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氧二季报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升,为何股价暴跌超30%?

医美行业的爆发背后也充斥着各种乱象,从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大型连锁整形机构、小型医疗诊所等,参与者众多,导致服务机构鱼龙混杂。无证医生、假药水货等常见乱象,成为行业诟病。

投稿来源:异观财经

北京时间8月29日晚,新氧科技(NASDAQ:SY)发布了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发布后,新氧股价暴跌超30%。

(来源:富途牛牛)

财务数据看似亮眼,却有瑕疵

财报数据显示,新氧第二季度实现营收2.8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7.3%,实现净利润293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0%。

新氧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金星表示:“本季度公司业绩表现强劲,业务持续保持增长势头。本季度平均移动月活和付费用户数持续显著增长,同比分别上升72.5%和118.8%。我们的核心依然是持续深入渗透医美行业,提高用户群体的数量和粘性。同时医疗机构也正在看到我们的高效获客、差异化品牌建设和运营效率提升所带来的独特价值。展望未来,我们完全相信行业将继续展现可持续的增长机遇,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新氧移动端平均月度活跃用户数(MAU)为247万,较去年同期增长72.5%;其中付费用户数为20.15万,较去年同期增长118.8%,付费用户增速超过月活。

从表面来看,新氧营收、净利润等数据快速增长,然而,异观财经对比新氧2018年一季度以来的季度收入变化发现,2018年Q1到Q3,新氧营收同比增速均超过100%,从2018年Q4营收同比增速下滑至90%以下。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较一季度4591万元的净利润,下滑超36%。

(来源:财报)

在整个医美市场大幅发展的背景,如按新氧目前的发展趋势,新氧很可能会遇到较大瓶颈。

招股书显示,新氧的收入构成主要有两部分,信息服务收入和预定服务收入。

其中,信息服务收入是指在新氧平台上或社交媒体网络内容中放置医学美容服务提供者的信息,平台从信息服务中获得收入,可以理解为新氧从医疗机构处获得的广告收入。

预定服务收入指的是用户通过平台预订医美项目后,平台收取消费者支付金额约10%的预定服务费,也就是平台交易佣金。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7年开始,新氧的收入结构正从预定服务为主转为以信息服务为主。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二季度,新氧总收入2.85亿元,其中信息服务的收入为2.12亿元,占比74.4%,而预定服务的收入为7298万元,占比25.6%。

(来源:财报)

从上图可以看出,新氧从2017年第三季度开始,信息服务收入占比逐渐增加,预订服务收入占比相应降低,到2019年第二季度,信息服务收入占比超70%。从收入增速来看,信息服务收入增速高于预定服务收入增速,这一方面说明医美行业服务供应商的入局者在逐渐增加,未来医美服务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预定服务收入占比不断降低,侧面反映出新氧平台广告转化率变低,平台订单成交率较低。当然,这里也可能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平台入驻的医美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单价较低,进而导致平台收取的预定服务费也相对较少。

运营费用高,同比增速几乎与营收增速持平

财报数据显示,二季度新氧营收成本为498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 2113万元,增长135.7%,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业务人员增加和工资成本的增加。

同时,新氧的运营费用也在增加。财报数据显示,二季度,新氧运营费用为2.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4%,环比增长70.7%。运营费用的同比增速几乎与总营收的同比增速持平,新氧获客成本高居不下。

财报显示,二季度,新氧销售和营销费用为1.06亿元,同比增长18.5%,环比增长40.1%。销售和营销费用占运营费用的54%;综合管理费用为6731万元,同比增长414%,环比增长171%,占运营费用的30%;研发费用为5167万元,同比增长148.4%,环比增长64.8%,占运营费用的23%,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薪酬费用的增加。

(来源:财报)

互联网巨头入局 医美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

“颜值经济”在催生了医美的庞大市场的同时,千亿市值蓝海,也引发阿里、美团、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入局。

2016年4月,天猫和阿里健康合并入局医美市场;2017年“双11”期间,阿里健康平台的医疗美容类成交额同比增长520%;2018年,阿里健康与医美企业艾尔建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阿里健康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中旬,天猫上购买医美类产品的整体人数环比5月增长了2.34倍。

2019年1月,美团医美与瑞蓝、华熙生物、艾尔建等共同成立医美行业“正品联盟”,发布“医美甄选”安全消费新模式,为构建值得消费者信赖的医美环境和行业生态助力;4月,美团点评丽人事业部举办“轻医美、新医美、智慧医美”发布会,希望通过机构、医生、产品服务信息的标准化、透明化,连接线上消费者与线下商户。今年“6·18”期间,美团医美6天时间实现超6.7亿元的线上交易额,较去年“双11”期间增长300%。

在垂直类互联网医美平台领域,新氧的竞争者众多,不乏有更美、悦美等机构。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更美完成D1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经纬中国、腾讯产业共赢基金等。公开报道信息显示,2018年7月30日,更美完成5000万美元D1轮融资,投资方为美图公司与道合母基金,华兴资本C轮后继续担任更美独家财务顾问。

(来源:企查查)

悦美于2012年上线,是比更美、新氧等更早进入医美行业。根据公开报道,2017年8月16日,悦美完成8000万人民币C轮融资,由汉能创投领投、上轮投资人赛富投资跟投,浩悦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2015年12月和2014年9月,悦美分别获投1.1亿元B轮和数百万美元A轮。

阿里健康、美团点评等互联网巨头的入局也将给新氧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互联网巨头具有流量、资本、技术和成熟的管理体系优势,互联网巨头加入医美市场争夺,势必导致获客成本的增加。

医美行业本身获客就很难,且周期较长。在获客成本不断增加的当下,改善平台用户体验,在提升用户忠诚度,增加老用户留存率也成为必然。

新氧的快速扩展的同时,其负面舆论不断。新氧曾多次被曝刷单、医生资质造假等问题。

异观财经登陆企查查信息查询发现,新氧存在自身风险78条,关联风险10条。其中自身风险多为涉及肖像权、名誉权纠纷和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等等。

新氧在风险因素中披露,我们定期在平台和社交媒体账户上发布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了全面的程序,使版权所有者能够向我们提供涉嫌侵权的通知,但鉴于我们平台上可提供的内容数量,我们不可能识别、删除或者所有可能存在潜在侵权内容。因此,如果第三方认为我们平台上的某些内容侵犯了他们的版权、名誉权、肖像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他们可能会采取行动并对我们提出索赔。我们曾因平台内容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包括名誉权和肖像权)而卷入诉讼。

今年7月,新京报曝光了新氧APP入驻的部分医美机构存在涉销售违禁药品、代写虚假“美丽日记”等问题,新氧方面据此回应称,目前涉事机构已经下架,相关虚假代写内容已封禁。

7月26日,林志玲起诉新氧的一审判决有了结果,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新氧向林志玲公开道歉,并赔偿25万元,后新氧提起上诉,8月1日,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林志林与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等肖像权纠纷二审民事裁判书》裁判结果显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来源:企查查)

在新氧此前提交的招股书中披露,截至 2018年12月31日,共有26起与平台相关的诉讼仍在审理中,涉案金额约为1130万元人民币。

医美行业的爆发背后也充斥着各种乱象,从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大型连锁整形机构、小型医疗诊所等,参与者众多,导致服务机构鱼龙混杂。无证医生、无证诊所、假药水货等常见乱象,成为行业诟病。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