动与融合,安徽省知联会副会长、安徽中锐税务师事务所公司董事长李锐指出,我们要从人才的互认、互动、互训将我们长三角打造成一体化,这需要一个顶层架构,打破制度牢笼。

李锐建议,长三角可以建立人才奉献的激励机制,类似于“教师支教”,比如在上海居住的人才可以去安徽工作,我们给予其上海落户的打分优惠等;对应的是人才的赔偿机制,对流动人才原单位给与一定标准的补偿费用,鼓励人才的培养与流动。

在推动人才流动方面,江苏省新联会会长、汇业(南京)律师事务所主任魏青松建议,三省一市政府建立公益人才数据库,引导人才开放;建立上海为世界性人才枢纽,杭州、合肥、南京等位地区枢纽充分配合,实现人才的辐射与输送;政府引导,市场为主体,试行“长三角人才一卡通”。

提到人才数据库,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姚凯正在做这方面尝试:“我的团队长期在做人才的研究。我们的研究中心建立了高层次人才数据库,现在已经有60-80万数据,为我们精准搜索人才提供了依据。”

当然,在促进人才引进和流通方面,市场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姚凯指出:“我们现在要建立人才治理的观念,政府不能包办,我们要更多的依靠猎头、中介、学校,社会组织等充分参与其中。”

最后,主持人陆雷总结,“因为开放而强大,因为强大而开放”正是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建设理念的集中体现。未来,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