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发展势头持续放缓,产品竟然都“一个样儿”

明明市场竞争很激烈,你们都做一样的产品干嘛呢?

图片来源:IC photo

作者:壹点财经

继 2017 年互联网人身保险规模保费首次出现负增长,2018 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规模发展势头持续放缓。相比 2013-2015年间互联网人身保险的高速增长,“线下”到“线上”转移的发展方式已进入瓶颈期。

通过“第三方”渠道购买热度下降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 年度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显示,近三年来,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规模发展势头呈现持续放缓的态势,其中保费规模高峰为2016年的1796.7亿元。2017年规模保费首次出现负增长为1383.2亿元,同比下降23%。2018 年进一步下滑,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保费 1193.2 亿元,同比下降13.7%。

具体看来,通过官网渠道购买的保费规模其实仍保持增长态势,而通过第三方渠道购买的保费规模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8 年通过第三方渠道共实现规模保费 991.9 亿元,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总规模保费的 83.1%,同比减少 5.8 个百分点;通过自建官网实现规模保费 201.3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31.2%。

太平人寿、渤海人寿被“踢出”前十

2018 年开展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的公司中,建信人寿以 294.5 亿元的规模保费继续位列首位。此外,规模保费位列前十名的公司还有:国华人寿(190.1亿)、工银安盛人寿(163.8亿)、平安人寿(126.9亿)、弘康人寿(88.9亿)、农银人寿(67.2亿)、国寿股份(56.6亿)、光大永明人寿(44.2亿)、合众人寿(39.6亿)及平安健康(28.6亿),累计实现规模保费 1100.4 亿元,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总规模保费的 92.2%,行业集中率较高。

对比2017年公布的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份额,从排名来看,2018年的前十名与2017年的前十名出现较大变化,除建信人寿排名维持第一外,有三家险企出现座次的上升,4家出现下降,还在榜的险企中,光大永明下降位次最多,从第5名降至第8名。另有2家——合众人寿和平安健康新晋榜单,同时太平人寿和渤海人寿被“踢出”前十。

从市场占有百分比来看,增幅最大的是平安人寿,同比增长5%,其次是稳坐第一的建信人寿,同比增长4.9%,缩减最多的则是工银人寿,市场占有率减少5.4%。

中保协认为,规模保费排名前列的银行系保险公司居多,网销规模保费占比也普遍较高,依托其母行庞大的客户资源及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线上平台,成就了银行系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业务的天然优势。

市场竞争加剧,但产品同质化严重

对于互联网人身险进入瓶颈期的原因,保险协会列举了一些突出问题。

中保协报告显示,互联网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品缺乏创新、结构单一,各保险公司的业务基本上都集中于简单的寿险、年金及意外伤害保险等,同质化现象严重,替代性强、存在感弱,缺乏核心竞争力,只能被迫进入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中,不利于保险公司长期稳定经营。二是产品创新不当,将网络互助计划伪装成相互保险,例如 2018 年在网络广泛传播的“相互保”产品。

此外,互联网人身保险科技应用仍存短板,应用主要集中在技术门槛和附加值较低的运营管理和销售管理等初级环节;同时,目前行业缺乏统一的数据交流共享平台,仅仅靠保险公司自身的数据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在保护客户隐私的基础上,合理合规获取相关且可靠的数据,根据客户需求,开发出更适合互联网销售的碎片化、场景化产品是保险公司进行保险科技创新的必要前提。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