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协2019年下半年工作计划:正视行业问题,再塑资管行业辉煌

集中精力围绕受托人信义义务完善行业行为规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编者按:日前,中基协发布了《协会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引起业内外高度关注。

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资产管理业的健康发展和繁荣稳定,不仅与广大人民群众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息息相关,而且事关中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系经济这个重要功能的有效实现。在《下半年工作计划》中,中基协直面公募基金“基金赚钱,投资者不赚钱”的怪圈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并明确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路径,要求各基金公司和全体基金从业人员坚定人民性立场,坚持市场化取向,坚持法制化道路,坚持专业化治理。

以下为《下半年工作计划》全文:

 

 

尽管行业发展与自律取得较大成绩,但是,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目前行业发展阶段和发挥的作用与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与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建设目标相比,仍有很大距离,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百姓理财、发挥资本市场买方功能方面有明显不足,行业专业性有待提高,行业生态还不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道路仍很漫长。

从行业本源和使命出发,从人民性出发,可以将当前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归结为以下几个基本面问题:

一是公募基金无法摆脱“基金赚钱、投资者亏钱”的怪圈,专业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投资工具属性弱化,缺少从投资者需求到大类资产配置再到最终资产组合管理的完整生态。

目前,公募基金结构失衡,权益类基金停滞不前,货币市场基金一枝独大,行业流动性风险上升,与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高度关联。截至2018年底,股票型和偏股型基金合计规模占比仅13.1%,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占A股流通市值仅3.6%,在总市值中的占比更低。从历史记录看,最近15年来公募基金收益良好,股票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为14.1%,债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为6.9%,显著高于市场无风险收益率水平。但与此同时,个人投资者由于频繁申赎、高买低卖等原因,基金投资体验感很差,导致公募基金失去投资者信任这一发展根基。

二是证券期货资管业务未能坚持资产管理本质属性,没有充分体现为投资人寻找最佳投资标的这一资产管理的本源和使命。

2012年以来,在放松管制和鼓励创新的环境下,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得到迅速发展,基本上2年翻一番,2017年2月份达到36万亿峰值,在经济下行和金融结构失衡压力下,为缓解实体企业融资困境尤其是民营企业融资难作出巨大贡献。但是,部分资管业务演变为银行理财、信托计划的替代品,在资金来源与投向上受制于银行资金运用需求,没有发展出独立的募集投资管理能力,买方业务卖方化、组合投资单一化等问题突出,面临去通道、降杠杆压力。在规模高峰期,通道类业务占比达到68%,单一项目融资占比达到15%,目前已分别降到63%和12%,主动管理能力有所提升,但面临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新兴资产管理机构的挑战,转型压力巨大。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放管服”,法治化、市场化的道路坚定不移,如何回归本源、不负使命,主动调整变革,打造买方核心竞争力,是证券期货资管业务面临的最大挑战。

三是私募投资基金在推动创新资本形成、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有很多“伪资管”业务甚至非法集资融资业务隐藏其中,整体而言,发展质量不高。

部分私募基金名为投资,实为高息揽存、利用“资金池”赚取巨额利差;名为股权投资,但通过强制回购等兜底条款或者抽屉协议藏污纳垢,实为单一项目的借贷业务,甚至以为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自融为主要目的;部分私募基金变相从事P2P等类金融业务,沦为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保护伞。

四是行业尊重规律、尊重专业、信用立身文化不足,部分机构和从业人员风险合规意识淡薄,职业操守和专业水平低下。

资产管理行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行业,“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要求从业人员恪尽职守、诚实勤勉、为投资者负责,不仅要专业过硬,更要道德过硬。目前,从业人员更加年轻化,大量缺少金融服务经验和金融周期风险经历的年青人涌入基金行业,甚至一开始就试图担当高级管理人员,缺少对市场的敬畏、对法治的敬畏、对专业的敬畏、对风险的敬畏,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往往击溃专业道德要求,部分机构和从业人员为一己之私,敢与监管者虚与委蛇,敢与投资者言行不一,甚至弄虚作假,欺诈行骗,严重破坏资产管理行业风气。

建设一个专业精良、活力迸发、风清气正、投资者充分信任的资产管理行业就是协会的使命。以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协会党委和领导班子刀刃向内,自我剖析,协会自身在以下几方面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对行业实施自律管理的专业性不足,发现问题的及时性、解决问题的精准性、自律流程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均存在很大不足,离行业机构的期待、市场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距离。

协会成立7年来,随着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私募资管三大业务的快速发展,自律管理职能也快速拓展,自律管理理念、方法、机制一直处于调整变化之中。特别是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和事中事后管理是一项毫无经验积累的开创性工作,在私募基金法律法规制度设计缺失、行业自身发展不成熟、行业监管存在空白的情况下,协会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努力探索一条以市场化信用建设为核心、以行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的自律管理道路。囿于现有法规规章过于原则、监管协调不充分、协会自律资源有限等原因,私募基金登记备案须知的更新严重滞后,规范市场展业行为的自律规则不完整。在这一过程中,协会增加了大量新员工,对行业运行逻辑和实际业务操作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经验和专业性上与行业快速发展现状不匹配;自律管理被动应急状态多,主动作为、专业研究、系统优化状态少,对复杂问题存在“本领恐慌”,无法及时跟进、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例如结构化债券问题,一线业务员工很难在繁杂的工作中、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市场敏锐性来发现、预警其早期潜在风险,导致工作被动。

二是为行业提供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足,缺少系统、有效的需求反馈机制、需求梳理转化机制和解决方案推进机制,服务与自律的边界不够清晰,在自律中加强服务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协会是推进行业现代化治理的一线阵地,依法实施自律管理和依会员需求提供全面服务是协会两大核心职能。由于对自律管理中如何做好服务缺少认真研究,协会最新工作思路和自律规则未能及时、充分地对行业进行宣导,导致市场机构不理解,也造成市场机构与协会自律工作博弈,特别是风险机构通过各种变通方式不断测试登记备案底线,协会不得不通过多次退回补充材料、劝退等被动的方式来守住底线,导致登记备案工作效能不彰,行业体验较差。实践中,部分行业机构和内部员工对协会“自律权利”和“服务义务”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方面,部分行业机构试图突破自律规则“防火墙”,谋取一已便利;另一方面,部分协会员工存在“监管者幻觉”,自律管理工作态度不够端正,服务意识不强,缺乏解决机构痛点、行业难点问题的紧迫性和勇于担当的决心。公募基金行业费率问题、私募基金登记备案透明度问题、资产管理业务卖方化问题等,协会持续关注此类问题焦点、难点问题,但由于种种阻力,一直未能拿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

三是协会内部治理存在缺陷,部门和员工存在本位主义问题,专业能力不足,前中后台之间、各业务条线之间、业务工作与监督保障工作之间缺少足够的目标协同、业务协同、激励与约束相容的工作机制,相互支撑配合、协同作战能力欠缺。

2014年开展登记备案工作以来,前中后台管理工作量和复杂度迅速增长,员工数量虽有扩张,但一直滞后于业务发展需求。各业务线疲于应对眼前任务,多数员工或陷于繁重的审核、统计工作,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身兼数职,业务上浅尝辄止,无法及时提升专业性、集中精力分析核心根本问题。长期以来,部门间更注重分工而忽视目标、业务协同,没有形成相互支撑配合、协同作战的体制机制;业务工作日益精细化、制度化,但响应行业发展诉求的及时性、解决行业发展困境的担当精神没有同步提升。监督保障工作注重防风险与合规要求,忽视了激励约束相容机制建设。人员和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的滞后制约了自律服务效能提升。

问题摆在眼前。内忧外患的历史警示我们,没有退路,只有向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告诉我们,牢记初心、使命在肩。现在,到了我们坚定信心、攻克难关的时候。从党和国家的发展历史中汲取信心,从国际国内发展实践中寻找方法,做好啃硬骨头、打持久战的准备,围绕行业使命与专业精神的内因,围绕行业发展制度环境的外因,开展一场伟大的斗争,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而至千里,为资产管理行业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为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使命,也是协会的使命。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要直面困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借助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基本方针,全面准确认识时代国情和行业发展规律本质,从人民性立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持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对经过反复实践得出的正确结论,不能患得患失、犹豫不决,要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不折腾、不反复,持续发力,确保自律管理工作科学性、稳定性。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天职和建设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目标,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专业、敬畏风险,凝聚全行业力量,坚持突出主业、按照规律办事,突出合规、始终依法经营,突出创新、提升服务能力,突出稳健、持续健康发展四项基本要求,循序渐进,久久为功,解决行业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

一是坚定人民性立场,坚持不懈推动资产管理业务始终遵循本源和使命。

集中精力围绕受托人信义义务完善行业行为规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信义义务是资产管理行业的核心义务。信义义务的两大基本内涵是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忠实义务是信义义务的核心要求,要求管理人将自身利益置于投资人利益之下,一切与基金财产相关的决策都要从维护投资人利益出发,避免将投资人的决策及其基金财产置于利益冲突风险之中。注意义务是一种审慎义务,要求管理人具备高于普通投资者的风险管理意识和专业规范的操作方法,对“基金资产的安全和稳定收益尽到合理的注意”。目前,协会已通过合同指引将管理人忠实义务转化为合同明示的契约责任,强化法律保障;通过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将忠实义务转化为投资人知情权,强化监督制约;通过内部控制指引将忠实义务转化为管理人内部治理规则,强化制度保障;通过募集行为管理办法将注意义务转化为最佳行为规范。协会将尽快修订《登记备案须知》、《私募投资基金服务业务管理办法》,积极推动《基金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从事投资顾问服务业务管理办法》《私募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出台,研究发布私募基金行业尽职调查指引,抓紧制定合伙型和公司型基金合同指引,持续完善机构登记、产品备案、从业人员管理以及托管、估值、法律意见书、审计报告等展业规范和规则体系,确保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得到很好履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集中精力解决好私募基金“伪资管”和利益冲突问题。针对严重违背投资者利益优先原则和基金管理人忠实注意义务,可能将投资人置于严重利益冲突风险之中的各类机构和产品,建立清晰的登记备案审核底线,重点解决机构登记中“全牌照”、“集团化”、股权代持问题和产品备案中名为基金、实为存款,先备后募,变相自融等问题,敢于判断,敢于拍板,对于触动底线原则、存在实质性问题且难以改正的申请敢于否决,对存在非实质性问题,可以通过事中管理和持续培训监督改善的申请要敢于通过,减少补正次数,提高机构登记和产品备案效率,坚决抑制私募基金“伪资管”和利益冲突风险。

集中精力解决好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管业务转型规范问题。深入研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发展以投资者为核心的资管业务面临的障碍,从能力建设和外部制度约束上下功夫,推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建立约束卖方业务、杠杆资金、资金池业务侵入资产管理的规则体系,深化风险分析与监测,持续优化资管业务买方功能。推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发挥网点、渠道优势,发展大类资产配置服务,按照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挑选优质公私募基金产品,构建投资组合,匹配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偏好和投资周期需求,为投资者找到最佳资产配置方案。

二是坚持市场化取向,努力推动专业分工和市场化信用体系建设。

坚定不移推动从大类资产配置到专业投资工具到基础资产供给三层架构,推动资产管理链条专业化分工。坚决推进大类资产配置业务发展,引导短期理财资金转型为大类资产配置资金,推动养老金、保险资金发展大类资产配置业务,推动公私募FOF产品进行全市场配置;坚决推动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提升精选标的、组合管理能力,发展各具特色的组合投资工具;坚决推动基础资产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为各类公私募基金提供更加丰富、安全的投资标的。

坚定不移推进过程信用管理和市场化信用机制建设,激发市场活力。从登记备案开始,围绕机构、产品、人员建立过程信用管理机制,在事中、事后管理中充分运用数据报送系统,根据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对基础数据进行比对勾稽、关联分析、交叉验证,将机构、产品、人员信息转化为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建立健全会员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全生命周期信用管理机制,将会员信用信息与其业务活动和专业性管理有机结合,鼓励会员机构和从业人员主动积累自身信用。扩大律师、会计师会员数量,发挥专业机构服务能力,推动市场多方博弈,形成市场化信用约束制衡机制,推动登记备案前端管理向事中行为管理和事后自律执纪转移,通过信用公示与社会监督、信用约束与自律处分、信用竞争与自主发展,打破市场与监管博弈的行为惯性,推动私募基金行业实现信用立身、信用自治。

坚定不移推进从业人员管理和专业道德培养工作,营造风清气正服务文化。

根据党中央重要工作精神和证监会党委工作部署,协会围绕“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文化目标,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训,强化忠实于投资者的信义义务。以2019年为宣传倡导期,在行业发布文化建设倡议书,研究制定行业道德准则,完善职业道德自律体系。修订基金从业人员后续职业培训大纲,加大职业道德及操守相关培训比重;增设职业道德教育远程培训专题;举办从业人员道德风险防控培训和内幕交易、“老鼠仓”、操纵市场等典型行为警示案例讲座。完善私募基金及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自律规则培训,增加股权投资专业知识及实践案例远程课程,帮助股权和创投机构规范展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专业能力。

三是坚持法治化道路,努力优化行业生态和制度环境。

矢志推动《基金法》精神落地,推动完善《证券法》、《基金法》和《私募基金管理条例》,实现统一监管、功能监管。推动《证券法》明确证券的实质性定义,将未上市股权和基金份额列举在内,对公开发行的股票和非公开股权份额的发行、交易、信息披露以及违背发行人义务的行为实施一致性规则,形成从非上市股权到公开发行股票的完整市场。基金份额作为对外募集资金、交由管理人管理、按份承担风险和获取收益的权益凭证,同样符合证券的本质,应当认定为证券,在此基础上,由《基金法》在信托关系下规范其募集、投资、信息披露等信义义务规范,保障份额持有人权益。尽快推动《私募管理条例》出台,强化管理人为投资人利益、建立投资组合、精选投资标的的义务,厘清投资与融资的边界,避免为投资人利益服务的投资工具沦为融资通道。推动《条例》进一步细化《基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明确契约型、合伙型、公司型基金的信托关系当事人和权利义务,明确契约型基金的管理人和托管人共同受托责任部分的具体要求,明确合伙型、公司型基金中,投资人与该合伙企业或公司之间的关系,以及该合伙企业或公司与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之间的关系,将受托人义务落到实处。

矢志推动行业费率机制改革,推动基金销售机制向更加符合投资者利益的方向转型。以前端收费加尾随佣金为代表的销售费率机制是损害投资者利益、导致公募基金畸形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下决心推动基金销售模式变革和与之相匹配的费率机制改革,让基金销售行为遵循投资者利益优先原则而不是自身利益最大化,推动基金募集与投资管理专业分工,形成相互支撑的行业生态。相应地,要大力推进行业费率改革,摒弃销售额驱动收费模式,转为按保有量收取一笔费用,由募集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在市场竞争机制下自发形成不同水平的管理分成。

矢志推动基金税收中性和征缴机制改革,推动有利于创新资本形成的行业税收制度。积极推动《基金法》税收中性原则落地,在产品层面不征增值税,在基金产品向投资人分配时按照股息红利或财产转让所得征收所得税,避免基金产品带税运营;推动财税部门统筹制定投资基金的税收政策,清理过往创投企业及创投基金等前后不一致的税收政策,解决“政策适用”模糊问题,厘清创投基金、创投企业、创新企业等不同概念。加快研究并推动以资本利得税取代增值税,提高资本市场投融资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对长期投资活动实行税收递延,只在投资分红或退出时征收投资所得和资本利得;对REITs、FOF等长期投资工具实行税收穿透,避免重复征税;大力推动基金税收征缴机制改革,研究发布《合伙型私募投资基金会计核算指引》,解决税收“征管实操”问题,指导培养专业会计师和税务师队伍,推动会计师提供基金财务核算服务,税务师提供税收报税调整服务,化解基金税收征缴现实困境。以税收中性为基础,鼓励长期投资和创新资本形成。

矢志推动税收递延型个人养老金制度,从根本上优化长期资金供给结构。全力推动以个人账户为基础的第三支柱个体养老体系建设,引导行业做好专业投资工具开发,完善养老金投资管理制度建设,争取将更多养老资金合理配置到长期权益类产品中去,从根本上改善基金行业资金来源结构。努力推动各类机构投资者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改善投资工具考核管理碎片化、短期化问题。

四是坚持专业化治理,努力打造专业精良、服务高效的现代行业协会。

坚持不懈推动内部管理流程再造。坚持问题驱动,持续关注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和服务需求,驱动内部工作流程变革。坚持行业导向,以有利于行业发展大局和长远利益为衡量标准,将行业发展诉求响应能力充分体现在绩效评价中,激发管理与服务效率。坚持技术引领,不断优化完善AMBERS数据信息系统的完备性和智能化程度,系统梳理登记备案、风险监测、入会管理、从业人员管理等关键业务逻辑,通过数据勾稽和内外部信用信息交叉验证,建立高效率业务办理、风险监测与处置工作流程;率先在持牌机构资管产品和私募基金产品备案环节,探索从人工审阅转向自动备案。坚持专业落实,大力推动前中后台、不同业务部门发展核心业务能力,在问题导向驱动和技术引领支持下,发展目标协同、业务协同工作机制,整合内部与行业资源,形成解决问题的专业化能力。坚持法律保障,一切行业自律服务工作,均要依法合规,坚持放管服三位一体。

坚持不懈推进人才队伍和专业能力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选人用人重要思想,积极践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干部队伍。细化岗位责任制,明确用人标准,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培养、选拔出来。探索调整内部管理模式,提升中层干部综合管理能力,充分发挥中层干部承上启下作用。时刻保持“本领恐慌”意识,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能力培养,努力提升全体员工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培养敢担当、善作为专业能力。

坚持不懈推进从严治党和纪检监察监督保障作用。发挥政治指南针作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坚定“四个自信”,把行业使命贯彻到自律服务各项工作之中,经常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确保各项工作始终运行在正确轨道上。坚持底线思维,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及时消除各种风险隐患,增强斗争精神,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坚决克服嗅不出风险、分不清是非、辨不明方向的业务麻痹症。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灵活运用“四种形态”,扎紧制度篱笆,坚决防范利益相关方“围猎”协会工作人员,违纪必查,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提升纪检监察正面激励作用,保护并激励协会全体员工积极响应自律服务需求,勇于担当,专业落实,营造人人奋进、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国家正值改革攻坚、不进则退之际,行业正处破旧立新、重塑辉煌之时。我们要抛弃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和短视主义思维,勇于自我革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朝着建设现代资产管理行业、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